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7)
2023(14108)
2022(11867)
2021(10956)
2020(9383)
2019(21728)
2018(21281)
2017(40007)
2016(21557)
2015(24951)
2014(25083)
2013(25066)
2012(23987)
2011(22141)
2010(22147)
2009(21181)
2008(21083)
2007(19025)
2006(16915)
2005(15745)
作者
(65383)
(54994)
(54851)
(52410)
(35184)
(26276)
(24982)
(21396)
(20903)
(19429)
(19050)
(18375)
(17792)
(17767)
(17454)
(17145)
(16201)
(16156)
(15970)
(15933)
(14076)
(13599)
(13225)
(12577)
(12467)
(12405)
(12153)
(11859)
(11117)
(10865)
学科
(110932)
经济(110811)
管理(62222)
(55615)
(44401)
企业(44401)
方法(43291)
数学(37906)
数学方法(37605)
中国(28922)
(25935)
贸易(25919)
(25245)
(25116)
(25097)
地方(24883)
(23473)
(22133)
业经(21031)
(16728)
金融(16724)
(16369)
银行(16329)
农业(16321)
环境(16104)
(15714)
(15666)
地方经济(14931)
(14895)
(14108)
机构
大学(332676)
学院(328528)
(152255)
经济(149357)
研究(122533)
管理(119427)
理学(101362)
理学院(100114)
管理学(98618)
管理学院(97958)
中国(92833)
科学(71403)
(70469)
(69180)
(63293)
研究所(57099)
(54441)
财经(54408)
中心(53704)
(49718)
经济学(49239)
(49207)
业大(45841)
北京(45247)
经济学院(44216)
(43582)
农业(42733)
(42718)
师范(42326)
财经大学(40059)
基金
项目(209810)
科学(164522)
基金(154109)
研究(152571)
(134873)
国家(133856)
科学基金(112620)
社会(99926)
社会科(94849)
社会科学(94824)
基金项目(80445)
(78237)
自然(70139)
教育(68891)
自然科(68408)
自然科学(68386)
自然科学基金(67172)
(66980)
资助(63921)
编号(59456)
成果(49863)
重点(48196)
(48184)
(46639)
国家社会(42928)
(42683)
课题(42069)
教育部(41383)
(41218)
创新(40339)
期刊
(174302)
经济(174302)
研究(105864)
中国(66090)
(54023)
学报(52138)
(49718)
科学(47872)
管理(44668)
大学(39438)
学学(37249)
农业(33286)
(32267)
金融(32267)
经济研究(29870)
教育(29417)
财经(28584)
技术(26851)
(24772)
业经(24576)
(24318)
问题(24092)
国际(21523)
世界(18829)
(18332)
技术经济(17554)
统计(16266)
(15258)
商业(14665)
理论(14655)
共检索到513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琪  刘卫  
本文通过服务业集聚理论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梳理了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动因及理论基础,根据已发布的"总纲"与"负面清单"力图深入剖析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我们带来的经济意义,认为自贸区不仅同"沪港股票交易通"一样担负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任,还肩负着通过"制度红利"与产业集聚,稳步推进中国经济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武剑  谢伟  
运用最新发展的HCW法和排序检验法,从多指标视角对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的经济效应及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时间安慰剂法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设立虽然对上海、广东、福建、天津相关经济指标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但与未设立自贸试验区省市相比,在所考察的16个自贸试验区经济指标中,仅上海固定资产投资额、广东和福建进出口总额、福建经济增长4个指标的政策效应估计量达到显著有效水平,这一情况表明:当前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效应并未得以充分释放,各地自贸试验区政策亟待进一步优化设计。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在政策创新时,既要考虑其制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所具有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共性,同时也要兼顾自贸试验区所在地发展特性,充分考虑到自贸试验区政策与所在省市已有政策的兼容性和协同性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祖明  
本文着重分析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嘉兴市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进而指出,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嘉兴市应着眼长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建设,牢牢抓住溢出效应带来的机遇,助推嘉兴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俊  
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同时还利用该解释,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贸易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始于21世纪初的中日韩自贸区民间可行性研究已将近十年,但是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至今仍未结束,被三国工商界关注的中日韩自贸区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因为中日韩三国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制造业竞争、投资协议以及自贸区战略考虑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目前以中韩自贸区先行为手段,推动日本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中日韩自贸区进程的方式将为该中日韩自贸区的实现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但是即使如此中日韩自贸区仍将面临着较多障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林  刘芸  朱瑞博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已成为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目前正处于由低端要素比较优势向高端要素比较优势转换的关键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长江经济带破解发展难题、形成高端要素的比较优势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窗口。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需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广泛渗透的核心本质,大力推动"两化融合",注重制造与服务的相互渗透,努力培育和创造有利于企业实施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制定并实施本土企业全球高端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整合战略,构建面向新工业革命以制造业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玉良  冯湘  
本文比较了区域贸易协定中有关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投资方面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类型和NAFTA类型,分析了NAFTA类型的基本框架,并对NAFTA类型在实际区域贸易协定中有关跨境贸易和投资定义、产业分类方法以及不符措施等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提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设计取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文鹏  李达  
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学含义。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地缘上的亲和力和经济优势的互补,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这种协作机制的建立必将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大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霞  葛倩倩  卢超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深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制度创新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且该经济高质量增长效应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时间正相关;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激励制度创新,从而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沿海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其制度创新效果主要表现为提高了产品市场发育水平,而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效果主要表现为提高了要素市场发育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聂正彦   秦文宇   陈凯达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时代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266个城市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有效提升了城市经济效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通过改善城市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内要素集聚,进而推动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但其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对于城市经济效率呈现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效应更加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效应更为明显,政府效率越高越有利于政策效应的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没有产生虹吸效应,并未对本省其他城市的经济效率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不是通过存量资源再配置产生的,而是具有显著的净增长效应。未来我国应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构建高质量市场体系;提高政府效率,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成果;重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成果的推广与扩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若尘  余典范  翟青  王丹  牛志勇  
本文从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诉求出发,分析了行政审批、投资限制、金融管制等因素对上海总部经济的掣肘,讨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机制、政策创新对化解上述障碍的作用。在借鉴新加坡与中国香港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建立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减少行政干预、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金融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完善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上海总部经济联动机制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砚莉  汤吉军  
随着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资产在国际间的流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发生沉淀成本有可能对国际商品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不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总量和产品构成,而且还会影响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如果一国进行了沉淀成本投资,就会使其在贸易谈判中陷入进退两难困境,失去了讨价还价的力量,并影响其在贸易利益上的分配格局。因而为了摆脱这种被要挟和被控制的风险,政府实行一定的保护主义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景峰  刘英  
主流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沿着“比较优势”这一主线进行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与当代贸易现实更存在较大差异,因为严格的理论假设简化掉了很多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交易成本理论引进到贸易理论研究中来,并在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概念,力图使贸易研究更接近现实。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中理  刘丽伟  邓业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向多边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和金融国际化探索,力争促进国内外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集聚,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通过由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由国内金融向国际金融转型等一系列路径,促进国际水准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是中国经济在新阶段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探索。自贸区战略所牵动的改革开放,将重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并影响世界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齐文浩   宋长兴   蔡宏波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这一对外开放政策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统筹好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关系、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和由此产生的异质性现象。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因所处区位、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安全基础产生异质性,具体表现在沿海、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及经济安全基础较好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经济安全水平赋能效率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矫正资源错配、促进经济集聚和优化营商环境等路径实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充分认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同时,基于“从外部着眼,从内部着手”的基本原则,为加快提升地区经济安全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