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38)
2023(19372)
2022(16428)
2021(15400)
2020(12949)
2019(30166)
2018(29800)
2017(56699)
2016(30951)
2015(35166)
2014(35114)
2013(34578)
2012(31754)
2011(28713)
2010(28864)
2009(26862)
2008(26432)
2007(23128)
2006(20542)
2005(18630)
作者
(91104)
(75640)
(75128)
(71611)
(48357)
(36293)
(34252)
(29839)
(29017)
(27244)
(25789)
(25700)
(24312)
(24244)
(23745)
(23423)
(22631)
(22175)
(21875)
(21704)
(18989)
(18858)
(18685)
(17389)
(16940)
(16855)
(16760)
(16569)
(15409)
(15005)
学科
(128595)
经济(128440)
管理(85904)
(80231)
(66614)
企业(66614)
方法(59634)
数学(51416)
数学方法(50628)
中国(36602)
(33397)
(30388)
(29606)
(29386)
贸易(29368)
(28497)
业经(27821)
(24256)
地方(23804)
理论(23495)
农业(21856)
(19838)
银行(19769)
(19592)
(19457)
金融(19449)
(18933)
技术(18275)
环境(18168)
(18161)
机构
大学(447354)
学院(442643)
(180193)
经济(176488)
管理(168015)
研究(156089)
理学(145153)
理学院(143472)
管理学(140467)
管理学院(139704)
中国(116730)
(97160)
科学(96933)
(81759)
(79901)
(76090)
研究所(72928)
中心(68525)
业大(67356)
财经(65403)
(64905)
北京(61993)
农业(59978)
(59558)
(58994)
师范(58331)
(56714)
经济学(55376)
(52242)
经济学院(49791)
基金
项目(298764)
科学(233984)
基金(216926)
研究(215108)
(191347)
国家(189830)
科学基金(161153)
社会(134922)
社会科(127744)
社会科学(127707)
(114998)
基金项目(112672)
自然(105532)
自然科(103142)
自然科学(103111)
自然科学基金(101251)
教育(100106)
(98012)
资助(91720)
编号(86482)
成果(71687)
重点(67777)
(66202)
(63214)
(61408)
课题(61204)
科研(57475)
创新(57352)
教育部(56503)
国家社会(55988)
期刊
(195010)
经济(195010)
研究(133355)
中国(89368)
学报(76012)
(68917)
科学(67900)
管理(63478)
(61105)
大学(57328)
教育(54053)
学学(53672)
农业(47421)
技术(38519)
(37652)
金融(37652)
经济研究(33417)
财经(32417)
业经(30355)
(27835)
(26261)
问题(26079)
(25283)
图书(23014)
国际(22115)
统计(21675)
(21387)
技术经济(21074)
科技(20546)
世界(20379)
共检索到662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麻昌港  
本文在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双边关系作为新的解释变量,采用两区(中国—东盟)11国(中国和东盟10国)的国际区域模型对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对贸易一体化产生一定的滞后影响,且中国—东盟的双边关系越紧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总额或区域贸易份额也越大,因而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思璇  
随着中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中欧间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加大,对双边贸易关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根据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从时间维度和摩擦程度、摩擦形式、领域和范围、摩擦的性质和摩擦的层面等方面对其未来走向进行预测。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探讨了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SPS)、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反倾销这三大主要壁垒对中欧间贸易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之间的贸易额与中国和欧盟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性,与两国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性,SPS、TBT和反倾销,对中欧之间的贸易额有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中欧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虽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但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丽霜  
基于"多国模式"与"单国模式"的贸易引力模型,选取1988~2013年东盟五国与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内整体贸易效应与国别贸易效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地促进了东盟区内整体贸易的发展,从不同阶段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二阶段并没有对区内贸易起促进作用,而第三阶段的区内贸易效应显著;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对东盟五国各国的贸易效应各异,但第三阶段的正向贸易效应尤为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麻昌港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区域贸易和区域金融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货币(或准货币)占广义货币比重、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比重等五个重要指标的标准差以及FDI占GDP比重和区域内相互持有的FDI占区域总FDI的比重来衡量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程度,并引入贸易依存度和区内贸易额占区域总贸易额比重这两个指标,来分析区域贸易和金融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国-东盟金融一体化发展比较缓慢,金融管制和金融开放度不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研究还进一步发现,金融一体化程度和贸易依存度呈反向变动关系,而和区内贸易额占区域总贸易额比重呈正向变动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洪涛  
本文充分考虑影响广西与东盟贸易实际因素,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6个解释变量,构建了能反映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量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对扩展型贸易模型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指出了促进未来广西与东盟贸易量发展的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逯宇铎  侯铁珊  
本文首先构建南北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内分析南北(发展中与发达)两类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为检验理论结论,本文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月度数据进行包含内生结构突变点的单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同期结构突变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三者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型政策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保霞  
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自由化程度持续不断地提升。中国与东盟立足于独特的本国旅游资源,牢固树立"大旅游、大融合、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推进中国-东盟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通过研究中国-东盟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的现状,结合中国-东盟旅游市场目前取得的成果,分析中国-东盟旅游市场在实现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追根溯源,结合实际旅游市场一体化现状,提供解决阻碍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方法,为中国-东盟旅游市场一体化的实现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单文婷  杨捷  
本文将引力模型运用到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定量分析中,利用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GDP、人均GDP和距离等基本变量的基本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华人人口、通用华语等变量,得到了扩展的引力模型。然后运用得到的模型来评价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潜力,最后运用模型预测出2006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额的增长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灿  
本文运用阶层线性模型这一分析工具,利用来自34家农业龙头企业及与之合作的554家农户的数据,同时从企业与农户两个层次研究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关系治理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层关系治理直接对农户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企业层关系治理中的信任与互惠通过影响农户层关系治理而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尹叶青  刘志雄  尹湘源  
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2002年CAFTA的建立以及双边经济差距均能促进双边贸易;距离及东盟对华投资影响中国出口东盟,但却不影响东盟出口中国。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存在差异,中国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潜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继续深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双边贸易互补性,减少双边贸易竞争;加强相互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阳  王延明  
从规模、区域和行业三方面对我国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上是相关的,但对外直接投资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贸易投资一体化因地区差异,表现出"互补"和"替代"两种区域特征;当前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行业相关程度不高。总体而言,我国贸易投资一体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练军  
近20多年来,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章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尽管能够相互促进,但它们之间基本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中部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练军  
江西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江西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江西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尽管能够相互促进,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汉民  
世纪之交,千年晋位的世界面临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余年之后,要建立和健全基于公正和良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而担负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重任的中美两国,理应在建立和健全新的国际秩序的过程中,以调整相互关系与立场为手段,通力协作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自1997年10月下旬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成功访美之后,中美两国已经开始为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展开新的努力。如两国元首所共同决定的,中美两国通过增进合作,对付国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捷  单文婷  
本文首先比较了中国与两大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和东盟的贸易特点,然后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与欧盟和东盟贸易的因素,并就各个因素所带来影响的不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GDP弹性较大,而中国与欧盟贸易的人均GDP弹性较大。本文认为,前者的原因在于中国与东盟贸易更具潜力,后者主要是因为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互补性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