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6)
- 2023(16867)
- 2022(14282)
- 2021(13471)
- 2020(11514)
- 2019(26794)
- 2018(26407)
- 2017(49649)
- 2016(26880)
- 2015(30588)
- 2014(30318)
- 2013(29906)
- 2012(27429)
- 2011(24706)
- 2010(24645)
- 2009(22904)
- 2008(22434)
- 2007(19613)
- 2006(16761)
- 2005(14756)
- 学科
- 济(112161)
- 经济(112042)
- 管理(74758)
- 业(72179)
- 企(58903)
- 企业(58903)
- 方法(55762)
- 数学(49591)
- 数学方法(48864)
- 贸(30383)
- 贸易(30369)
- 中国(30280)
- 易(29574)
- 农(28994)
- 财(28354)
- 学(22919)
- 业经(22661)
- 地方(20540)
- 制(19302)
- 农业(19112)
- 务(17396)
- 财务(17334)
- 财务管理(17293)
- 理论(17099)
- 技术(16551)
- 和(16408)
- 环境(16345)
- 企业财务(16252)
- 银(16205)
- 银行(16148)
- 机构
- 大学(388136)
- 学院(387136)
- 济(162863)
- 经济(159885)
- 管理(148538)
- 研究(132708)
- 理学(129400)
- 理学院(127945)
- 管理学(125423)
- 管理学院(124735)
- 中国(99356)
- 科学(83459)
- 京(81309)
- 农(70792)
- 财(70555)
- 所(67709)
- 研究所(62275)
- 业大(62063)
- 中心(60634)
- 财经(57465)
- 农业(56416)
- 江(55359)
- 经(52406)
- 北京(50704)
- 经济学(50625)
- 院(47959)
- 范(47893)
- 师范(47233)
- 经济学院(45971)
- 州(43806)
- 基金
- 项目(268296)
- 科学(210291)
- 基金(196998)
- 研究(186562)
- 家(175541)
- 国家(174192)
- 科学基金(148086)
- 社会(119063)
- 社会科(113059)
- 社会科学(113026)
- 基金项目(103574)
- 省(103491)
- 自然(99201)
- 自然科(96993)
- 自然科学(96963)
- 自然科学基金(95247)
- 划(88605)
- 教育(86651)
- 资助(82210)
- 编号(72922)
- 重点(61153)
- 部(59424)
- 成果(57468)
- 发(57089)
- 创(56003)
- 科研(52741)
- 创新(52486)
- 计划(51212)
- 教育部(50459)
- 课题(50394)
- 期刊
- 济(165498)
- 经济(165498)
- 研究(105664)
- 中国(69839)
- 学报(67886)
- 农(62403)
- 科学(60288)
- 财(54475)
- 管理(52822)
- 大学(50447)
- 学学(47989)
- 农业(42524)
- 教育(34895)
- 技术(33820)
- 融(30646)
- 金融(30646)
- 经济研究(28880)
- 财经(27942)
- 业经(26289)
- 贸(24793)
- 业(24448)
- 经(24039)
- 问题(23121)
- 国际(21526)
- 统计(20752)
- 版(19522)
- 技术经济(19165)
- 策(18808)
- 科技(17975)
- 世界(17966)
共检索到55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曙东 崔奇峰
本文从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的现状出发,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相对于中国和东盟不建立自由贸易区,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显著改变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格局。从农产品来看,中国的水稻、小麦出口增加幅度很大,糖类、蔬菜水果、油菜籽和以玉米为主的粗粮、肉类产品在出口上有一定机遇,而原奶出口将减少。中国在蔬菜水果、糖料作物、肉类产品和糖类产品上的进口将增加;从工业品来看,中国在运输设备、纺织品、石油煤炭制品及天然气方面出口会增加,但是煤炭、石油、化工橡胶及塑料制品出口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从服务业来看,贸易、通讯、金融、商业及其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军 路泽禅
蒙古国作为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经贸伙伴,在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蒙双边贸易状况,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了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并运用动态GTAP模型对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蒙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两国经贸发展带来显著的增长效应;与关税壁垒消除相比,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对中蒙经贸发展更有利;中蒙两国产业受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两国谷物、加工食品等行业,但中国的纺织及制衣业、公共事业及自然资源和蒙古国的畜牧业、交通与通讯及公共事业都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冲击。基于上述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中蒙自由贸易区的深入推进提供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朋春
基于GTAP模型,文章模拟了不同TPP谈判结果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TPP未实现的情况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两国实现双赢,但中国获益有限;TPP谈判的达成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目前参与谈判的12个国家完成TPP谈判,将吸引韩国加入,这将进一步导致中国福利水平下降;无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由贸易区均可以减小TPP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理想的贸易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韩自由贸易区 TPP GTAP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刘清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秀娥 孔庆峰
通过分析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贸易现状,文章发现双方贸易关系日益紧密且贸易结构为互补关系,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具有良好的贸易基础。文章运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模型(GTAP7.1版)模拟建立该自由贸易区的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各成员国互利共赢,经济福利提高,经济增长,实际进出口总量增加,各成员国比较优势产业产出和实际出口增加,而且自贸区外国家(如欧盟27国、美国等)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文章认为中国应积极促进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关税削减谈判及自由贸易协议签署,促进成员国宏观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优势产业互补,同时,还应积极应对南非或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与其他国...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GTAP 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重玉 高岚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2—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在扩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CAFTA建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不存在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CAFTA未能有效促进中国对CAFTA内部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甚至存在负向效应。进一步的农产品分类研究发现,CAFTA与中国的肉及肉制品等6类农产品的出口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对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等13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创造效应,不存在转移效应;对中国其余3类农产品向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呈现负效应;对外部出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CAFTA的出口贸易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媛 李坤望 王海宁
借助于经典的引力模型,本文选取了1992~2006年这15年39个国家的跨国数据,检验了自贸区的成立对进口、出口以及总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两国之间的距离、潜在伙伴国的其他自贸区成员国市场规模之和以及潜在伙伴国的市场规模,估计结果表明距离的影响弹性是最大的。这就为尚未组成自贸区而有意愿组成自贸区的国家提供了一些经验指导来选择何种特征的国家确定伙伴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自贸区 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虚拟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列曲 丁文丽 李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不仅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也带来了金融投资的便利化,促进了自贸区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文章将金融投资引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中,构建了一个多国金融CGE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自贸区内金融政策的效应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帆
2001年11月7日,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本文认为,建立CAFTA所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对于贸易创造效应的获得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投资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CAFTA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化解目前双方在对外出口与引进外资领域的不利竞争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应 投资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晓云
AFTA零关税政策下泰国大米的出口是商机和挑战并存,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握商机的同时利用零关税政策的优惠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积极开发大米出口贸易商机,从而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慧
经济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贸易的往来中隐含着环境成本在国际间的转移。新一轮国际分工中,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更多地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要对世界环境污染承担更大的责任,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42个部门生产的完全产污系数和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污染物排放量,基于同一技术水平检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情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建伦
本文从环新疆经济圈各经济体之间贸易的现状出发,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模拟环新疆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各经济体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环新疆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将显著提升经济圈以及全球的贸易水平,改善全球贸易环境,促进国际分工、强化EU和ROW竞争优势,拉动EU和ROW的贸易需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宏芬 郑亚莉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贸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本文以中国为视角,运用引力模型的"单国模式"对2002-2006年期间中国和133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近几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同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引力模型 贸易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