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1)
- 2023(9553)
- 2022(7834)
- 2021(7364)
- 2020(6123)
- 2019(13821)
- 2018(13244)
- 2017(24536)
- 2016(12908)
- 2015(14423)
- 2014(13663)
- 2013(13711)
- 2012(12665)
- 2011(11646)
- 2010(11178)
- 2009(10197)
- 2008(10007)
- 2007(8329)
- 2006(7281)
- 2005(6503)
- 学科
- 济(57408)
- 经济(57354)
- 管理(32753)
- 业(31228)
- 方法(26369)
- 数学(23716)
- 数学方法(23601)
- 贸(22854)
- 贸易(22841)
- 企(22673)
- 企业(22673)
- 易(22250)
- 中国(18137)
- 农(15250)
- 财(12467)
- 业经(10864)
- 学(10773)
- 地方(10475)
- 农业(10247)
- 出(10243)
- 关系(9875)
- 制(9585)
- 环境(9551)
- 银(8676)
- 银行(8642)
- 融(8406)
- 金融(8405)
- 行(8332)
- 口(8252)
- 出口(8249)
- 机构
- 大学(189247)
- 学院(185831)
- 济(90078)
- 经济(88963)
- 研究(73024)
- 管理(68478)
- 理学(60020)
- 理学院(59299)
- 管理学(58477)
- 管理学院(58149)
- 中国(54941)
- 科学(43642)
- 京(40090)
- 农(37217)
- 所(36950)
- 财(35758)
- 研究所(34375)
- 中心(31336)
- 业大(30541)
- 农业(29663)
- 经济学(29645)
- 财经(29609)
- 经(27414)
- 经济学院(27069)
- 院(26322)
- 北京(25490)
- 江(24110)
- 科学院(23538)
- 财经大学(22331)
- 范(22146)
- 基金
- 项目(132929)
- 科学(104798)
- 基金(101102)
- 家(92310)
- 国家(91668)
- 研究(90369)
- 科学基金(76392)
- 社会(62155)
- 社会科(59268)
- 社会科学(59255)
- 基金项目(53225)
- 自然(49706)
- 自然科(48578)
- 自然科学(48556)
- 自然科学基金(47764)
- 省(46860)
- 划(41946)
- 资助(40897)
- 教育(39495)
- 编号(32036)
- 部(30783)
- 重点(30636)
- 发(29241)
- 国家社会(28292)
- 创(27844)
- 中国(27416)
- 创新(26339)
- 教育部(26091)
- 科研(26073)
- 计划(25113)
共检索到270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伟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成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后的第三大区域共同市场。区内人口19亿,经济总量约6万亿美元,贸易额近4.5万亿美元,就覆盖人口数量而言,其市场潜力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 张梅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作为直接和这一地区相邻的云南省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但认真分析可以发现 ,云南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 ,还必须面对与之伴随而来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 ,云南以陆上和内河航运为主的通道优势面临价格低廉的海运通道的威胁 ;二是传统边境贸易由于政策优势的减弱 ,存在优势丧失的危险。因此云南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
关键词:
云南 挑战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祁春凌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十年"后,自贸区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500亿美元跃升至4000亿美元,使得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双边服务贸易和投资也快速增长。但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国际、区域环境变化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鸿雁 宋学文
文章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关税水平渐次降低、货物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协议正式实施和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货物和服务贸易、非金融类投资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为深化自贸区合作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平 周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迅速,但这些发展主要依靠区域外最终产品需求来带动。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凸显了这种依赖欧美消费的发展模式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构建自贸区内部一体化最终产品市场的必要。本文从区域分工的视角剖析造成此种贸易格局的原因,探讨自贸区当前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熙琼 朱颖超 孙依敏
海湾合作委员会是中东海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成员国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六国,总人口约为5263万。海合会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2015年底,海合会六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总计为67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9%,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总计41.6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9%。其中,沙特长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熙琼 朱颖超 孙依敏
海湾合作委员会是中东海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成员国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六国,总人口约为5263万。海合会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2015年底,海合会六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总计为67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9%,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总计41.6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9%。其中,沙特长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郑美青 高军行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屡创新高、经济合作模式推陈出新、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但双边合作仍面临贸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非对称性、投资依赖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互联互通建设波折不断、人文交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RCEP生效将促进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等经济关系的一体化,进一步释放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但当前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趋激烈,拜登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必然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产生冲击。亚太新格局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既面临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也面临大国博弈加剧、CPTPP与IPEF双重压力,以及东盟对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担忧等挑战。要根植现有合作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做好RCEP实施工作,推动关税降低与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落实,“软”“硬”兼施,加强双边互联互通建设,注重包容发展,增进政治互信,夯实民意基础,推动社会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士录
东南亚是一个多样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的地区。东盟要在这样的地区建立一个以经济合作、政治-安全合作和社会文化合作为核心的"东盟共同体",无疑面临着巨大困难。本文认为:东盟的共同体建设是"在多样化中求统一",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但各国之间合作发展的"统一性"是存在的。
关键词:
东盟共同体 挑战 前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文韬
美国高调推进的"TPP轨道"合作使得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面临一场激烈变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也必须随之进行全面调整。但坚持"大国平衡"战略,采取集体一致行动的参与方式仍是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核心原则。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国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去年9月29日挂牌成立、10月1日正式运营,至今已经一年了。一年来,这个寄托着我们许多"新期待"的地方,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事情。在这里,我谈点自己的实际观察和体会。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年来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从改革层面上看上海自贸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制度改革取得了全面成功。它的工作亮点是以制订负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明
天津自贸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这对天津高职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首先对"自由贸易区"和"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论述了自贸区给天津现代服务业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构建面向自贸区的天津高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创新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职业教育学历提升路径。
关键词:
自贸区 天津高职 现代服务业 人才培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良卫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唐露萍
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活跃,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投资格局。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立是中非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也是中国依据自身成功经验在海外建立经济特区的大胆尝试,其建立与运行符合双方的利益,发展潜力巨大。经贸合作区在运行的初始阶段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和困难,这就要求中非双方通力合作,克服困难,不断推进经贸合作区的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建勇 洪俊杰 杨超
美国主导的TPP代表21世纪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而中韩自贸协定为中国目前签订的最高开放水平的自贸协定。基于二者的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签订的自贸协定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存在的差距,进而分析差距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最后结合存在的差距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