- 年份
- 2024(8252)
- 2023(12072)
- 2022(10523)
- 2021(10195)
- 2020(8455)
- 2019(19998)
- 2018(19786)
- 2017(38289)
- 2016(20409)
- 2015(22987)
- 2014(22813)
- 2013(22826)
- 2012(20980)
- 2011(19053)
- 2010(18759)
- 2009(17090)
- 2008(16584)
- 2007(14001)
- 2006(12222)
- 2005(10815)
- 学科
- 济(86148)
- 经济(86063)
- 管理(55323)
- 业(52394)
- 企(43190)
- 企业(43190)
- 方法(41339)
- 数学(35951)
- 数学方法(35635)
- 贸(25044)
- 贸易(25031)
- 易(24348)
- 中国(24162)
- 农(21152)
- 财(19312)
- 学(17608)
- 业经(17596)
- 地方(16272)
- 制(14887)
- 农业(13707)
- 和(13335)
- 环境(13036)
- 理论(12956)
- 技术(12205)
- 银(12177)
- 银行(12139)
- 务(11862)
- 融(11849)
- 金融(11848)
- 财务(11803)
- 机构
- 大学(294187)
- 学院(289833)
- 济(125723)
- 经济(123439)
- 管理(116033)
- 研究(101720)
- 理学(101386)
- 理学院(100285)
- 管理学(98773)
- 管理学院(98272)
- 中国(75076)
- 京(62958)
- 科学(61011)
- 财(52764)
- 所(50341)
- 研究所(46373)
- 中心(43939)
- 财经(43643)
- 农(43082)
- 业大(41510)
- 北京(40305)
- 经(39981)
- 经济学(38788)
- 江(38468)
- 范(37566)
- 师范(37243)
- 院(37220)
- 经济学院(35132)
- 农业(33874)
- 财经大学(32714)
- 基金
- 项目(201915)
- 科学(159191)
- 基金(148789)
- 研究(148560)
- 家(129616)
- 国家(128637)
- 科学基金(110090)
- 社会(94697)
- 社会科(89906)
- 社会科学(89882)
- 基金项目(78951)
- 省(75059)
- 自然(70863)
- 自然科(69231)
- 自然科学(69215)
- 自然科学基金(68008)
- 教育(67026)
- 划(64209)
- 资助(62018)
- 编号(59182)
- 成果(48067)
- 部(46004)
- 重点(45022)
- 发(43109)
- 创(41616)
- 课题(40355)
- 教育部(39714)
- 国家社会(39541)
- 创新(38944)
- 科研(38585)
- 期刊
- 济(130495)
- 经济(130495)
- 研究(88334)
- 中国(49160)
- 学报(44619)
- 科学(42138)
- 管理(41667)
- 农(38419)
- 财(36759)
- 大学(33929)
- 学学(31862)
- 教育(28764)
- 农业(27676)
- 技术(23245)
- 经济研究(23035)
- 融(22157)
- 金融(22157)
- 财经(20975)
- 业经(19911)
- 贸(19697)
- 问题(18369)
- 经(17964)
- 国际(17148)
- 图书(15047)
- 业(14870)
- 世界(14836)
- 技术经济(14060)
- 理论(14028)
- 科技(13600)
- 现代(12815)
共检索到415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公峰涛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在近十年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双方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贸易产品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本文比较了双方在这十年间的贸易产品结构及其变化,发现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产品结构在此期间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升级,而中国的调整速度看起来要快于东盟。随后,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措施:扩大产业内贸易、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贸易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星 王金波 佟继英
文章选取WITS数据库2002-2015年的贸易数据,从贸易总额、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分析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状况,并测算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从细分商品及分国别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及东盟在世界及主要细分市场出口相似度较高、双边贸易结合度逐年增加,竞争性明显;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更多呈现产业间特征,两地优势产业类目没有重叠,具体国家和中国的贸易竞争情况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贸易结构 竞争性与互补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欧阳华
近年来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保持快速增长,但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区域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外贸结构的失衡,导致我国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外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此,必须优化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增加各自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贸易结构 结构不平衡 优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立民 张越 王杰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总体经贸伙伴关系不断得到加强。然而,中国与东盟内部的贸易及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别差异性,本文利用2005-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对东盟十国OFDI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的国别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中国对东盟整体的OFDI能够促进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对其OFDI会促进中国进口的国家有(按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列):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而会对中国进口产生替代效应的投资东道国有(按替代效应从大到小排列):新加坡、文莱和印尼。中国对文莱的OFDI会促进中国对该国的出口,而中国对其余东盟9国的OFDI都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替代效应。最后本文基于此结果给出了中国推动与东盟的投资贸易便利化、调整东道国布局、改进投资产业分布,完善对外投资服务等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娟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提供了实证素材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彬 郑乐凯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究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状况,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且中间品贸易占主导地位,双边贸易结构趋于优化。其中,中国出口到东盟产品和服务的国内增加值占比接近90%,从东盟地区进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则在70%以上,初级和资源型行业的增加值进出口占比逐年减少,而制造业总体增加值进出口占比逐年增加,并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内增加值的主要贡献来源。另外,细分行业和要素密集度来看,中国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国内出口增加值逐年增加,日益成为出口东盟的优势产业。最后,还发现中国与东盟双边服务贸易虽有较快增长幅度,但规模相对较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增加值 东盟 贸易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昊光 姜秀兰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商品构成发现,双方总贸易额的增长伴随着半成品在总贸易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和制成品比重的不断下降。其次,本文分析了双方贸易在世界整体、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商品种类,发现双方的竞争商品结构与相互贸易结构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比较高的商品的结构非常类似。这说明双方间的竞争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而这种低层次的竞争导致了双方贸易条件的恶化。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半成品比重 竞争商品种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才生 曾德军
本文利用1990-2005年数据,对中国、东盟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竹藤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是虽然中国在出口金额和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出口结构上具有比较劣势。中国迫切需要调整和提升竹藤产业的结构,才能在竹藤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中获取优势。
关键词:
竹藤 中国 东盟 贸易 比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文琳 范祚军
本文认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即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文章提出,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针对其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结构、经济结构及经济技术水平,寻求合作领域;遵循经贸合作的双向性,积极吸引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到东盟国家投资办厂;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协调机制;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构筑产业梯度转移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峰 梁楚云 盛少钦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逆差是中国重要的贸易逆差来源之一。2004年以后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减少来自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增加。本文从国别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结构,并比较了中日对东盟贸易产品结构的不同。本文得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直接原因。最后本文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面探讨了应对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贸易逆差 CAFTA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圆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与结构,认为中国与东盟近10年来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双边贸易总量、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同时工业制成品中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在对双边主要贸易产品的IIT指数测算中发现,与同质产品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相比,质量与价格有所差异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主导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友孝 宁静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优先领域,也是制约中国-东盟合作的瓶颈。目前中国-东盟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东盟各国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合作机制对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交通、能源以及电力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并基于2001~2015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东盟基础设施限制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能源、交通以及通讯基础设施解释变量均对双边贸易额产生正的影响。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最大,能源基础设施变量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基础设施状况 双边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桂
随着中国-东盟FTA贸易创造效应的不断释放和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标准的日渐提升,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逐步显现。在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动下,FTA升级版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落地实施。而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为中国-东盟贸易合作提供新动能,除通常所强调的市场机遇外,关键还在于其对双边贸易便利化、机制化的推进和新模式、新平台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桂
随着中国-东盟FTA贸易创造效应的不断释放和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标准的日渐提升,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逐步显现。在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动下,FTA升级版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落地实施。而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为中国-东盟贸易合作提供新动能,除通常所强调的市场机遇外,关键还在于其对双边贸易便利化、机制化的推进和新模式、新平台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贾继锋 李晓青
1997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双喜临门的年头:8月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缅甸和老挝成为东盟成员,使东盟成为容括近五亿人口的“大东盟”集团。这是东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东盟真正成为包括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组织。在当代的亚太经济格局中,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有着日益加重的分量和作用。回顾30年的历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从敌视隔离转变为密切合作,演变成促进亚太经济成长和维护地区安全重要力量,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