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0)
2023(9692)
2022(8073)
2021(7573)
2020(6144)
2019(13954)
2018(13730)
2017(25593)
2016(13609)
2015(15563)
2014(15293)
2013(15183)
2012(14342)
2011(13065)
2010(13169)
2009(12320)
2008(12242)
2007(11120)
2006(9901)
2005(9066)
作者
(36997)
(31258)
(30967)
(29713)
(19774)
(14698)
(14034)
(11952)
(11881)
(11118)
(10823)
(10473)
(10122)
(9998)
(9943)
(9620)
(9299)
(9108)
(8997)
(8722)
(8048)
(7466)
(7424)
(7048)
(7018)
(6956)
(6932)
(6845)
(6202)
(6184)
学科
(58292)
经济(58206)
管理(41904)
(35418)
(28763)
企业(28763)
中国(20846)
方法(20752)
数学(18117)
数学方法(17990)
(16657)
(16459)
(15742)
(13252)
贸易(13241)
业经(13213)
(13003)
(12467)
(10968)
银行(10959)
(10611)
(10389)
金融(10387)
农业(10166)
环境(10032)
地方(9741)
体制(9340)
(9150)
(8546)
关系(8537)
机构
大学(195958)
学院(193498)
(90034)
经济(88403)
研究(72900)
管理(70667)
理学(59482)
理学院(58799)
管理学(58119)
管理学院(57725)
中国(57407)
(43148)
(42465)
科学(38244)
(35270)
财经(33155)
中心(32380)
研究所(31457)
(30334)
经济学(29231)
(29015)
北京(27592)
(27475)
(26638)
经济学院(26110)
(25317)
师范(25132)
财经大学(24692)
业大(23549)
(22439)
基金
项目(124121)
科学(99186)
研究(96616)
基金(91842)
(79240)
国家(78614)
科学基金(67136)
社会(64251)
社会科(60898)
社会科学(60887)
基金项目(47380)
(44989)
教育(44778)
自然(39643)
(38696)
自然科(38693)
自然科学(38683)
编号(38228)
自然科学基金(38040)
资助(37245)
成果(32965)
(30048)
(29610)
重点(28529)
国家社会(27932)
课题(27665)
(27023)
中国(26650)
教育部(26546)
(25930)
期刊
(104981)
经济(104981)
研究(65573)
中国(46568)
(33373)
管理(28655)
(27098)
科学(25880)
学报(25469)
教育(24770)
(21018)
金融(21018)
大学(20989)
学学(19228)
农业(18502)
财经(17538)
经济研究(17284)
技术(16907)
(15241)
业经(15069)
问题(13806)
(13766)
国际(13146)
世界(12747)
(9926)
(9568)
论坛(9568)
图书(8979)
技术经济(8936)
现代(8495)
共检索到312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2010年以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仅面临着南海问题的挑战,也面临着周边大国美国、日本、印度的渗透,扎牢中国—东盟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就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着力点。2013年年初,中国中央政府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会议,确立了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方针与政策重点,以"亲、诚、惠、容"打造中国持续发展周边环境与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区域合作作为营造和平发展周边环境的主要抓手,被赋予特殊的内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俊霖  彭梓倩  孙博文  李浩  
水资源合作是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方向,是各国重点打造的旗舰领域。本文分析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现有水资源合作机制的现状,梳理了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的框架和合作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合作层次高、领域广、全流域参与等优势。结合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现阶段合作情况,提出加强水资源工作组与其他工作组沟通协调,设立专项水资源行动计划专项基金和加强澜湄水资源合作智库建设,完善和加强澜湄合作机制,发挥新型平台作用的几点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自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以来,"中泰一家亲",政治互信加深,各领域合作卓有成效。泰国作为湄公河流域重要国家,一贯支持和推进湄公河流域国家间合作。2016年3月23日,"澜湄合作"组织正式建立,构建新型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组织"为中泰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创建了新机制、注入了新动能。中泰双边经贸合作全面提速,成为了地区合作新典范。新时期,增进两国高层政治互信,夯实社会民意根基,完善"五通"建设,深化产能合作,共筑"中泰命运共同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彬  李洋  刘亚静  
推进"澜湄合作"是中国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澜湄机制成立一年多以来在机制建设、务实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进展迅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11年和2015年的统计数据,构建了用来评估中国、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六个"澜湄合作"国家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研判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优势产业。研究的结果表明:制造业不仅是拉动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也是我国与澜湄五国进行产能合作的重要切入点。澜湄五国在初级产品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双方正好可以形成产业优势互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彬  李洋  刘亚静  
推进"澜湄合作"是中国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澜湄机制成立一年多以来在机制建设、务实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进展迅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11年和2015年的统计数据,构建了用来评估中国、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六个"澜湄合作"国家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研判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优势产业。研究的结果表明:制造业不仅是拉动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也是我国与澜湄五国进行产能合作的重要切入点。澜湄五国在初级产品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双方正好可以形成产业优势互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希贤  
当前全球数据治理面临数据安全、数据跨境流动和数据主权等难题,作为亚太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东盟在数据治理领域出台了众多指导性规制。一是分别从个人数据保护和跨境数据流动两个方面出台政策指南,加强域内数据治理;二是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符合自身数据治理理念的规则,力争扩大东盟数据治理规制的域外影响力。东盟在强化数据治理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东盟成员国数据治理水平发展不平衡等。东盟位于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枢纽地带,推进中国与东盟在数据治理领域展开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双赢举措,中国应探究对接东盟数据治理规制的合作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怀豫  肖尧  李奕辰  冯璐  
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探讨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科技合作选择机制以推动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和增强发展策略有效性,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首先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多维度分析,结合各国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构建东盟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环境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东盟主要国家农业国际科技合作环境水平以及中国与其农业科技合作现状;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东盟主要国家划分为5类,基于分类管理原则提出中国加强与东盟主要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等。结果显示:中国与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泰国和越南加强稻米产业科技合作,尤其是提升优质稻米产业的数字化供应链水平;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加强农业数字化和技术创新合作;与马来西亚侧重技术密集型农业领域合作;而与文莱则以加强科技交流为主。最后,从农业领域培育特色优势经济增长点、建设区别化合作平台和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主要是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非简单的落后产能的转移。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目标是构造一个地区的价值链,让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效地产能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张点  
2020年11月15日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平衡成员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贸易规则等各方领域的"组合器",充分体现了互惠互利、友好协作、命运与共、开放包容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新思路。在RCEP各项服务条款中,金融服务附件首次引入了新金融服务、自律组织、金融信息转移和处理等规则,为RCEP各成员国开展深度金融合作提供了稳定包容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刘灿  
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顺应了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切准了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和战略工程。要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聚焦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关键点位,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走深走实、取得成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别梦婕  
"高阶的"次区域主义有其内在逻辑和实践基础,是中国参与区域(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尝试。在梳理次区域合作"升级版"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讨论,并对如何推进"高阶的"次区域主义提出了政策建议。澜湄合作机制比区域内原有诸机制有着独特的新意和特点,中国应将其打造成为周边外交和次区域合作的新亮点,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应妥善地与原有多边机制进行协调和对接,统筹次区域内的众多合作机制协同发展;应增强澜湄合作机制的吸引力,力求使澜湄合作机制得到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充分接受和认可;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以澜湄合作为基础,积极探索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近期可以"中路突破、撬动两翼"为策略,逐步推进次区域合作全面和深入发展,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高阶"次区域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别梦婕  
高阶的次区域主义有其内在逻辑和实践基础,是中国参与区域(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尝试。在梳理次区域合作"升级版"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讨论,并对如何推进"高阶的"次区域主义提出了政策建议。澜湄合作机制比区域内原有诸机制有着独特的新意和特点,中国应将其打造成为周边外交和次区域合作的新亮点,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应妥善地与原有多边机制进行协调和对接,统筹次区域内的众多合作机制协同发展;应增强澜湄合作机制的吸引力,力求使澜湄合作机制得到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充分接受和认可;要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凌  
近年来,随着东盟各国日益成为我国境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重要聚集地,构建我国与东盟各国间更加有效的税收争议解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社会所积极致力的BEPS14改革行动及同行评估程序将必然对未来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税收争议解决机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为使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税收争议解决更有效,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包括构建更加畅通包容的MAP启动机制,更加互通互信的MAP协商机制以及具有一定刚性纪律的MAP终结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