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3)
- 2023(10045)
- 2022(8900)
- 2021(8379)
- 2020(7248)
- 2019(17289)
- 2018(16870)
- 2017(32180)
- 2016(17567)
- 2015(20481)
- 2014(20535)
- 2013(20494)
- 2012(19409)
- 2011(17806)
- 2010(17860)
- 2009(16858)
- 2008(16861)
- 2007(15284)
- 2006(13201)
- 2005(12024)
- 学科
- 济(79909)
- 经济(79834)
- 管理(46976)
- 业(45159)
- 方法(36798)
- 企(35257)
- 企业(35257)
- 数学(33058)
- 数学方法(32773)
- 中国(22798)
- 农(21300)
- 财(17916)
- 贸(17079)
- 贸易(17072)
- 易(16634)
- 学(16171)
- 环境(15345)
- 地方(14439)
- 制(14189)
- 业经(14082)
- 农业(13762)
- 和(12340)
- 银(11714)
- 银行(11684)
- 融(11624)
- 金融(11621)
- 划(11591)
- 行(11241)
- 务(10313)
- 财务(10292)
- 机构
- 大学(263904)
- 学院(259574)
- 济(115542)
- 经济(113371)
- 研究(97616)
- 管理(97421)
- 理学(83431)
- 理学院(82469)
- 管理学(81180)
- 管理学院(80719)
- 中国(73330)
- 科学(58806)
- 京(57119)
- 所(50909)
- 财(49853)
- 农(47143)
- 研究所(46628)
- 中心(43915)
- 财经(40131)
- 业大(38909)
- 江(37864)
- 农业(37207)
- 北京(36882)
- 经(36673)
- 经济学(36479)
- 范(35006)
- 师范(34696)
- 院(34516)
- 经济学院(33010)
- 财经大学(29770)
- 基金
- 项目(172023)
- 科学(134543)
- 基金(125390)
- 研究(125039)
- 家(110916)
- 国家(109699)
- 科学基金(91615)
- 社会(80029)
- 社会科(75817)
- 社会科学(75788)
- 基金项目(65679)
- 省(64842)
- 自然(57810)
- 教育(56969)
- 自然科(56401)
- 自然科学(56379)
- 划(56057)
- 自然科学基金(55383)
- 资助(52656)
- 编号(49442)
- 成果(41338)
- 部(40027)
- 重点(39463)
- 发(37949)
- 创(34970)
- 课题(34766)
- 国家社会(33948)
- 教育部(33830)
- 科研(33415)
- 中国(33084)
- 期刊
- 济(124931)
- 经济(124931)
- 研究(77040)
- 中国(51726)
- 学报(42400)
- 农(42247)
- 科学(39232)
- 财(38072)
- 管理(32910)
- 大学(31396)
- 学学(29333)
- 农业(29099)
- 教育(26394)
- 融(22274)
- 金融(22274)
- 技术(21792)
- 经济研究(20470)
- 财经(19902)
- 业经(17912)
- 业(17315)
- 经(17231)
- 问题(16988)
- 贸(16249)
- 世界(15220)
- 国际(15193)
- 技术经济(13820)
- 统计(13388)
- 资源(12983)
- 图书(12826)
- 版(12630)
共检索到390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嵩龄
中国—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包括众多方面,既有双边合作,又有多边合作。目前,这些多方面的环境合作已显现出很多绩效,如逐步启发与强化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共同体”,以具体的积极的行动计划解决国际间的跨国环境矛盾和纠纷,促进东北亚各国环境产业和环境市场的发展等。但在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东北亚国家间的环境合作将成为全球环境中具有高度积极意义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 东北亚国家 环境合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新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能源出口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加强。同时,它也是俄寻求加入东北亚各国经济进程的有力工具。而俄罗斯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领先地位的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也符合这些国家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俄罗斯在中、日、韩这三个东北亚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
俄罗斯 东北亚 能源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晗斌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北极航道通航,北极地区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东北亚区域围绕北极事务展开合作不仅能使各国共同受益,而且有利于北极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已明确提出或正在酝酿北极政策,并积极开展对外北极事务合作。东北亚国家北极事务合作即存在一定基础又面临多种挑战,应将北极事务合作纳入东北亚区域合作议程之内,加快推动北极事务合作机制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性地推动合作取得进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古中和,刘正堃
8 0年代初 ,随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 ,东北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趋于活跃。东北如何适应这一机遇 ,迎接挑战 ,已成为当务之急。但从东北地区目前的情况看 ,其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硬”环境包括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科技力量的发挥、社会基础设施、资金筹措的状况等还很不完善 ,存在的问题很多 ,因此 ,找出症结所在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刚
目前,东北亚区域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该区域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中国东北地区、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森林蓄积量也很大。区域内各国和地区对森林资源需求旺盛,特别是中、日、韩3国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木材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环保压力的增加,该区域森林资源利用方面在未来将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中国和俄罗斯在未来的东北亚区域森林资源合作开发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东北亚 森林资源 木材供求 现状 前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海华
本文通过引入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三大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测算发现,在中日、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上升,但在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下降。中日、中韩之间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之间则不具有贸易互补性。然而,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言,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正在逐渐增强,而中韩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却在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至日本、韩国的那些不具有贸易互补性却有着紧密贸易联系的农产品,面临着第三方市场的竞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雪
1 950年以来 ,东北亚各地区人口死亡率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由于各地区存在着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因而死亡率下降的类型有所不同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加剧 ,东北亚地区人口死亡率在 2 0 50年以前将同时出现上升的趋势 ,各地区的具体特点又有所不同 ;东北亚地区人口死亡原因的变化过程与各地区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死因构成随着人类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别。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死亡率 预测 死亡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艳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在官、商、学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国在贸易、投资、环保、能源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现状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崔健 刘伟岩
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于两国间的贸易潜力起着基础性影响,为探索两者对贸易额的影响情况,将两者以解释变量的形式引入引力模型,以实现将传统贸易理论与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新思路,分析日本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和估算日本与东北亚国家间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贸易互补性、直接投资、是否与日签订FTA、是否为APEC成员国等因素,均对日本与伙伴国(地区)间的双边贸易流量产生着积极的拉动作用,而距离和贸易竞争性因素则起着阻碍作用;日本与东北亚国家间仍存在着"开拓型"甚至"巨大型"的贸易潜力,且直接投资的增加和FTA的建成能够带来巨大的贸易增长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东宁
作为经典国际安全理论的安全困境理论无法充分说明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区域国家安全状态。无论从体系引导型安全困境亦或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都难以找到东北亚各国安全战略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东北亚各国间的安全互动已经形成了一个超越安全困境并以美国为核心的地区国家安全体系。通过对东北亚国家安全体系结构和流动性安全要素的考察可以发现,各国安全战略的不同与其在国家安全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和对流动性安全要素的控制能力密切相关。这有助于进一步探寻东北亚国家间安全关系从双边困境到多边合作的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京奎
天津与东北亚国家的产业合作已经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在与东北亚国家进行产业合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规模小、层次低等诸多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天津产业布局的战略东移,天津与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性越来越明显。应抓住机遇,在积极参与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同时,加强与其优势产业的合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天津 东北亚 产业合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米军 袁黎霞
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亚区域贸易稳步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同时,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也保持密切关系。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市场占有率、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以及出口结构相似性指数,对2000—2010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中国出口到东北亚地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式和竞争性等特征。根据分析结论,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东北亚 农产品贸易 贸易竞争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通过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以及贸易结构的基础上,运用G-L指数和GHM指数对2001年~2016年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测算,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主要集中在日、韩、俄三国市场;贸易产品中活动物、动物产品等第一类农产品和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等第三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植物产品等第二类农产品和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等第四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产业间贸易。而贸易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则是影响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淑云
国家安全是地缘政治研究的重点,地缘政治争夺为国家安全服务,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自近代以来,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每一次转变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东北亚地区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国应坚持和平合作发展的道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关键词:
东北亚 地缘政治 中国 国家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文侠
儒教是儒学发展的产物,中国是儒学和儒教的故乡。儒学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传播到朝鲜、日本和其它亚洲国家以后,则已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儒学与经济有密切的联系,现代儒学不仅与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