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3)
- 2023(7396)
- 2022(6152)
- 2021(6058)
- 2020(4977)
- 2019(11378)
- 2018(11143)
- 2017(20652)
- 2016(11102)
- 2015(12476)
- 2014(12242)
- 2013(12500)
- 2012(11871)
- 2011(11190)
- 2010(11034)
- 2009(10161)
- 2008(10082)
- 2007(8693)
- 2006(7630)
- 2005(6996)
- 学科
- 济(48116)
- 经济(48069)
- 管理(31881)
- 业(28324)
- 企(22975)
- 企业(22975)
- 方法(21983)
- 数学(19346)
- 数学方法(19200)
- 中国(15884)
- 学(13040)
- 贸(11201)
- 贸易(11195)
- 农(11070)
- 易(11061)
- 财(10209)
- 制(9585)
- 业经(8950)
- 和(8663)
- 环境(8318)
- 技术(8171)
- 银(7891)
- 银行(7877)
- 行(7673)
- 融(7629)
- 金融(7629)
- 资源(7548)
- 农业(7268)
- 划(7251)
- 策(7112)
- 机构
- 大学(171598)
- 学院(165778)
- 济(75126)
- 经济(73904)
- 研究(66508)
- 管理(61281)
- 理学(52735)
- 理学院(52079)
- 管理学(51321)
- 管理学院(50995)
- 中国(50471)
- 科学(40860)
- 京(37413)
- 所(34844)
- 研究所(32246)
- 财(32217)
- 农(30588)
- 中心(28599)
- 财经(26585)
- 经济学(24889)
- 业大(24849)
- 经(24601)
- 农业(24409)
- 北京(24000)
- 院(23706)
- 江(22461)
- 经济学院(22383)
- 范(21582)
- 师范(21307)
- 科学院(21199)
- 基金
- 项目(115523)
- 科学(91542)
- 基金(88253)
- 研究(80048)
- 家(80013)
- 国家(79498)
- 科学基金(66340)
- 社会(53577)
- 社会科(51092)
- 社会科学(51077)
- 基金项目(45751)
- 自然(43094)
- 自然科(41963)
- 自然科学(41944)
- 自然科学基金(41288)
- 省(40004)
- 资助(36674)
- 划(35959)
- 教育(35379)
- 编号(29171)
- 部(27458)
- 重点(26472)
- 成果(24884)
- 发(24705)
- 国家社会(24638)
- 中国(24132)
- 创(23656)
- 教育部(23198)
- 创新(22417)
- 科研(22381)
共检索到248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贾引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生物遗传资源丰富,但随着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威胁,为此双方酝酿建设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当前廊道内遗传资源面临盗掘滥用、外来生物入侵、孤立保护、利益归属不清晰等问题。必须把廊道内遗传资源保护同知识产权制度结合起来,加强跨国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完善廊道内各国遗传资源的立法和管理体制,并加快廊道内遗传资源的普查、登记、注册等基础工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泽真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物资。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主要有专利保护、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和农民权保护。中国宜采用组合保护的方式,确认遗传资源为国家所有,确立遗传资源权制度、植物品种权利制度以及专利制度,以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树兴 刘静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从我国掠夺大量遗传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研发获得巨额利润,对我国生物遗传资源进行保护的必要性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有效地保护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生物遗传资源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珍愚 单晓光
遗传资源是所在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项,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必须率先对遗传资源提供保护,加强国家对遗传资源的管理:建议我国尽快制定《遗传资源保护法》;由环保部门负责对遗传资源进行专门的、统一的管理。在国内建立保护遗传资源的专利制度:遗传资源使用者利用遗传资源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遗传资源使用者与遗传资源提供国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应当归属于遗传资源提供国。获得专利的生物技术必须是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物安全性的。保护遗传资源要在国际条约的框架内,通过制定新的保护遗传资源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或者修改TRIPS协议的...
关键词:
遗传资源 专利 保护 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超 张蕾
本文在农业遗传资源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的现状,重点阐述了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两种保护形式,并从发展现代农业,保护遗传资源的角度对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农业遗传资源 专利 植物新品种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健 邱晓霞
通过生物勘探活动获得的资源价值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通过理论建模,对遗传资源物种多样性潜在价值(选择价值)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索,并通过数值模拟,尝试性地评估了全中国和案例区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遗传价值。结果显示,中国高等植物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边际物种价值为人民币3531万元,潜在总价值约为11 825亿元;以一个面积确定的案例区为例,得到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际栖息地价值约为6444元/hm~2。本文通过修正既有主要模型和参数赋值方法,构建新的潜在价值评估的理论模型和参数,为国内开展遗传资源物种多样性选择价值评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补充,即基于生物勘探的价值评估。通过数值模拟所形成的研究结论对于未来将遗传资源的潜在价值纳入保护政策制订、引导保护投资、促进生物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凤 王帆乐 刘秀娟 吴凡
随着发达国家对遗传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挖掘,遗传资源丰富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遭受的生物盗版与日俱增,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必要对遗传资源实施合作保护策略,以有效保护遗传资源。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从加强公众遗传资源保护意识、制定区域遗传资源保护特殊法、确立区域遗传资源保护政府间磋商机制、建立独立的信托基金会等方面着手,以优化遗传资源保护合作机制、促进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遗传资源 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凤 王帆乐 刘秀娟 吴凡
随着发达国家对遗传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挖掘,遗传资源丰富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遭受的生物盗版与日俱增,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必要对遗传资源实施合作保护策略,以有效保护遗传资源。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从加强公众遗传资源保护意识、制定区域遗传资源保护特殊法、确立区域遗传资源保护政府间磋商机制、建立独立的信托基金会等方面着手,以优化遗传资源保护合作机制、促进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遗传资源 合作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敏 涂道勇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已有的多项全球性协议未能有效阻止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的态势,近些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中国与东盟已经签订并参加了多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国际公约,国际合作实践日益深入,但跨越国界次区域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相关公约履约协调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不足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行立法与合作现状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公约的谈判和制定,保障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相关公约的履约协调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际合作 政策选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跃钧 张媛 蒋燕锋 刘京晶
为揭示中药材黄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源间亲缘关系,建立了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分子标记(SCoT)方法 ,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和主坐标分析(PCo A)等方法对19份不同种源的黄精PolyGonATUM材料进行分析。从待选的29个引物中筛选出15个SCoT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总共得到500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33.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8个,多态性比率为99.6%,19个黄精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4 0~0.734 0。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黄精种质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CoT分子标记可以为黄精的分类及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中药黄精优良品种的培育及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庆典 杨永平 李颖 周清明
选择中国云南省和山东省为试点,兼顾其他省区,开展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下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在云南包括芋的野生近缘种、半栽培种、栽培品种,种质资源丰富.在山东主要是旱芋类型的多子芋品种.民间不断引进和选育新品种,有利于芋遗传多样性的增加.2)根据芋的形态学观察以及RAPD分子标记,从芋的主食器官类型不同考虑,认为:可以考虑将主食花茎的芋作为花茎用芋变种(var.Inflorescens);与叶用芋变种和球茎用芋变种组成芋种下3个变种的园艺学分类系统;对芋的种下分类系统作了相应调整,并进一步充实了中国芋种下园艺学分类检索表.3)为了减少和避免芋种质资源的损失,依据芋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数量...
关键词:
芋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分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邹彩芬 罗忠玲 王雅鹏
TRIPS协定第二十七条第三项(b)规定:WTO成员国应当以专利或有效的专门制度,或两种制度结合,给植物新品种提供有效保护。这一规定引起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激烈冲突,本文就规定中种质资源可专利性与限制农民保留授权品种种植收获的种子对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以及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波 王云月
云南部分水稻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是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极佳材料。利用24个SSR标记和20个表型性状,对采自元阳哈尼梯田4个村寨的40份月亮谷和5份对照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4个标记共检测出67个等位基因,平均2.79个,变幅为1~4个,有效等位基因为36.60个,平均1.52个,变幅为1.05~2.58,Nei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64。40份月亮谷的质量性状变异系数较小;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范围为2.54%~24.89%。研究表明,相同地方品种不同村寨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不同,当地农民通过村寨之间的交换维系地方品种的持久发展。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农家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斌 刘丽锋 吴会杰 田莉莉 周增强 古勤生
【目的】分析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的遗传多样性并确认其优势类群。【方法】对采集分离的64个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对部分菌株的进行了ITS序列测序,采用ISSR分析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通过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明确了所分离的64个菌株是苹果轮纹病菌。17个菌株ITS序列与贝格伦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 et Sakuma)的序列一致,并且被分成两个类型H1和H2。用13条ISSR引物从64个菌株中扩增出121条条带,其中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平 Philipp W.Simon 李锡香 程嘉琪 沈镝 宋江萍 邱杨 张晓辉
【目的】从分子水平了解中国大蒜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背景。【方法】利用AFLP、SSR和InDel这3种分子标记对国家无性繁殖蔬菜资源圃保存的212份大蒜资源进行检测,通过Mega软件进行最大相似性聚类分析,Structure 2.1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SSPS软件进行分子标记与大蒜辣素含量和21个数量性状进行一元线性模型检测,考察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3种分子标记在212份种质中扩增出50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492个。群体遗传结构与聚类分析均将所有资源划分为5个群体,划分的类别基本一致。然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划分的5个群体,群内遗传信息多样性指数较小。对...
关键词:
大蒜 关联分析 群体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