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
- 2023(981)
- 2022(774)
- 2021(752)
- 2020(577)
- 2019(1454)
- 2018(1387)
- 2017(2494)
- 2016(1247)
- 2015(1465)
- 2014(1389)
- 2013(1494)
- 2012(1445)
- 2011(1368)
- 2010(1297)
- 2009(1271)
- 2008(1194)
- 2007(1019)
- 2006(832)
- 2005(814)
- 学科
- 济(7952)
- 经济(7949)
- 中国(3397)
- 方法(2892)
- 数学(2774)
- 数学方法(2772)
- 业(2672)
- 管理(2473)
- 贸(2114)
- 贸易(2113)
- 易(2100)
- 关系(1741)
- 发(1685)
- 产业(1589)
- 企(1576)
- 企业(1576)
- 农(1565)
- 融(1472)
- 金融(1472)
- 银(1439)
- 银行(1439)
- 行(1429)
- 发展(1369)
- 展(1368)
- 业经(1316)
- 对外(1276)
- 结构(1193)
- 制(1177)
- 经济关系(1165)
- 外经(1154)
- 机构
- 大学(20341)
- 学院(19738)
- 济(12684)
- 经济(12595)
- 研究(9200)
- 中国(7080)
- 管理(7057)
- 理学(6045)
- 理学院(5975)
- 管理学(5943)
- 管理学院(5906)
- 京(4553)
- 经济学(4546)
- 财(4518)
- 科学(4498)
- 所(4424)
- 研究所(4097)
- 经济学院(4087)
- 财经(3797)
- 中心(3643)
- 经(3569)
- 院(3312)
- 科学院(3138)
- 北京(3125)
- 社会(2906)
- 财经大学(2876)
- 贸(2840)
- 发(2731)
- 研究中心(2718)
- 经济研究(2594)
共检索到30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永 王景
本文运用发展中大国开放效应的理论分析,对我国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作进一步的理论思考。认为发展中大国对外开放目的在于提高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衔接程度,即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不是单纯强调贸易推动的外向型经济。并认为我国现有对外开放模式并未真正体现出大国效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据此,文中提出尽快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三大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艳敏
本文在分析农村民生消费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民生消费的影响机制: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民生消费影响的要素报酬增加效应强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抑制效应,城市化进程提升了民生消费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报酬效应和面向农村需求的供给效应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张和民生消费结构的改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大但并未改善其消费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民生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生消费 对外开放 城市化 产业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译芙
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正处于WTO后过渡期。此时,既是对企业适应国际竞争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在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经济能力的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应对工作。
关键词:
市场机制 产业结构 政府职能干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诺平 廖进中 杨炜娜
文章基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从资金来源效率、运用效率、配置效率三方面,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而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并不构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这与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滞后有关,应当加快改革,促使其在产业发展和产值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加主动和深入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欧美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新动向。从国际经济发展及产业调整的大趋势和大格局看,主要新动向是:产业形态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调整;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从过度服务业化向制造业回归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从大型企业化向发展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的要素结构从过去追求技术资本密集型向重视劳动密集型调整。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动,积极调整和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是:完成第一次工业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使其占主导地位;调整产业结构,与世界总体产业格局实现合理的分工、协作和循环;使工业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前十位,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互协调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永芳
发达国家发展方式转变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发现,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工业化初、中期变化微小,因此我国现在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时过早,当前应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还应以加工组装业的优先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协同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红艳 阎庆民
本文首先提出了在新兴市场国家内,度量行业成长性的模型。考察了我国资本市场内的资本流动与实体经济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以及股市资本在成长性不同的各行业间的分配状况。进而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业成长性的此消彼长并未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体现,从中可见我国最具经济优势的行业并未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有效的识别和发展。同时低成长行业的资本流动中,政府的非市场化扶持力度在起着更大的作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资本流动存在着明显的扶持落后行业的非市场化行为,其结果必然是我国工业产业中高成长行业无法有效继续成长,而低成长行业依然在衰落、亏损中徘徊,进而导致整体工业的竞争力减弱。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行业成长性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长锁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与对外开放前景展望宋长锁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个会议上,党中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尽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领导全中国人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平 黄春元
近几年,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大国的产业发展引人注目,中国的家电、造船,印度的软件、医药,在世界市场上异军突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罗斯等六个发展中大国(根据英文字首,可合并简称BRIMIC,下同),合计人口达30亿以上,超过全球人口的50%,国土面积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晓河
加入WTO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对接国际惯例,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从市场供求到体制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市场扩张、产销两旺、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市场集中度提高、国际市场逐步拓展的新的发展格局。但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分析国际供求趋势着手,充分利用汽车产业的增长空间,化解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矛盾,加强对汽车产业的宏观调控,确立正确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消除汽车行业投资泡沫,改善汽车消费环境,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借助DEA方法对200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进行测算,并且采用TobiT模型重点研究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总体较高,但是省域之间差别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倒U型的显著影响,即对外开放程度对于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边际贡献存在递减效应;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结构高级化成为推动旅游效率改善的内在因素。森林公园密度、城市人口密度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南方林区与西南林区相对于华北林区来说,优越的地理条件更容易提高森林公园旅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丁莎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PPP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参与度仍然较低。由于中国PPP市场在制度建设、市场主体竞争力、市场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国家PPP市场存在一定差距。与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一样,PPP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应选择适合国情的PPP市场开放模式。文章在总结中国PPP市场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中国PPP市场应采用分阶段、渐进式的对外开放模式,并慎重选择PPP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实施策略,为PPP市场主体在部分领域融入国际竞争环境争取过渡期,
关键词:
PPP 市场 发展 对外开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梦溪 朱延福 余东升
在全球经济复苏期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亟待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扩大开放,实现技术创新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长期平稳增长。通过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传导路径主要为贸易、技术、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滞后效应,并仍通过以上路径产生持续影响。通过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可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速率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传导路径 产业结构变化速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白玫 刘新宇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减弱等要素禀赋的变化所引发的已有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我国经济转型期已经到来。在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转型期背景下,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同时也着重强调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改革的重要推动作用,其发展的本质就是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