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9)
2023(15028)
2022(12795)
2021(12118)
2020(10158)
2019(23365)
2018(22935)
2017(43893)
2016(23645)
2015(26529)
2014(26121)
2013(26195)
2012(23977)
2011(21840)
2010(21353)
2009(19546)
2008(18957)
2007(16183)
2006(14009)
2005(12158)
作者
(69896)
(58330)
(57749)
(54801)
(36905)
(27896)
(26142)
(23036)
(22101)
(20465)
(19731)
(19621)
(18424)
(18271)
(17852)
(17780)
(17432)
(17415)
(16617)
(16403)
(14673)
(14110)
(14009)
(13079)
(12953)
(12788)
(12742)
(12643)
(11658)
(11466)
学科
(99069)
经济(98969)
管理(63764)
(61991)
(49905)
企业(49905)
方法(46038)
数学(39988)
数学方法(39658)
中国(26850)
(26832)
贸易(26819)
(26170)
(26075)
业经(21783)
(21479)
(20820)
地方(19484)
农业(17335)
(16230)
技术(15637)
环境(15367)
(14868)
产业(14351)
理论(14122)
(13620)
银行(13557)
(13148)
金融(13147)
(13059)
机构
大学(341916)
学院(338772)
(144011)
经济(141456)
管理(133824)
研究(120027)
理学(117294)
理学院(116007)
管理学(114158)
管理学院(113592)
中国(87022)
科学(74991)
(72826)
(60653)
(60459)
(59232)
研究所(56204)
业大(54616)
中心(52233)
财经(49181)
农业(48093)
北京(46021)
(45608)
(45051)
经济学(43994)
(43288)
(42670)
师范(42170)
经济学院(39973)
(37109)
基金
项目(240410)
科学(188047)
基金(175963)
研究(170670)
(156155)
国家(154963)
科学基金(131299)
社会(109184)
社会科(103702)
社会科学(103676)
基金项目(93811)
(91585)
自然(86275)
自然科(84260)
自然科学(84234)
自然科学基金(82749)
(78225)
教育(76287)
资助(72385)
编号(66983)
重点(54098)
(53287)
成果(52973)
(52065)
(50314)
创新(47054)
科研(46279)
课题(45860)
国家社会(45767)
教育部(45217)
期刊
(148355)
经济(148355)
研究(97721)
学报(59644)
中国(57900)
(54343)
科学(53239)
管理(46941)
大学(44152)
学学(41988)
(41118)
农业(38243)
教育(30270)
经济研究(26048)
技术(25838)
(24779)
金融(24779)
业经(24195)
财经(23373)
(21159)
问题(20764)
(20590)
(20153)
国际(18506)
科技(17777)
世界(16234)
技术经济(16169)
(15931)
图书(15744)
商业(15588)
共检索到479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砚文  关建波  陈姗妮  
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热带水果的贸易现状及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早期收获计划"及零关税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热带水果及其加工品进口量的增长,丰富了中国热带水果消费市场,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突出,也提高了中国热带水果贸易的经济效率,但同时却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根源。随着低价格东盟热带水果进口量的进一步增长,中国热带水果生产及加工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婷  
中国是热带水果生产大国,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和杧亡果产量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也是热带水果净进口国。加入WT0后中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东盟热带水果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国产热带水果的价格优势被削弱。2004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启动以来,中国热带水果进口迅速增长,进口产品在中国消费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个别品种出口甚至出现萎缩。热带水果是中热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变化对该产业的影响,及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发展空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婷  
中国是热带水果生产大国,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和杧果产量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也是热带水果净进口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东盟热带水果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国产热带水果的价格优势被削弱。2004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启动以来,中国热带水果进口迅速增长,进口产品在中国消费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个别品种出口甚至出现萎缩。热带水果是中国热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变化对该产业的影响,及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发展空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丽娟  郑旭芸  
基于贸易强度视角分析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效应,运用ARIMA模型与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及出口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使东盟成为中国热带水果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与出口市场,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互补性较强。CAFTA的建立能在短期内促进双方热带水果贸易流量增加,但长期作用不明显,自贸区外贸易转移效应短期内亦不突出。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双边直线距离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热带水果出口贸易流量有显著影响,未来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巨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旭芸  庄丽娟  
基于中国热带水果出口贸易特征,对热带水果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热带水果产量和面积增长迅速,但出口比重低,干、鲜热带水果出口比重逐年增加,制成品出口比重下降明显。与美国、巴西、泰国等主要热带水果出口大国相比,中国大部分热带水果不具竞争力,且竞争力增长速度缓慢。中国少数热带水果制成品具有比较优势,大部分的干、鲜热带水果以及水果制品都处于比较劣势状态。由此,热带水果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应重点扶持具有潜在优势的水果品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苹  周小青  
根据"早期收获"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中国和东盟于2004年1月(泰国于2003年)先期启动了对农产品降税,到2006年基本实现了水果自由贸易。这是双边先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实现"零关税"的领域。因此,分析水果自由贸易的经济效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发展是有意义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李峰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现状和特征 ,并对贸易的前景做了展望 ,认为中国—东盟之间的水果贸易有着许多有利条件 ,包括生产和消费的互补性 (由此导致贸易的互补性 )、便利的交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 ,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果的质量问题。最后 ,为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立群  刘晓亮  
中国与东盟十国,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都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或目的地,自古就有通商的传统,水果贸易更源远流长。2010年成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区。通过对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互补特性研究,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机遇便利,有效应对东盟热带水果的冲击,对促进双方贸易良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可  
对中国1997—2005年水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水果产品贸易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贸易形式。从水果产品整体看,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从水果产品分类看,苹果、香蕉、栗子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柑桔橙以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主要表现为以质量差异为基础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连珍  张慧坚  
对中国台湾近三年的热带、亚热带水果生产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并进行了相关形势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立民  张越  王杰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总体经贸伙伴关系不断得到加强。然而,中国与东盟内部的贸易及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别差异性,本文利用2005-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对东盟十国OFDI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的国别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中国对东盟整体的OFDI能够促进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对其OFDI会促进中国进口的国家有(按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列):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而会对中国进口产生替代效应的投资东道国有(按替代效应从大到小排列):新加坡、文莱和印尼。中国对文莱的OFDI会促进中国对该国的出口,而中国对其余东盟9国的OFDI都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替代效应。最后本文基于此结果给出了中国推动与东盟的投资贸易便利化、调整东道国布局、改进投资产业分布,完善对外投资服务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坚  霍尚一  
本文通过水果出口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对1992年以来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果进口国的GDP、中国农业产值、中国与各进口国的双边真实汇率、双方是否为APEC成员国、中国是否加入WTO都对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有显著的影响。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积极参与WTO事务、推动APEC进程、参与更多的区域性贸易合作、降低出口价格、调整出口市场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汉成  易法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果产业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水果生产和消费大国。本文从出口总量、产品结构及出口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格局,对中国水果国际竞争力及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分析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的诸多因素,并最终得出尽管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并非世界贸易强国,中国今后还应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努力提高水果生产的技术水平,建立水果质量标准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开拓水果国际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志雄  王新哲  
中国与东盟矿物产品贸易表现出产业间贸易特征,有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双边产业内贸易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业规模差异、经济开放度差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矿业产品贸易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强政治互信,发挥政府在经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对东盟国家矿业的投资,以产业投资促贸易发展;三是正确处理竞争,更大程度发挥互补;四是加强自主研发,提高产品利用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