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1)
- 2023(8906)
- 2022(7340)
- 2021(7011)
- 2020(5776)
- 2019(13325)
- 2018(12800)
- 2017(24903)
- 2016(12834)
- 2015(14522)
- 2014(14053)
- 2013(14527)
- 2012(13647)
- 2011(12766)
- 2010(12665)
- 2009(11792)
- 2008(11571)
- 2007(10110)
- 2006(9135)
- 2005(8274)
- 学科
- 济(66437)
- 经济(66384)
- 农(45742)
- 业(39735)
- 农业(30172)
- 管理(27771)
- 方法(25767)
- 贸(25620)
- 贸易(25608)
- 易(25028)
- 数学(23512)
- 数学方法(23424)
- 中国(19968)
- 企(17386)
- 企业(17386)
- 业经(16146)
- 出(13993)
- 地方(13282)
- 制(12494)
- 财(12147)
- 发(11349)
- 口(10446)
- 出口(10438)
- 出口贸易(10438)
- 农业经济(10073)
- 关系(9589)
- 环境(9552)
- 银(9502)
- 银行(9499)
- 体(9417)
- 机构
- 学院(192369)
- 大学(189380)
- 济(100887)
- 经济(99648)
- 研究(72389)
- 管理(72328)
- 理学(62922)
- 理学院(62333)
- 管理学(61650)
- 管理学院(61330)
- 中国(57646)
- 农(49400)
- 科学(39417)
- 财(39375)
- 京(38729)
- 农业(37529)
- 所(35835)
- 经济学(32873)
- 研究所(32621)
- 中心(32382)
- 财经(31942)
- 业大(31920)
- 经济学院(30057)
- 经(29493)
- 江(26853)
- 院(25074)
- 北京(24364)
- 科学院(24012)
- 经济管理(23943)
- 财经大学(23455)
- 基金
- 项目(129434)
- 科学(103495)
- 基金(98493)
- 研究(96803)
- 家(86043)
- 国家(85335)
- 科学基金(72439)
- 社会(67190)
- 社会科(63687)
- 社会科学(63675)
- 基金项目(51404)
- 省(46833)
- 自然(43243)
- 自然科(42202)
- 自然科学(42190)
- 自然科学基金(41465)
- 教育(41020)
- 资助(39956)
- 划(39180)
- 编号(37530)
- 部(31441)
- 国家社会(30159)
- 发(30157)
- 农(29560)
- 成果(28874)
- 重点(28783)
- 中国(28355)
- 教育部(26873)
- 创(26658)
- 人文(26186)
- 期刊
- 济(111373)
- 经济(111373)
- 研究(60180)
- 农(54068)
- 农业(37001)
- 中国(36944)
- 学报(28192)
- 科学(28081)
- 财(25599)
- 业经(23228)
- 大学(22836)
- 学学(21994)
- 管理(21861)
- 融(21430)
- 金融(21430)
- 贸(19740)
- 经济研究(18460)
- 问题(18070)
- 业(18066)
- 国际(17104)
- 世界(16127)
- 财经(15751)
- 经(13702)
- 农业经济(13594)
- 农村(13570)
- 村(13570)
- 技术(13281)
- 经济问题(11253)
- 教育(10610)
- 资源(10400)
共检索到293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重玉 高岚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2—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在扩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CAFTA建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不存在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CAFTA未能有效促进中国对CAFTA内部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甚至存在负向效应。进一步的农产品分类研究发现,CAFTA与中国的肉及肉制品等6类农产品的出口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对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等13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创造效应,不存在转移效应;对中国其余3类农产品向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呈现负效应;对外部出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CAFTA的出口贸易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我国的温带农产品和东盟的热带农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将在区域内逐步实现绝大多数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由此本文认为,对于我国西南地区而言,应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机遇,依托地缘优势,加快我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本文通过分析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状况,从而探讨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政 王佳 舒杏
出口持续时间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了贸易的动态行为。本文基于CEPII-BACI数据库,采用1998—2010年中国对东盟HS6分位农产品的出口数据,对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存在负时间依存性,且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同时,我们发现国家风险、经济自由度、汇率变动等国家特征变量,以及贸易竞争力、多元化、市场份额等产品特征变量对出口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影响。但产品单位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市场多元化的边际效应远远大于产品多元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建立贸易预警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和提升复杂度、实施多元化战略、深化现有贸易关系以及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吴强 崔奇峰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全 陈建新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同年1~4月中国自东盟进口加快,逆差持续扩大;对东盟的优势出口产品出口量减少;与东盟接壤的南方省(自治区)对东盟出口普遍下降;自东盟进口高度集中;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中国对东盟贸易表现平平。贸易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不对称、技术和标准不统一、管理成本和效率问题等严重制约着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双方农产品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双方互补性贸易发展空间巨大,重合性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杰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通向全球自由贸易区的必经之路。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稻米的出口价值增加只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加价值的一半左右,小麦和森林显著下降,蔬菜水果大幅上升,这是由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农业提供了巨额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造成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红梅 吕向东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和货物贸易协议农产品降税安排的基础上,利用海关统计数据资料,针对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详尽论述。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贸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潘苏 张智彪 张金华
考察2004~2013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市场结构及进出口集中度,并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但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2)中国在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较分散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3)中国农产品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产品国际竞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书权 尹希果
本文深入研究了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近期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围绕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特别是互补性比较优势等问题,提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贸易结构 变动趋势 灰色预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纯彬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中国和泰国签订第一批农产品零关税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农产品零关税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零关税 贸易与金融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向东 张晓婉
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于2009年2月27日在泰国签署,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对各缔约方乃至整个亚洲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该协定东盟各国对重要农产品的处理方式,可为中澳自由贸易区农业谈判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东盟 自由贸易协定 农产品处理 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砚文 李丛希 曾华盛 陈丽如
为探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所产生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从大国贸易模式、关税差异和贸易产品互补性等角度拓展了经典的自由贸易区理论,构建了CAFTA农产品贸易效应分析框架,并利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1995—2020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应。结果表明:1)CAFTA的实施给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主要来自贸易创造效应,而非贸易转移效应。2)随着双边关税的逐步削减,在“早期收获计划”、自由贸易区建成和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等阶段,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都呈现逐步扩张的态势。3)这期间,CAFTA对东盟不同国家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产生了异质性的影响,互补性越强、开放程度越大,则双边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更大。因此,实施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渠道,提高社会的经济福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轩
本文尝试利用单边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兼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晓云
AFTA零关税政策下泰国大米的出口是商机和挑战并存,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握商机的同时利用零关税政策的优惠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积极开发大米出口贸易商机,从而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