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0)
- 2023(9321)
- 2022(8011)
- 2021(7598)
- 2020(6575)
- 2019(15558)
- 2018(15278)
- 2017(28928)
- 2016(15608)
- 2015(18262)
- 2014(18130)
- 2013(18493)
- 2012(17579)
- 2011(16214)
- 2010(16197)
- 2009(15066)
- 2008(15346)
- 2007(13705)
- 2006(11774)
- 2005(10737)
- 学科
- 济(71127)
- 经济(71068)
- 管理(37496)
- 业(37333)
- 方法(34250)
- 数学(30255)
- 数学方法(30057)
- 企(28229)
- 企业(28229)
- 贸(23998)
- 贸易(23988)
- 易(23312)
- 中国(20695)
- 农(18638)
- 学(16204)
- 财(15617)
- 业经(12843)
- 制(12675)
- 地方(12442)
- 农业(11960)
- 银(11003)
- 银行(10961)
- 出(10854)
- 和(10773)
- 行(10570)
- 融(10541)
- 金融(10538)
- 关系(10223)
- 环境(9830)
- 务(8801)
- 机构
- 大学(238635)
- 学院(235130)
- 济(107351)
- 经济(105483)
- 研究(90842)
- 管理(84010)
- 理学(71870)
- 理学院(70966)
- 管理学(69794)
- 管理学院(69357)
- 中国(68985)
- 科学(55138)
- 京(51753)
- 所(47977)
- 财(45778)
- 农(44702)
- 研究所(43949)
- 中心(40110)
- 财经(36952)
- 业大(36173)
- 农业(35510)
- 经济学(34815)
- 江(34202)
- 经(33729)
- 北京(33523)
- 院(32370)
- 经济学院(31657)
- 范(30366)
- 师范(30069)
- 科学院(28285)
- 基金
- 项目(154613)
- 科学(120153)
- 基金(113777)
- 研究(109237)
- 家(101392)
- 国家(100695)
- 科学基金(83270)
- 社会(69638)
- 社会科(66083)
- 社会科学(66065)
- 基金项目(59637)
- 省(56663)
- 自然(53716)
- 自然科(52430)
- 自然科学(52412)
- 自然科学基金(51515)
- 划(49745)
- 教育(49340)
- 资助(47822)
- 编号(42465)
- 重点(36153)
- 部(35845)
- 成果(35234)
- 发(34169)
- 创(31277)
- 中国(31210)
- 科研(30534)
- 教育部(30124)
- 国家社会(30031)
- 课题(29679)
- 期刊
- 济(113698)
- 经济(113698)
- 研究(71405)
- 中国(43547)
- 学报(41688)
- 农(39794)
- 科学(37142)
- 财(33976)
- 大学(30820)
- 学学(29204)
- 管理(28664)
- 农业(27053)
- 融(20694)
- 金融(20694)
- 经济研究(20662)
- 贸(20456)
- 教育(19501)
- 财经(18563)
- 国际(18458)
- 技术(18101)
- 问题(16840)
- 业经(16555)
- 业(16342)
- 经(16130)
- 世界(14769)
- 技术经济(11930)
- 版(11643)
- 统计(11174)
- 资源(11166)
- 商业(10921)
共检索到354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慧敏 王东辉 田志宏
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国,中国主要从东盟进口植物油,进口品种主要是棕榈油。棕榈油作为双边植物油贸易的重点,关注其进出口贸易特征、探究影响其贸易变动的因素对进一步预测双边植物油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1996—2016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和植物油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特征分析,从东盟出口供给和中方进口需求角度出发,剖析了双边植物油贸易的影响因素。可以预见,在食用消费渐趋饱和和工业消费日渐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棕榈油将在现有规模上稳步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然
当前石油资源日趋枯竭,柴油供需缺口巨大,寻找和开发新的柴油替代能源势在必行。作为生物柴油开发的优质原料,大豆、油菜等植物油籽的国际工业化需求将会大幅上升,国内外油籽价格倒挂的现象将得到改善,我国植物油籽贸易也将出现新的局面。结合贸易自由化的背景,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植物油籽贸易的总量特征、产品结构特征及国别特征;其次分别对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葵花籽等重点植物油籽产品的贸易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最后针对当前我国植物油籽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贸易自由化 油籽贸易 特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芳
油料作物和植物油是中国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而且也是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贡献者。为了更好地了解二者在国际贸易上的基本情况,本文侧重品种和市场结构分析,进而弥补以往研究只注重总量分析的不足。
关键词:
油料作物 植物油 市场结构 国际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琼
文章首先介绍新一轮WTO贸易谈判中提出的包括乌拉圭模式、瑞士公式、"鸡尾酒"模式、Harbinson减让公式和混合公式等5种主要关税削减公式,分别从理论基础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关税削减公式对我国油料进出口的影响,得出无论采取何种关税削减模式,均对我国油料进口影响不大,而采取瑞士公式的降税方式对我国花生出口最有利的结论。
关键词:
油料 植物油 关税削减公式 影响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永刚 张正河 卢向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收入、人口的增长以及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我国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油料、植物油的进口格局及其与贸易政策、国内外价格变动的关系,然后运用共聚合法、格兰泽尔因果关系法对大豆、油菜籽、大豆油、菜籽油的国内外市场整合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油料市场 植物油市场 市场整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文娟
本文提出了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未来的发展趋势。食用植物油产需失衡状况将继续存在;油料生产将从以自给性生产为主逐步转向商品性生产和自给性生产并存;相差悬殊的食用植物油消费水平逐步缩小;食用植物油全国性短缺和局部性过剩并存;食用植物油购销向市场经营过渡;全国初步形成6个大田油料集中生产地带;食用植物油流向越来越广,流量越来越大,逐步形成6种流向;大田油料作物仍将是最重要的油源;提高油料作物单产将成为主要增产手段;开发其他油源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中国 食用植物油 产消 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英豪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东盟 贸易结构 发展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培祥
自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分工合作是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往来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为了减少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中国有必要调整自己不够合理的出口产品结构。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关键词:
东盟 农产品 贸易结构 发展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陈晓暾 王化中
本文假定对植物油进口实施贸易救济保护,进而模拟了保护对植物油行业自身及其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贸易救济对植物油行业的进口、国内产出以及国内产出价格都有显著影响;与植物油行业直接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同时发现了一些与植物油行业之间无清晰关系的行业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动。最后,就模拟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植物油 贸易救济 产业关联 CGE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沈琼 刘小和
加入WTO以来,随着关税的削减和配额的取消,我国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呈现出新的特征:植物油进口总量快速上升,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品种之间的替代关系凸现。因此,笔者重点测算了进口大豆与进口油菜籽之间以及进口大豆油、进口菜籽油与进口棕榈油之间的替代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口油料中,大豆与油菜籽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在进口植物油中,大豆油、棕榈油对菜籽油有着较强的替代性。从我国贸易的趋势上看,油料的进口仍以大豆为主;植物油进口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棕榈油因为价格优势,进口量仍将继续增长,最终将会影响国内植物油消费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油料 植物油 进口特征 替代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芳
基于GTAP模型,本文模拟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各国植物油生产与贸易的影响。研究认为不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各异;其中,中国植物油的生产会受到负面影响,进出口将呈现双增长,同时贸易逆差规模会扩大。因此,应该大力支持中国油料产业和植物油加工业的发展,并积极建设和完善植物油的储备和安全预警机制。
关键词:
区域贸易自由化 植物油 GTAP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均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从贸易结构来看,呈现出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的特征。而从贸易效应分析来看,贸易创造效应总体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增加双方的经济福利,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国际化。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贸易结构 贸易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丽荣 张国和 王恒炜 刘润萍 刘七军
通过分析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和食用植物油供需现状,预测了未来供需平衡,探讨甘肃省油料作物的发展趋势。30多年来甘肃省油料总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11年油料总产量、食用植物油产量、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分别为63.52万t、22.17万t、24.66万t,2011年前食用植物油生产量和消费需求量基本平衡。基于供给和需求分析表明,甘肃省今后一段时期内食用植物油供需缺口量不断增大,缺口比重保持在10%以上。阐明了甘肃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发展存在油料生产扶持政策不足;油料作物种类多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加工业滞后、附加效益低等制约因素。提出了继续加强各种补贴项目的落实;切实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康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零"关税下农产品贸易的合作,互联网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将成为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三个最重要的合作领域。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 合作 新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大岩 孔繁利
在各国农业对外贸易往来中,各国主体通常通过农产品贸易合作形式相互建立商务贸易关系,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是最直接的合作形式。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及泰国成为中国—东盟进出口四大主要贸易市场,但是中国—东盟农产品进口额远远大于出口额,贸易逆差较大,农产品物流体系落后,存在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问题,妨碍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长期发展。因此,有必要展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趋势分析,针对其面临的难题,文章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合理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产品贸易 新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