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56)
2023(21167)
2022(17860)
2021(16633)
2020(13888)
2019(31696)
2018(31341)
2017(59715)
2016(32570)
2015(36380)
2014(36055)
2013(36264)
2012(33628)
2011(30620)
2010(30677)
2009(28596)
2008(28449)
2007(25364)
2006(22902)
2005(20771)
作者
(96617)
(80527)
(79852)
(75869)
(51076)
(38575)
(36241)
(31626)
(30596)
(28791)
(27714)
(27060)
(25844)
(25744)
(25090)
(24515)
(23750)
(23735)
(23231)
(22999)
(20256)
(19959)
(19543)
(18533)
(18027)
(17939)
(17938)
(17898)
(16279)
(15953)
学科
(138030)
经济(137877)
(109558)
管理(98438)
(89448)
企业(89448)
方法(56906)
(50883)
数学(46177)
数学方法(45776)
中国(40018)
(39518)
业经(37485)
农业(33955)
(31216)
贸易(31195)
地方(30486)
(30305)
(27223)
(27068)
(25202)
财务(25130)
财务管理(25099)
企业财务(23787)
(23353)
技术(23157)
(22243)
理论(21891)
环境(21470)
(21161)
机构
学院(469659)
大学(467367)
(196689)
经济(192858)
管理(182118)
研究(164918)
理学(156225)
理学院(154495)
管理学(152189)
管理学院(151340)
中国(126813)
科学(101000)
(100595)
(92059)
(91696)
(84521)
研究所(76455)
业大(74215)
中心(73553)
财经(72052)
(71498)
农业(71124)
(65580)
北京(64027)
(59450)
(58996)
师范(58819)
经济学(58738)
(56871)
经济学院(53108)
基金
项目(311614)
科学(244107)
基金(226048)
研究(225808)
(199049)
国家(197306)
科学基金(167779)
社会(144310)
社会科(136590)
社会科学(136553)
(121002)
基金项目(119528)
自然(108480)
自然科(105915)
自然科学(105882)
自然科学基金(104013)
(101883)
教育(101158)
资助(92647)
编号(91353)
成果(74065)
重点(69895)
(69676)
(68736)
(65582)
课题(62539)
创新(60909)
国家社会(59880)
科研(59181)
教育部(58308)
期刊
(225222)
经济(225222)
研究(144528)
中国(94392)
(88093)
学报(78281)
科学(70912)
(70076)
管理(68373)
农业(59703)
大学(58678)
学学(55742)
教育(46793)
(44733)
金融(44733)
业经(39994)
技术(38622)
经济研究(35214)
财经(34953)
(31856)
问题(30581)
(30055)
(26288)
国际(23879)
技术经济(23684)
世界(23295)
(23126)
科技(22634)
现代(21450)
商业(21167)
共检索到718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直银苹  谭智  余乐芬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BACI数据库,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背景下中国2005—2010年对东盟国家的关税削减计划为依据,以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作为企业发展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间品关税减让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间品关税减让有助于推动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且这一影响在逐步加入其他可能影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因素后依旧稳健。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间品关税减让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会因为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及所在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云  李代信  陈兴才  黄力明  雷黎明  吴晓青  石文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已于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税大幅度降低,90%以上的产品实行零关税。这将有利于降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在整个自贸区范围内流动的成本,广西农产品发展将面临难得的机遇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文琳  范祚军  
从分析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入手,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与广西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的农业发展策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加强流通领域建设,搞好和规范市场的准入工作,尽快建立广西与东盟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机制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杰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通向全球自由贸易区的必经之路。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稻米的出口价值增加只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加价值的一半左右,小麦和森林显著下降,蔬菜水果大幅上升,这是由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农业提供了巨额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造成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安华  
2006年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员国已积累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8.5万亿美元国内金融部门资产。企业融资需求和对金融服务要求逐渐扩大,凸显了高效金融中介的重要性,而作为重要金融中介的CAFTA证券市场还有很大改善效率的空间。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各国证券市场的密切合作、共同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建立将是CAFTA的证券市场发展之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仇焕广  杨军  黄季焜  
本文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和中国农业决策支持系统(CHINAGRO)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对我国总体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AFTA将提高中国和东盟贸易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双边经济福利增长;(2)建立CAFTA将导致我国的蔬菜、小麦、花卉等产品出口增加,而植物油和糖类产品进口数量会大幅增加;(3)CAFTA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特别是对于水果和水稻这些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品质差异的产品;总体上来看,CAFTA将使华北、东北以及华东等地区的农业获益,而华南地区的农业将受到负面的冲击,这与多边自由贸易对我国的区域农业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传江  吴铮  
本文首先根据生产要素细分的要素禀赋理论说明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增长;然后利用动态化的要素禀赋理论阐述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达到提升双方产业结构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文章大多围绕其对双边贸易的促进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展开论述。我们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应只是贸易额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自由贸易的发展带动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军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间的经贸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其发展前景也很乐观,但是也应看到在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纯彬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中国和泰国签订第一批农产品零关税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农产品零关税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轩  
本文尝试利用单边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兼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淼杰  高恺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涉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全球GDP总量第三大的经济合作区。自贸区成员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共同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还具有至关重要的减贫效应。自2002年初步签订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投资、基础建设等领域达成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推进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增长,推动了世界减贫事业发展。本文回顾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历程,梳理了自贸区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促进措施以及双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发展现状与特征,以及其经济影响和减贫效果。最后,本文阐述了自贸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未来,推动世界互联互通,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将继续成为世界的减贫良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秀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会对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产业转移产生“加速器”的作用:加速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加大产业转移规模,促进中国—东盟产业结构趋向优化和升级,加快产业内转移的步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万经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10+1”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11月,又与东盟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启动。随着这一合作的进程,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浙江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建民  曹兵海  张越杰  
本文根据中国已经建成、正在推进和未来将推进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区建设状况,探讨了中国牛肉供求状况和自贸区关税调减对相关产品的影响机理,分析了这些自贸区关税调减对牛肉进口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中澳、中印自贸区外,其他自贸区的关税调减不会导致协议国出口到我国的牛肉数量激增。研究还发现,关税税率下降将导致牛肉进口成本降低,进口成本降低1%,牛肉进口量将增加2.21%。澳大利亚和印度是牛肉生产和出口大国,考虑国内肉牛产业稳定发展,中澳、中印自贸区关税调减应该逐步分阶段调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同宜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欧盟的发展经验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对刚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顺利向前推进具有诸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