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1)
- 2023(11956)
- 2022(10124)
- 2021(9587)
- 2020(7918)
- 2019(17929)
- 2018(17797)
- 2017(32643)
- 2016(17408)
- 2015(19714)
- 2014(19379)
- 2013(18827)
- 2012(17605)
- 2011(16120)
- 2010(16279)
- 2009(15302)
- 2008(15327)
- 2007(13964)
- 2006(12388)
- 2005(11501)
- 学科
- 济(68303)
- 经济(68204)
- 管理(58615)
- 业(53037)
- 企(45520)
- 企业(45520)
- 方法(27034)
- 贸(23702)
- 贸易(23684)
- 中国(23472)
- 易(23068)
- 数学(22457)
- 数学方法(22265)
- 财(20261)
- 制(19443)
- 农(17801)
- 技术(17598)
- 业经(16582)
- 银(14235)
- 银行(14217)
- 行(13689)
- 融(13245)
- 金融(13242)
- 体(13083)
- 技术管理(12691)
- 务(11936)
- 财务(11909)
- 地方(11870)
- 财务管理(11870)
- 理论(11857)
- 机构
- 大学(248063)
- 学院(247201)
- 济(113276)
- 经济(111143)
- 管理(92970)
- 研究(86474)
- 理学(78405)
- 理学院(77593)
- 管理学(76612)
- 管理学院(76115)
- 中国(68634)
- 财(53942)
- 京(52248)
- 科学(45772)
- 所(42093)
- 财经(41791)
- 中心(38658)
- 江(38096)
- 经(38007)
- 研究所(37243)
- 经济学(36276)
- 北京(33634)
- 经济学院(32547)
- 农(31907)
- 院(31310)
- 财经大学(31040)
- 范(30950)
- 师范(30704)
- 州(29953)
- 业大(29096)
- 基金
- 项目(155410)
- 科学(124057)
- 研究(120828)
- 基金(113956)
- 家(97576)
- 国家(96772)
- 科学基金(83504)
- 社会(79663)
- 社会科(75642)
- 社会科学(75628)
- 基金项目(58941)
- 省(58114)
- 教育(55707)
- 自然(49530)
- 划(48801)
- 自然科(48432)
- 自然科学(48420)
- 编号(47997)
- 自然科学基金(47644)
- 资助(45870)
- 成果(40596)
- 创(38046)
- 部(36371)
- 重点(35342)
- 制(35325)
- 创新(34766)
- 课题(34433)
- 国家社会(34270)
- 发(33577)
- 教育部(32248)
- 期刊
- 济(129461)
- 经济(129461)
- 研究(83488)
- 中国(57131)
- 财(43467)
- 管理(39770)
- 学报(31851)
- 科学(31516)
- 教育(31098)
- 农(30083)
- 融(26475)
- 金融(26475)
- 大学(26017)
- 学学(23878)
- 经济研究(22658)
- 技术(22383)
- 财经(21726)
- 贸(20918)
- 农业(20430)
- 业经(19452)
- 经(18941)
- 国际(18757)
- 问题(17640)
- 世界(14758)
- 技术经济(12798)
- 科技(12365)
- 坛(12127)
- 论坛(12127)
- 业(11958)
- 图书(11714)
共检索到397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施明浩
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立法历来是东道国管理外国投资的"安全阀"之一,发挥着平衡国家安全与投资需求的重要作用。从这一立法演进的角度来看,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立法的探索与创新本就是不断地适应或引领外部投资环境以及内部经济基础变革所带来的新形势、新发展的结果。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实行外商投资准入新模式的背景下,我国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立法应该审时度势,在自贸试验区内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来为未来推行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提供"先行先试"的有益经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赫 程健
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和探索扩大开放新途径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而对自贸区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资管理模式创新进行进一步探索是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目前,负面清单的实施过程仍存在很多与国家、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产业冲击、体制改革滞后、立法空缺、市场主体的平等性问题等。文章将在比较分析外资管理模式概念、梳理并总结我国外资管理模式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自贸区外资管理模式创新的各种挑战和质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向。
关键词:
准入前国民待遇 负面清单 外资管理模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仰炬 唐莹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背景、核心、自贸区建设关键因素及相互关系,指出:渐进式改革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必然选择,发展离岸金融是上海跨越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并由上海清算所实现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统一清算、结算、交割,同时监管银行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头寸,动态调整渗透程度;此外,上海清算所还可以在自贸区试点以大宗商品场外交易为核心的OTC市场作为国内期货市场配对交易、现货市场创新交易、规避风险的完善和补充,使各交易主体打通基于国内外金融衍生全品种的风险管理体系,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发现价格。
关键词:
自贸区 金融创新 资金池 OTC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太平 姜舰 庄芮
2013年,我国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代表的外资管理制度变革初步展开,重点围绕"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通过"试验田"方式试行国际规则,积累外资管理经验,为我国顺利完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准备。然而,这仅仅开启了我国外资管理制度变革的序幕,后续如何落实创新举措、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的精神,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上海财经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主要参与高校,协同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单位等,共同培育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迪
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制度框架确立阶段,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制度框架完善和制度创新快速推进阶段,推广政策试验经验和开展对比性制度创新试验阶段。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创新成果。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试验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入,主要在于其有效的推进机制。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关键动力源;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需要各个方面积极参与,汇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龚柏华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是其亮点也是难点。"负面清单"模式是国际贸易或投资协定中做出义务承诺的一种方式。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模式是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谈判模式的先试先行。本文将探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相关的法律问题,如"负面清单"是否包括了未来出现的产业,"负面清单"内容是否可增加及这样做可能的理由,对"负面清单"内容发生理解纠纷的解决机制等。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外资准入 负面清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若尘 陆煊
本文借鉴制度创新相关理论,探讨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制度创新的紧迫性,评估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市场准入、财税制度、金融外汇、贸易便利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并分析了其与国际高标准制度间存在的差距。由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制度创新需要把握的三项原则。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可以在深入对接国际贸易新规则、转变政府职能两方面实现制度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法理依据和路径选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车春鹂 祁震
2014年12月1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与制度创新"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晨 李浩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提升我国资源配置全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紧扣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领域改革创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浙江自贸试验区油品全产业链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保税燃料油供应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以保税油供应市场为切入点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探索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本文根据对国际、国内海事服务基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借鉴新加坡经验,同时结合浙江自贸试验区自身特色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的发展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宝剑 杨娇 钟韵
本文分析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对区内企业的影响机理:一是金融功能对区内企业的作用机理,即以企业持续发展为核心,在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诱致下,区内金融服务主体,包括银行、非银金融机构等,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此过程中金融功能得以形成和实现;二是自贸区金融创新对区内企业的传导过程,即试验区金融创新首先作用于区内金融服务主体,通过促进金融服务主体及服务业务的多元化,强化自贸区的金融功能,进而满足企业高质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金融创新 金融功能 影响机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洪愧 谢谦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业开放等金融开放创新领域成效显著,为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及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但相对于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要求及市场主体的期望,仍需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具体实施细则也需及时推出。目前,缺乏硬性约束、金融监管体制尚不能适应金融开放创新的要求、金融相关法律体系滞后、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制约了金融开放创新的步伐。未来,应跳出固有观念,站在建设金融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高度思考自贸试验区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旭平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主要涉及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政府治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税收制度等领域,这些改革措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一旦实施成熟,将在国内其他城市相继推广。作为紧邻上海的港口型城市,常熟必将受到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虹吸效应"影响,其部分高级人力资源、资本、企业等资源可能会向上海转移。但从长远来看,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将给常熟带来更多的辐射效应,有利于常熟承接新一波产业转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升级港口经济、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等。据此提出常熟做好与上海自贸区部门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匡增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一年多来,海关积极探索适应自贸区的新型海关监管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按照"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要求,实施了监管模式的创新;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幅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保税及口岸货物探索建立了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因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未来发展的方向为:继续深入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实现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手段的逐步转变;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方式发展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拓展"单一窗口"功能;大力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分类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自贸试...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贸易便利化 海关监管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赵薇薇
2013年9月29日10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建设上海自贸区,是我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主要任务是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