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65)
2023(19803)
2022(16739)
2021(15542)
2020(13197)
2019(30351)
2018(29680)
2017(56505)
2016(30894)
2015(34764)
2014(34282)
2013(33996)
2012(31374)
2011(28500)
2010(28592)
2009(26726)
2008(26472)
2007(23505)
2006(20702)
2005(18507)
作者
(91178)
(76386)
(76211)
(72237)
(48926)
(36658)
(34580)
(29716)
(29020)
(27163)
(26192)
(25490)
(24512)
(24108)
(24033)
(23752)
(22854)
(22599)
(22103)
(21994)
(19081)
(18976)
(18594)
(17452)
(17425)
(17150)
(16851)
(16439)
(15427)
(15182)
学科
(140848)
经济(140704)
管理(88059)
(83974)
(68495)
企业(68495)
方法(59664)
数学(52914)
数学方法(52253)
中国(37121)
(35378)
(33400)
地方(29637)
(29317)
贸易(29304)
业经(29015)
(28724)
(28496)
(24276)
农业(23383)
(20760)
银行(20694)
(20487)
金融(20483)
(20452)
财务(20369)
财务管理(20325)
环境(19922)
(19783)
(19424)
机构
学院(448095)
大学(447864)
(193184)
经济(189529)
管理(170130)
研究(158157)
理学(146751)
理学院(145073)
管理学(142568)
管理学院(141731)
中国(118922)
科学(96761)
(93842)
(86519)
(80998)
(79384)
研究所(73927)
中心(71268)
财经(69401)
业大(67734)
(66342)
(63067)
农业(62813)
经济学(59915)
北京(58969)
(56807)
(56602)
师范(56122)
经济学院(53868)
(52335)
基金
项目(299359)
科学(235290)
基金(219583)
研究(211296)
(194025)
国家(192495)
科学基金(163841)
社会(136111)
社会科(129171)
社会科学(129136)
(115309)
基金项目(114895)
自然(107761)
自然科(105293)
自然科学(105255)
自然科学基金(103428)
(98510)
教育(96844)
资助(91409)
编号(82508)
重点(68174)
成果(66763)
(66461)
(65248)
(61705)
科研(58104)
课题(57976)
创新(57897)
国家社会(57160)
教育部(56622)
期刊
(212313)
经济(212313)
研究(130317)
中国(81884)
学报(74567)
(71138)
科学(68109)
(66181)
管理(63040)
大学(55608)
学学(52979)
农业(48026)
(41646)
金融(41646)
技术(39362)
教育(38846)
经济研究(35840)
财经(34791)
业经(32667)
(29933)
问题(27818)
(26253)
(25974)
技术经济(23023)
国际(22895)
统计(22764)
(21912)
世界(21721)
(20553)
商业(20361)
共检索到664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隋博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互联互通作为中国—东盟长期、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规划,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新领域。2010年召开的第17届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确定了以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为基础的"硬件"建设与以制度和情感互联互通为基础的"软件"建设蓝图。为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国成立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并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推动海上互联互通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景敏  
泛北部湾是世界港口富集区,其中东盟国家共有各类港口100多个,中国区域港口则涉及广西、广东、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广东的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港口,跻身世界前三名。据统计,90%以上的国际贸易都是通过港口物流实现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梅超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力求把贸易进一步拓展,从中国沿海港口通过南海引向印度洋,并能够延长至欧洲。要实现这一目标,2015年3月28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中建议要把重要港口作为节点,把运输大通道建得通畅安全高效"。"一带一路"战略初期把基础设施作为建设重要内容,而港口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布局的重要节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邹忠全  
北部湾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港口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广西港口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广西港口物流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广西港口建设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途径和发展策略有着十分重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秀莲  张静雯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起源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海上贸易。当前,尽管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开辟了新的陆地渠道,但主要仍不依靠海上通道。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港口互联互通的现状进行分析,也剖析了中国与东盟港口互联互通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双方港口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途径与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贞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产丰富,农产品热销国内外,但农产品存在难保存、易腐败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延长保质周期,以提高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经济效益。SWOT分析方法即自我诊断方法,能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内外因素,进行不同组合、扬长避短,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SO策略、ST策略、WO策略、WT策略,以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祚军  关伟  岳桂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黎鹏  
地缘经济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在地域表现上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能有效地推动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发展。论文从地缘经济区的发展前景、主要特征和合作开发的普遍效应等问题的讨论入手,并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为背景,在系统分析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实践成果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实践策略的调整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隋博文  朱芳阳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取2002-2011年的广西北部湾港口吞吐量、GDP、三大产业作为样本指标,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说明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分析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立国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园区建设政策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对现有政策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物流园区建设的财税政策、管理服务政策和人才政策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政策进行了优化,对同类经济区物流园区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培莉  李亚静  周绪尧  
我国海域辽阔,南北沿海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特色各异,因地制宜才能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较具特色的南北沿海城市北部湾港区和天津港为例,以港口物流系统的理论为依据,通过专家访谈,建立了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天津港、广西北部湾港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南北港口物流发展中的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景敏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把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产业的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带动进出口贸易,而这些反过来又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我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兰必近  
通过分析广西及其北部湾经济区冷链物流的发展条件、面临难题和发展前景,结合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性提出了广西及其北部湾经济区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或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幸  周建胜  张丽玲  
从东盟引进FDI一直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利用外资的一支重要力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利用东盟FDI存在着行业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不均衡。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应紧抓新的机遇,明确其总体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发展领域,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应采取多样化措施,共筑平台,实施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发展战略,加大力度引进东盟FDI。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隋博文  
通过分析港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宏观机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利用广西北部湾地区(钦北防)2009-2012年的相关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沿海地区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