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7)
2023(14566)
2022(12447)
2021(11413)
2020(9610)
2019(22488)
2018(21982)
2017(42189)
2016(22548)
2015(25774)
2014(25853)
2013(26021)
2012(24911)
2011(22857)
2010(23126)
2009(21617)
2008(21766)
2007(19374)
2006(17188)
2005(15936)
作者
(67099)
(56290)
(56076)
(53321)
(35991)
(27144)
(25711)
(21735)
(21447)
(20107)
(19165)
(18801)
(18046)
(17920)
(17637)
(17474)
(16682)
(16632)
(16304)
(16193)
(14099)
(13884)
(13691)
(12804)
(12701)
(12680)
(12474)
(12452)
(11323)
(11257)
学科
(110498)
经济(110404)
管理(63516)
(61931)
(47984)
企业(47984)
方法(47504)
数学(42111)
数学方法(41844)
中国(32332)
(28942)
(27513)
贸易(27496)
地方(27039)
(26635)
(25962)
业经(21672)
(19955)
农业(19420)
环境(19257)
(18734)
(17836)
金融(17834)
(17331)
银行(17304)
(16711)
(15843)
财务(15814)
财务管理(15773)
(15340)
机构
大学(338438)
学院(337055)
(152504)
经济(149689)
管理(126143)
研究(123024)
理学(107630)
理学院(106387)
管理学(104913)
管理学院(104274)
中国(94769)
(72463)
科学(71704)
(68480)
(63054)
研究所(56867)
(55854)
中心(54967)
财经(54286)
(50422)
(49327)
经济学(48145)
北京(46806)
业大(46712)
(44448)
(44079)
师范(44053)
农业(43699)
经济学院(43647)
(40455)
基金
项目(216909)
科学(171101)
研究(159128)
基金(158914)
(138275)
国家(137170)
科学基金(116590)
社会(103717)
社会科(98564)
社会科学(98535)
基金项目(83049)
(82300)
自然(72920)
教育(72061)
自然科(71166)
自然科学(71144)
(70283)
自然科学基金(69896)
资助(66507)
编号(63148)
成果(51832)
(51671)
(49556)
重点(49329)
(44662)
课题(44205)
国家社会(43971)
教育部(42640)
发展(42024)
创新(42020)
期刊
(170295)
经济(170295)
研究(105231)
中国(68375)
(51921)
(51044)
学报(50257)
科学(47675)
管理(45601)
大学(38018)
学学(35686)
(35290)
金融(35290)
农业(34936)
教育(33017)
经济研究(28922)
技术(27843)
财经(27444)
业经(26683)
(24698)
问题(23969)
(23667)
国际(22379)
(19863)
世界(18747)
技术经济(17743)
统计(16371)
商业(16005)
资源(15437)
图书(15211)
共检索到521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中  
首先回顾了现有协同发展程度的测算方法,然后基于贸易和投资综合发展指数构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程度的测算方法并对其进行应用,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程度较高的行业包括服装皮革制造业、木材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电器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协同发展程度较低的行业包括采掘业、造纸业、石油炼焦业、化工原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冶炼业6个行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军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间的经贸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其发展前景也很乐观,但是也应看到在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帆  
2001年11月7日,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本文认为,建立CAFTA所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对于贸易创造效应的获得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投资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CAFTA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化解目前双方在对外出口与引进外资领域的不利竞争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安华  
2006年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员国已积累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8.5万亿美元国内金融部门资产。企业融资需求和对金融服务要求逐渐扩大,凸显了高效金融中介的重要性,而作为重要金融中介的CAFTA证券市场还有很大改善效率的空间。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各国证券市场的密切合作、共同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建立将是CAFTA的证券市场发展之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宁宁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它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题。为促进CAFTA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力促《货物贸易协议》得以顺利执行;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中国与东盟在CAFTA建设的同时,应合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占卫  李皖南  
本文试图从贸易和投资角度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制度安排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建学  
随着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正式启动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的进程。扩大投资领域的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大多缺乏稳定的投资环境和规范的市场机制。为此,在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该区域内国际投资保护制度中的缺失,从而完善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环境和机制,这既是最终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提条件,也是防范包括政治风险在内的投资风险的必要手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琦  杨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进度,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加深,未来的建设重点将逐渐由贸易领域转向投资领域。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动态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占熬  陈小倩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已经步入到"深度一体化"阶段,深入分析及度量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投资效应对此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文章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倍差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生产转移效应进行了有效的计量估计。实证结果说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对成员国FDI流入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力度较小,远远低于生产规模及消费规模等更为直接的因素,自贸区内部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并在进一步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传江  吴铮  
本文首先根据生产要素细分的要素禀赋理论说明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增长;然后利用动态化的要素禀赋理论阐述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达到提升双方产业结构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文章大多围绕其对双边贸易的促进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展开论述。我们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应只是贸易额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自由贸易的发展带动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飞  袁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研究应以交通运输发展为起点,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七国在交通设施通达性及质量、运输服务可得性及质量的内容进行区位熵的测算分析,描述了各国在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主要节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科学有序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体系的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帆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深圳市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的重要契机。深圳将从区域经济中心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礼健  左停  
采用SWOT分析方法,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背景下,分析了广西种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应对机遇和挑战,提出广西种子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①S-O(优势-机遇)对策: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打造种业品牌;②W-O(劣势-机遇)对策:牢抓机遇,弥补差距,规范并发展种业;③S-T(优势-威胁)对策:利用优势,面对挑战,提高核心竞争力;④W-T(劣势-威胁)对策: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迈向国际种业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