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3)
2023(8709)
2022(7174)
2021(7021)
2020(5449)
2019(12499)
2018(11863)
2017(21802)
2016(11295)
2015(12651)
2014(11968)
2013(12014)
2012(11343)
2011(10543)
2010(10329)
2009(9423)
2008(8997)
2007(7923)
2006(7015)
2005(6521)
作者
(32569)
(27501)
(27266)
(26019)
(17389)
(13219)
(12155)
(10694)
(10578)
(9670)
(9579)
(9239)
(8862)
(8844)
(8784)
(8565)
(8340)
(7997)
(7978)
(7771)
(6819)
(6783)
(6751)
(6276)
(6242)
(6110)
(6034)
(5891)
(5610)
(5559)
学科
(49597)
经济(49542)
(27132)
管理(26662)
方法(18630)
(17795)
企业(17795)
中国(17701)
(17401)
数学(16765)
数学方法(16614)
农业(12454)
(12429)
贸易(12421)
(12194)
业经(10104)
(9910)
(9854)
(9584)
环境(8299)
关系(8048)
(8040)
(7887)
银行(7863)
(7772)
金融(7771)
地方(7719)
(7690)
(7513)
收入(7153)
机构
大学(162729)
学院(161342)
(75008)
经济(73818)
研究(67151)
管理(55549)
中国(50896)
理学(47495)
理学院(46915)
管理学(46193)
管理学院(45915)
科学(39042)
(35869)
(34210)
(31394)
研究所(31390)
(30686)
中心(28662)
财经(25036)
(24638)
经济学(24621)
农业(24138)
业大(23804)
北京(23471)
(23191)
(22439)
经济学院(22125)
(21592)
师范(21318)
科学院(20756)
基金
项目(110276)
科学(87171)
基金(81827)
研究(80772)
(73854)
国家(73306)
科学基金(60588)
社会(53184)
社会科(50369)
社会科学(50358)
基金项目(41613)
(39738)
自然(37587)
自然科(36696)
自然科学(36682)
教育(36681)
自然科学基金(36079)
(35454)
资助(33709)
编号(30836)
重点(25998)
(25864)
成果(25633)
(25533)
中国(24022)
国家社会(23687)
(23057)
课题(22691)
教育部(22002)
创新(21773)
期刊
(83207)
经济(83207)
研究(51756)
中国(35640)
(30012)
学报(28288)
科学(26767)
大学(21616)
(21592)
管理(21143)
农业(21040)
学学(20404)
教育(18524)
(15499)
金融(15499)
经济研究(14909)
财经(12776)
技术(12386)
业经(12267)
(12120)
国际(11838)
世界(11614)
(11413)
(11250)
问题(11221)
(8002)
技术经济(7280)
科技(7261)
(7146)
论坛(7146)
共检索到250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璐  
中国—东盟已形成多层次的减贫合作机制,在路径方面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减贫合作。中国—东盟在未来的减贫合作中,将主动推动发展模式转变,依据各自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精准减贫,推动旅游产业以促进中国与东盟民心相通,深化减贫伙伴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祖国  
由中国总理朱基提出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已被东盟各国领导人所接受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 2 0 0 2年将要形成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成为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为中国和东盟带来双赢的效果 ,并对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地区经济合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东盟国家和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又大多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10+3”成员。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上既有一定的竞争性也有很强的互补关系。中国同东盟某些国家虽然社会制度有所不同,但是相互都有加强友好合作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已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经贸伙伴90年代以来,中国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1998年以后我国从东盟进口连年大幅增长,1999年比上年增长18.0%,2000年增长幅度更大,达48.6%,2001年上半年也达16.1%。所以近年来,中国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平  
全球化和地区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地区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将是地区化的最终结果。在东亚,地区主义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正处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典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武汉  项文彪  
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1992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当时的会员国一致决定,东盟将从1993年1月1日起到2008年的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首都里巴加湾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丽娅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在未来5—10年内,将会有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步骤、路径选择及如何推动区域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联盟的形成,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玉主  
1991年开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始显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即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合作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经济合作水平与双边关系的发展存在捆绑现象。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但本文认为,后危机时期双边经济合作的基本特点不会改变,只是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双边经济合作、相互依赖对双边关系的推动作用会逐步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远  
过去的15年,中国与东盟关系走过了从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最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平凡的历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大,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必须认真解决。文章着重分析了双方合作的潜力以及实现共赢的空间,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波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稳步扩大开放领域,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投资、经济技术合作、次区域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2010年以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仅面临着南海问题的挑战,也面临着周边大国美国、日本、印度的渗透,扎牢中国—东盟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就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着力点。2013年年初,中国中央政府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会议,确立了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方针与政策重点,以"亲、诚、惠、容"打造中国持续发展周边环境与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区域合作作为营造和平发展周边环境的主要抓手,被赋予特殊的内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曙光  竺彩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梁晨   陈业淼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要求,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深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的重要方式。理论上讲,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开放合作是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实践中要以完善一体化政策体系为逻辑前提、创建高质量对外开放平台为立足基础、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共同体为核心任务,构建一体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体系。据此,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实现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立足系统思维,构建制度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政策体系;优化国际化平台建设,稳步拓宽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新场域;注重生态塑造,打造开放协同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生态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琼  
中国和东盟作为山水相隔的近邻,近年来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尽管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经贸合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无论从双方近几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是从双方取得的成绩来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