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1)
- 2023(9591)
- 2022(8057)
- 2021(7769)
- 2020(6572)
- 2019(14959)
- 2018(14562)
- 2017(26212)
- 2016(13440)
- 2015(15421)
- 2014(14607)
- 2013(14692)
- 2012(13737)
- 2011(12654)
- 2010(12601)
- 2009(11729)
- 2008(11844)
- 2007(10641)
- 2006(9574)
- 2005(8733)
- 学科
- 济(55480)
- 经济(55432)
- 管理(51095)
- 业(44950)
- 企(39721)
- 企业(39721)
- 方法(23377)
- 贸(21583)
- 贸易(21567)
- 易(20967)
- 数学(19267)
- 数学方法(19165)
- 中国(18925)
- 技术(16137)
- 财(15819)
- 制(13013)
- 农(12746)
- 业经(12506)
- 技术管理(12190)
- 银(11482)
- 银行(11476)
- 地方(11176)
- 行(10967)
- 务(10029)
- 融(10027)
- 金融(10026)
- 财务(10006)
- 划(10000)
- 财务管理(9985)
- 策(9827)
- 机构
- 大学(192567)
- 学院(190213)
- 济(90710)
- 经济(89028)
- 管理(76643)
- 研究(68489)
- 理学(63625)
- 理学院(62930)
- 管理学(62284)
- 管理学院(61862)
- 中国(56930)
- 京(41358)
- 财(40942)
- 科学(36980)
- 所(33160)
- 财经(31497)
- 中心(31337)
- 研究所(29783)
- 经(28902)
- 经济学(28689)
- 江(28130)
- 北京(27050)
- 经济学院(25778)
- 院(24846)
- 农(23665)
- 财经大学(23645)
- 范(23324)
- 师范(23060)
- 州(22620)
- 业大(21952)
- 基金
- 项目(122602)
- 科学(97965)
- 研究(92571)
- 基金(91057)
- 家(79251)
- 国家(78671)
- 科学基金(67781)
- 社会(61303)
- 社会科(58375)
- 社会科学(58362)
- 基金项目(47599)
- 省(44274)
- 教育(41844)
- 自然(41698)
- 自然科(40769)
- 自然科学(40757)
- 自然科学基金(40113)
- 划(38148)
- 资助(36537)
- 编号(34474)
- 创(31578)
- 创新(28659)
- 部(28462)
- 成果(28042)
- 重点(27822)
- 国家社会(26896)
- 发(26787)
- 中国(25864)
- 课题(25145)
- 教育部(25067)
共检索到310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近年,我国相继实施和确立自由贸易区战略与依法治国方针,这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标志着改革开放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贸易与法治虽然分属于经济与法律两个不同领域,但自由贸易区策略的顺利实施需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法治的落实推广同样要以经济稳定发展为必要前提,两者之间可谓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战略实验区,其本身更具有开拓创新之意。这对于区内原有管理机构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必须及时创新思维、转变职能以适应上海自由贸易区自身特征与要求,为区内公司、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该文将以法治化为视角,分部门详细阐述一年来上海自由贸易区各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仰炬 唐莹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背景、核心、自贸区建设关键因素及相互关系,指出:渐进式改革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必然选择,发展离岸金融是上海跨越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并由上海清算所实现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统一清算、结算、交割,同时监管银行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头寸,动态调整渗透程度;此外,上海清算所还可以在自贸区试点以大宗商品场外交易为核心的OTC市场作为国内期货市场配对交易、现货市场创新交易、规避风险的完善和补充,使各交易主体打通基于国内外金融衍生全品种的风险管理体系,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发现价格。
关键词:
自贸区 金融创新 资金池 OTC市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的精神,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上海财经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主要参与高校,协同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单位等,共同培育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钺
本文旨在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合成控制分析技术,构建"反事实"样本,实证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前后创新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间的差距。研究发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上海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更好地发挥"自贸区驱动"的功效、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地区创新 合成控制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侠 赵鹏举 裴兆斌 刘中梅
近年来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增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开创全面开放的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便被提上日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其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先照后证和多证合一的登记制度和事中事后的监管制度解决了市场准入、营商环境和有效监管的问题。作为我国第三批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相似之处,对标上海也成为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必然。但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具备一定共性的同时又存在差异,通过在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等方面开展的比较研究结果,建议辽宁省从充分发挥负面清单的管理价值;利用优势为企业创设更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结合实际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等方面加大路径建设力度,推动本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好、更快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宝剑 杨娇 钟韵
本文分析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对区内企业的影响机理:一是金融功能对区内企业的作用机理,即以企业持续发展为核心,在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诱致下,区内金融服务主体,包括银行、非银金融机构等,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此过程中金融功能得以形成和实现;二是自贸区金融创新对区内企业的传导过程,即试验区金融创新首先作用于区内金融服务主体,通过促进金融服务主体及服务业务的多元化,强化自贸区的金融功能,进而满足企业高质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金融创新 金融功能 影响机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若尘 陆煊
本文借鉴制度创新相关理论,探讨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制度创新的紧迫性,评估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市场准入、财税制度、金融外汇、贸易便利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并分析了其与国际高标准制度间存在的差距。由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制度创新需要把握的三项原则。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可以在深入对接国际贸易新规则、转变政府职能两方面实现制度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法理依据和路径选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凯杰
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推动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意义重大,既可以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中国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的转变仍然面临着开放程度不高、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有差距、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不充分,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未来可以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设定对接全球高水平标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自贸区结合区域实际向自由贸易港转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王军
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基于2001—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且结果具有稳健性,但不同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或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集聚和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变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功效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匡增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一年多来,海关积极探索适应自贸区的新型海关监管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按照"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要求,实施了监管模式的创新;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幅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保税及口岸货物探索建立了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因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未来发展的方向为:继续深入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实现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手段的逐步转变;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方式发展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拓展"单一窗口"功能;大力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分类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自贸试...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贸易便利化 海关监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洪愧 谢谦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业开放等金融开放创新领域成效显著,为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及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但相对于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要求及市场主体的期望,仍需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具体实施细则也需及时推出。目前,缺乏硬性约束、金融监管体制尚不能适应金融开放创新的要求、金融相关法律体系滞后、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制约了金融开放创新的步伐。未来,应跳出固有观念,站在建设金融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高度思考自贸试验区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旭平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主要涉及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政府治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税收制度等领域,这些改革措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一旦实施成熟,将在国内其他城市相继推广。作为紧邻上海的港口型城市,常熟必将受到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虹吸效应"影响,其部分高级人力资源、资本、企业等资源可能会向上海转移。但从长远来看,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将给常熟带来更多的辐射效应,有利于常熟承接新一波产业转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升级港口经济、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等。据此提出常熟做好与上海自贸区部门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迪
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制度框架确立阶段,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制度框架完善和制度创新快速推进阶段,推广政策试验经验和开展对比性制度创新试验阶段。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创新成果。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试验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入,主要在于其有效的推进机制。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关键动力源;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需要各个方面积极参与,汇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小和 邹江 汪办兴
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票据业务创新发展成为票据便利、增强票据业务金融服务功能的构想。从发展前景看,票据便利有利于满足自贸区内结算需求的增长,实现跨境人民币便捷支付以及改善金融机构融资需求。为完善票据业务发展和服务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需要,建议修改完善票据业务法规制度,加快纸质票据电子化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推动境外人民币参加银行运用电子商业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在上海自贸区内先行先试融资性票据业务,试点电子票据交易平台建设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票据 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小乐 林淑仪
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中国省际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出口韧性,且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通过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效应提升出口韧性。从区域维度看,经济欠发达地区与非边疆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从时间维度看,后设立批次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强于前设立批次。为更好发挥制度优势对提升出口韧性的积极作用,应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注重欠发达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同时发挥产业集聚、技术进步的中间作用,不断提升中国出口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