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3)
- 2023(4850)
- 2022(4053)
- 2021(4009)
- 2020(3317)
- 2019(7835)
- 2018(7601)
- 2017(13980)
- 2016(7205)
- 2015(8539)
- 2014(8295)
- 2013(8406)
- 2012(8041)
- 2011(7633)
- 2010(7429)
- 2009(6857)
- 2008(6871)
- 2007(5772)
- 2006(5145)
- 2005(4888)
- 学科
- 济(35098)
- 经济(35072)
- 贸(19914)
- 贸易(19904)
- 易(19417)
- 方法(16176)
- 管理(15685)
- 业(14682)
- 数学(14320)
- 数学方法(14278)
- 中国(13124)
- 企(10272)
- 企业(10272)
- 关系(8482)
- 出(8470)
- 农(8219)
- 口(7428)
- 出口(7426)
- 出口贸易(7426)
- 制(6221)
- 财(5936)
- 业经(5782)
- 银(5691)
- 银行(5687)
- 行(5617)
- 融(5481)
- 金融(5480)
- 环境(5181)
- 学(5164)
- 对外(5078)
- 机构
- 大学(111196)
- 学院(108556)
- 济(59837)
- 经济(59146)
- 研究(46501)
- 管理(37899)
- 中国(35999)
- 理学(32407)
- 理学院(32020)
- 管理学(31727)
- 管理学院(31523)
- 京(24342)
- 科学(24113)
- 所(23670)
- 财(23241)
- 研究所(21729)
- 经济学(20543)
- 中心(19132)
- 财经(19127)
- 经济学院(18639)
- 经(17758)
- 院(16630)
- 农(16349)
- 北京(16322)
- 贸(15464)
- 科学院(14852)
- 财经大学(14332)
- 江(13730)
- 范(13562)
- 师范(13466)
- 基金
- 项目(70655)
- 科学(55951)
- 基金(53930)
- 研究(53095)
- 家(47767)
- 国家(47457)
- 科学基金(39058)
- 社会(36218)
- 社会科(34542)
- 社会科学(34537)
- 基金项目(27139)
- 教育(23589)
- 资助(23106)
- 自然(22890)
- 省(22725)
- 自然科(22399)
- 自然科学(22393)
- 自然科学基金(22075)
- 划(20931)
- 编号(19439)
- 中国(18966)
- 部(18188)
- 国家社会(16735)
- 成果(16430)
- 重点(16406)
- 发(16225)
- 教育部(15788)
- 创(14626)
- 人文(14420)
- 社科(14148)
共检索到170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李峰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现状和特征 ,并对贸易的前景做了展望 ,认为中国—东盟之间的水果贸易有着许多有利条件 ,包括生产和消费的互补性 (由此导致贸易的互补性 )、便利的交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 ,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果的质量问题。最后 ,为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果 贸易 中国 东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砚文 关建波 陈姗妮
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热带水果的贸易现状及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早期收获计划"及零关税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热带水果及其加工品进口量的增长,丰富了中国热带水果消费市场,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突出,也提高了中国热带水果贸易的经济效率,但同时却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根源。随着低价格东盟热带水果进口量的进一步增长,中国热带水果生产及加工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乐峥艳 王传毅
中国与东盟自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区内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动因和对贸易增长的作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法,运用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1993—2003年中国和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商品结构特点,以及产业内贸易对区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利用计量方法,通过Panel Data模型来分析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从而得出结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丽娟 郑旭芸
基于贸易强度视角分析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效应,运用ARIMA模型与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及出口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使东盟成为中国热带水果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与出口市场,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互补性较强。CAFTA的建立能在短期内促进双方热带水果贸易流量增加,但长期作用不明显,自贸区外贸易转移效应短期内亦不突出。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双边直线距离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热带水果出口贸易流量有显著影响,未来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巨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苹 周小青
根据"早期收获"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中国和东盟于2004年1月(泰国于2003年)先期启动了对农产品降税,到2006年基本实现了水果自由贸易。这是双边先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实现"零关税"的领域。因此,分析水果自由贸易的经济效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发展是有意义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立群 刘晓亮
中国与东盟十国,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都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或目的地,自古就有通商的传统,水果贸易更源远流长。2010年成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区。通过对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互补特性研究,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机遇便利,有效应对东盟热带水果的冲击,对促进双方贸易良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友孝 宁静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优先领域,也是制约中国-东盟合作的瓶颈。目前中国-东盟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东盟各国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合作机制对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交通、能源以及电力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并基于2001~2015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东盟基础设施限制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能源、交通以及通讯基础设施解释变量均对双边贸易额产生正的影响。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最大,能源基础设施变量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基础设施状况 双边贸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正求 潘永
中国与东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框架协议,为中国与东盟间双边贸易的扩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双边贸易必将因此获得很大的增长空间。基于更好地应对双边贸易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考虑,在分析双边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事实和数据,对双边贸易的前景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框架 贸易 贸易增长 前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俭 肖功为 罗朝艳 陈果果
中国与东盟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合作潜力较大,在双边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引入ESI、RCA、TCI指数并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和运用TPI指数法对双边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林产品的出口以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原材料类产品为主;双方近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性有所减弱,人造板是主要竞争类产品;东盟对中国互补性高于中国对东盟,近年中国对东盟互补性较强的为加工类产品,而东盟对中国互补性较强的则为原材料类产品;人均收入规模与人均森林规模对双方林产品贸易有显著正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双方林产品贸易有正向推动作用,而经济危机则起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出口额、进口额及进出口总额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贸易潜力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文良 庄丽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后,云南-东盟之间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非常迅速。然而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过程中,由于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受到严格的保护及云南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存在诸多的问题,使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应制定相应政策,完善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
关键词:
云南-东盟 农产品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萌
东盟是福建传统的经贸合作伙伴,近年福建与东盟贸易呈现出双边贸易规模大、增长快,贸易依存度高,在福建外贸中的比重快速提高等特点。从模型实证分析看,福建与东盟的传统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贸易潜力逐年下降,需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与文莱、老挝等国的贸易潜力尚可充分挖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丹 刘艺卓 刘岩
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巴西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中国则是巴西最大农产品出口国。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明确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及重点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前景展望。结果表明,中巴农产品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后出现小幅下降的演变,中国持续保持对巴西的巨额贸易逆差,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单一化。然而,随着未来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不断构建和完善,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继续扩张的同时,产品结构也会有所优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娟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提供了实证素材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诗阳
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分别成为欧洲和美洲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而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还游离于这种紧密型区域经济组织之外。为了实施新一轮开放经济战略,中国倡导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乃是明知之举,有助于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整合和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形成,促进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论模式、现实需要和政策建议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