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0)
2023(7433)
2022(5301)
2021(4680)
2020(3570)
2019(7838)
2018(7480)
2017(13247)
2016(7229)
2015(8400)
2014(8092)
2013(8174)
2012(7754)
2011(7282)
2010(6992)
2009(6424)
2008(6315)
2007(5491)
2006(4812)
2005(4370)
作者
(22251)
(18803)
(18775)
(17788)
(11665)
(9003)
(8281)
(7450)
(7189)
(6520)
(6389)
(6092)
(5990)
(5927)
(5854)
(5743)
(5594)
(5368)
(5281)
(5228)
(4689)
(4610)
(4423)
(4248)
(4229)
(4041)
(4025)
(3920)
(3809)
(3741)
学科
(37169)
经济(37141)
管理(17401)
(15239)
方法(14085)
中国(14054)
数学(13014)
数学方法(12950)
业经(11352)
(11171)
企业(11171)
(9643)
贸易(9638)
(9521)
产业(9407)
(8426)
信息(8345)
总论(8245)
信息产业(8016)
(6975)
(6690)
银行(6684)
(6573)
(6482)
(6259)
金融(6258)
(6090)
(5611)
关系(5488)
环境(5463)
机构
大学(111383)
学院(109556)
(53214)
经济(52566)
研究(45751)
管理(37613)
中国(35821)
理学(32119)
理学院(31707)
管理学(31285)
管理学院(31076)
科学(26612)
(24647)
(23152)
(22350)
研究所(21564)
(19835)
中心(19428)
经济学(18693)
财经(18151)
经济学院(16931)
(16882)
(16363)
北京(16232)
农业(15809)
业大(15569)
科学院(15481)
(13814)
(13776)
财经大学(13716)
基金
项目(76980)
科学(61201)
基金(58369)
研究(55482)
(52927)
国家(52598)
科学基金(43767)
社会(37645)
社会科(35913)
社会科学(35905)
基金项目(29355)
(26345)
自然(26205)
自然科(25638)
自然科学(25630)
自然科学基金(25200)
教育(24136)
(24007)
资助(23367)
编号(20461)
中国(18564)
重点(18234)
国家社会(18048)
(17787)
(17250)
成果(17104)
(16213)
创新(15397)
教育部(15169)
科研(14739)
期刊
(53121)
经济(53121)
研究(34134)
中国(23180)
学报(20328)
(18371)
科学(17905)
(15912)
大学(14893)
学学(14006)
管理(13787)
农业(13016)
经济研究(10708)
(9802)
金融(9802)
教育(9619)
财经(9387)
(9060)
(8787)
世界(8381)
国际(8372)
(8296)
技术(8080)
问题(7267)
图书(6689)
业经(6517)
统计(5493)
技术经济(5172)
资源(5017)
书馆(4960)
共检索到165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维理  张认连  徐爱国  田有国  姚政  段宗颜  
【目的】对历史土壤调查结果进行信息抽提与整合近年来得到国际科学界高度重视。高精度土壤时空信息可用于土壤与环境质量评价、耕地保育、抗旱防涝减灾、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与农产品污染防治等众多领域,是现代科学研究和管理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础工具。中国近代进行过多次土壤调查,积累了大量土壤调查资料,已具备构建土壤时空数据库基础条件,但多年来各地调查资料分散存留,丢失损毁严重,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本研究目标是对中国不同时期土壤调查完成的大比例尺土壤图件、具有坐标的土壤剖面点与土壤采样点信息进行收集、提取与整合,构建中国数字土壤图数据库CDSM(China digital soil maps),以满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有山  林启美  秦耀东  李保国  
应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北京昌平县南邵乡2640hm2土地上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绘出他们的等值线图。对于研究和评价大比例尺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和动态变化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冬碧  余常兵  熊桂云  胡时友  鲁剑巍  肖习明  杨永成  田仕平  陈防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地统计学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湖北省 1个自然村 (光芒村 )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 :(1)土壤有机质、NH4+ N和有效K的含量普遍较低 ,有效P的含量相对较高 ,土壤有效S、B、Mn和Zn的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 4 8.8%、4 9.6 %、6 4 .3%和73.6 % ;(2 )土壤 pH及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按如下顺序逐渐增大 :pH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民  周成虎  李宝林  张俊  黄满湘  
基于SPOT 52 5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该文探讨了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张北县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张北县土地总面积为424425 36hm2,共包括37种土地利用类型,总图斑数是57193个。其中,旱地、天然草地和有林地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 77%、26 31%和7 76%,是该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同期1∶5万土地利用调查相比,1∶1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调查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得到了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苇地等在1∶5万土地利用调查中所不能表达的零碎图斑,说明与以往调查相比,该调查结果可以为土地管理决策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爱国  张认连  田有国  冀宏杰  张怀志  龙怀玉  
【背景】具有时空维度的土壤大数据可为农业、环境、国土等部门了解、研究和管理土壤与环境提供数据支撑。历史上完成的纸质土壤调查图件和资料则是构建土壤时空数据库的重要基础。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土壤图成图标准差异较大,构建高质量土壤时空大数据,对异源、异质的非标准化土壤图资料的整理必须进行质量控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解析我国各地异源土壤普查原始图件状况,弄清其数字化整合建库中的质量控制关键问题,探索相应的技术指标与规范,为构建大比例尺土壤图数据库提供质量保障。【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普查图件资料状况,结合我国数字地形图质量控制方法,制定了精度指标,对土壤图数据库实现地理精度质量控制;对比分县土壤图中的土壤名称和现有国家标准土壤分类,实现全库土壤类型名称的修编、编码;通过拓扑检查完成土壤图空间数据库结构统一,以统一境界实现境界标准化。【结果】利用异源大比例尺土壤图构建大区域土壤图数据库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数字化地理精度控制、土壤要素提取标准化、全图整合赋码三大部分。其中数字化地理精度控制包括纸图扫描精度、定位坐标系、不同地形图幅的几何校正精度、几何校正控制点的选取和点数规定。土壤要素提取标准化主要包括土壤要素与非土壤要素采集与核准、空间要素分类码、图层与图幅的标准化。全图整合赋码包括土壤类型名称的修编、编码和行政边界标准化,针对原始分县土壤图土壤名称的不规范命名,特别是土类的不规范命名,遵照国家标准中的土类名称,借鉴分县土壤志剖面记载、省级和国家级分类汇总文献和著作,将300余个不规范土类命名修编为60个国家标准命名;采用层次编码方法,按照土纲、土类至土种的五级编码实现全库每个土壤类型的唯一编码;采用国家标准境界实现行政边界的无缝连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土壤图空间库存储单元由分县转换为1﹕5万标准分幅。【结论】利用异源大比例尺非标准土壤图资料构建大区域的土壤图数据库,其质量控制的关键为数字化地理精度控制、土壤要素标准化、全图整合赋码。针对这三个问题构建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相应指标,符合我国土壤普查图件数字化建库实际情况,为建设覆盖我国全域的土壤图数据库提供了质量保障。采用这一方法,建立了1﹕5万土壤图数据库共计13 240个,1﹕5万标准分幅,涉及1 688个县市和国营农场。本文还讨论了本研究成果的现状并展望其拓展方向,期望通过结合土壤理化性状信息,为进行土壤长效性质数据挖掘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钟星  袁春  
研究目的:基于鹤峰县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对土地利用数据的景观指数类型及景观水平的粒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应用。研究结果:在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较明显,随粒度的变粗,景观指数可归为单调下降、不规则变化和基本无变化3类;粒度响应最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斑块密度;裸地和水田是对粒度响应最敏感的两种土地覆盖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除斑块密度外,其他景观指数粒度效应不明显,斑块密度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粒度响应最强烈,丰富度指数则最弱。研究结论:粒度效应与所选粒度的变化范围、数据聚合方式、分析景观类型的多少、比例尺的不同都有很大的关系,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考虑更加全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艳敏  林培  
农业用地是土地的农用类型。根据FAO关于土地的定义,土地应当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该文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工作区采用了土地类型系统分类中以中地形为主体的小单元的逐级分级理念,分为土地综合类、土地综合亚类和土地利用综合体三级分类系统,既解决了农用土地分等的理论问题,又解决了过去长期以来,直到现在还在困扰农用土地分等的最低制图与评价单元的实际问题,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土地资源的信息编码技术,将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土地类型划分为10个土地综合类、42个土地综合亚类和309个土地利用综合体。并在GIS支持下,绘制了该区1﹕3.5万土地类型图。该方法初步建立了利用土地类型概念进行农用土地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聪  刘春涛  李秉宇  孔令苏  
通过对航空影像进行处理,利用遥感软件对研究区矢量地形图进行叠加,经过判读识别地物变化的解译方法,达到对原有地形图快速更新的目的。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工作时间短、精确度高、节省经费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玉祥  简陆芽  全洪  张青年  刘光勇  
研究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总结了广东省南海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论证了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的技术路 线、工作流程以及技术特点,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调查成果。研究结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具有高精度、快 速、信息化以及应用性强等鲜明特点,大比例尺更新调查技术与方法应是近期中国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主要技术与 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伯钢  张保钢  冯仲科  
为实现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的持续更新,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及地形图要素几何特征和属性项多寡的基础上,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929--1995,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图式》的地物要素分类方法,将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的变化分类为图元对象或地理对象的变化、图层(或专题)的变化以及数据集的变化.对图元对象或地理对象的变化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描述,包括产生、消失或版本变化,将这种描述记录在地形图数据库编辑软件的日志表中可以实现地形图的增量更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学瑜  范清东  李朋  匡志鹏  
针对当前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人工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个案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土地变更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和影响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对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地区可通过关联业务来控制日常用地管理信息的测绘精度,从而避免由测绘限差引起的影响土地变更调查效率的缝隙和碎面问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变更软件开发的指导,从而有效降低由于技术与管理脱节而增加的变更工作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碧华  
比例尺信息是测绘制图资料著录中十分重要的项目。通过比较国内外测绘制图资料比例尺信息的著录情况发现,国内测绘制图资料的比例尺信息著录比较强调客观著录,而国外除了强调客观著录外,还注重形式的规范;国内测绘制图资料的比例尺信息著录的文字叙述行文比较自由,而国外测绘制图资料的比例尺信息著录非常注重形式的规范、统一,等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舒帆  
地籍测量与常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异同点浅析郭舒帆地籍测量是一项与常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密切相关的地籍管理基础工作。虽然地籍测量与地形测绘工作在方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地籍测量也有许多内在的问题与常规大比例尺地形图有诸多区别。本文拟通过对地籍测量和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露  周生路  田兴  王晓瑞  苏全龙  朱雁  王君櫹  
近年来,耕地质量保护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耕地质量管理工作需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同时也要求有不同比例尺的耕地质量分等成果,但不同比例尺下的耕地质量分等结果在等别面积、空间分布、等别组合以及精度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分析不同比例尺耕地质量分等结果的尺度差异,研究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土地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对1∶5 000(大比例尺)、1∶100 000(中比例尺)和1∶500 000(小比例尺)3种比例尺下耕地分等结果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比例尺下耕地质量分等结果在面积数量、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