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5)
2023(13879)
2022(11616)
2021(10889)
2020(9221)
2019(21341)
2018(20803)
2017(39757)
2016(21580)
2015(24360)
2014(24109)
2013(24327)
2012(22837)
2011(20919)
2010(21078)
2009(19813)
2008(20083)
2007(18080)
2006(15910)
2005(14109)
作者
(66459)
(56316)
(56089)
(53167)
(35402)
(27134)
(25356)
(22143)
(21170)
(19774)
(19438)
(18567)
(17975)
(17791)
(17637)
(17246)
(17218)
(16506)
(16246)
(16014)
(14272)
(13957)
(13728)
(12792)
(12772)
(12644)
(12410)
(12384)
(11489)
(11452)
学科
(95817)
经济(95719)
(62621)
管理(54842)
(47829)
方法(41858)
(40289)
企业(40289)
数学(37069)
数学方法(36774)
农业(31331)
(27251)
贸易(27240)
(26536)
中国(26485)
业经(22734)
(21476)
(20080)
(18712)
地方(17511)
(14995)
银行(14933)
(14313)
(14017)
金融(14014)
环境(13785)
(13641)
技术(13070)
(13015)
(12738)
机构
大学(324998)
学院(324914)
(142936)
经济(140510)
管理(119592)
研究(118439)
理学(103955)
理学院(102729)
管理学(101034)
管理学院(100450)
中国(89875)
(79774)
科学(73991)
(68212)
农业(62517)
(62451)
(60174)
业大(57433)
研究所(57349)
中心(53299)
财经(48824)
(47711)
经济学(44818)
(44606)
北京(42578)
(41338)
(40904)
师范(40813)
经济学院(40784)
农业大学(39195)
基金
项目(218429)
科学(170429)
基金(160606)
研究(153458)
(143518)
国家(142314)
科学基金(118731)
社会(99685)
社会科(94255)
社会科学(94224)
基金项目(84973)
(83936)
自然(77007)
自然科(75262)
自然科学(75228)
自然科学基金(73960)
(71596)
教育(68361)
资助(65184)
编号(59933)
重点(49888)
(49544)
(48475)
成果(48293)
(45335)
科研(42630)
创新(42609)
国家社会(42422)
(42382)
计划(41465)
期刊
(156739)
经济(156739)
研究(92215)
(79674)
学报(60977)
中国(59943)
农业(53859)
科学(53621)
大学(44931)
(43624)
学学(43091)
管理(38084)
(31472)
金融(31472)
业经(30039)
(27234)
经济研究(25352)
教育(24907)
财经(23914)
技术(23531)
问题(23265)
(22379)
(20576)
国际(19623)
世界(19437)
(18886)
业大(16525)
技术经济(16300)
资源(15055)
商业(14962)
共检索到478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亮  吕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双方农产品贸易条件不断改善,贸易额大幅增加,总体呈现出较强的资源-市场互补性格局,但双方进出口格局不对等,中国对东盟出口目的国分散,而进口来源国相对集中。另外,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大,长江以北地区获益,而江南地区则受到冲击。当前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地缘经济与政治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增进了双方经济发展的活力;②为双方走向地缘经济一体化打下基础;③带动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极化和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成长,为地缘政治运作提供支持;④从长期来看,农产品贸易的不对等格局有碍于双方长期经济政治战略的持续,对中国有负面影响。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铁华  肖海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光娅  陶雪梅  
农业是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之一,基于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双方始终都将农产品贸易作为开展合作的重点。本文在对当前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后,提出中国应该如何进行选择才能使该格局更有利于中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珊妮  林文维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2001—2011年农产品双边贸易进行了分析,测算了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了影响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收入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是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经济自由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警惕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同时,应调整农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依靠高新技术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盛尧  
本文利用1990—2005年《FAO贸易统计年鉴》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已不具有国际上的优势,而东盟国家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本文通过分析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状况,从而探讨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吴强  崔奇峰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海峰  胡铁华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法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 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本文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降税对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效果明显,技术壁垒、贸易救济、动植物疫病疫情和双边及多边关系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降税步骤及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将迎来一个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贺慧芳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得到深入发展,贸易政策的不断开放为双方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首先对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和与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概述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劳伦斯指数检测贸易结构转型的幅度,对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归纳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超  卢江海  
中国-东盟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作为自贸区(FTA)建设的突破口,显示出农产品贸易对自贸区各国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启动以来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起点、动力、贸易关系以及贸易福利效应等方面内容,认为未来自贸区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应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与东盟开展更高层次的农业合作,并逐步向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农业市场"迈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素仙  韦苏倢  
本文采用2006—2016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数据,测算并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及其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体表现出虚拟水净进口状况,中国农产品虚拟水的净进口量在-121.8157亿~722.0710亿m3,且中国的净进口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虚拟水流动频繁的国家主要是越南、泰国、新加坡和缅甸;中国虚拟水出口主要是蔬菜类(大蒜和干豆)和水果类(苹果和柑橘类水果)农产品,进口则主要是谷物类(大米)和水果类(香蕉和杧果)农产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韦苏倢  贺培  
中国作为水资源匮乏的人口大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大计,因而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农产品生产的用水量较其他产品更高。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中国藉此从后者输入了大量的虚拟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粮食安全压力。测算并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虚拟水进出口量及其影响效应,可以为调整优化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境外水资源,缓解粮食安全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林  李岳云  
近年来,中国积极筹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加强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中国的农产品和东盟相比较有无竞争优势,双方合作的潜力如何等问题都备受关注。本文首先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及其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继而本文分析了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整体上比较优势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与东盟在此类产品的经贸合作,以解决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约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伟  屈四喜  
本文在对引力模型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对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明显,东盟GDP影响并不明显,第三方GDP及其关税税率变化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且对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的影响大于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的影响;②中国省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加强导致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减弱;③中国各省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竞争力水平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④不能把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归功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中国加入WTO,两者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作用较为有限,因而不能忽略世界经济增长对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林  赵慧娥  
本文利用联合国统计署有关农产品统计数据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 (CMS模型 )方法 ,针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波动的问题 ,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发现 :在不同的时期和外部环境条件下 ,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的波动主要受需求因素的影响 ,而结构因素只起次要的作用 ,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