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0)
2023(8495)
2022(7084)
2021(6401)
2020(5235)
2019(11889)
2018(11875)
2017(22149)
2016(12023)
2015(13909)
2014(13939)
2013(13946)
2012(13719)
2011(12820)
2010(13152)
2009(12625)
2008(12526)
2007(11648)
2006(10840)
2005(10067)
作者
(40403)
(33665)
(33518)
(31864)
(21599)
(16250)
(15160)
(13177)
(13076)
(12206)
(11834)
(11366)
(11007)
(10955)
(10937)
(10631)
(10058)
(9879)
(9818)
(9548)
(8596)
(8470)
(8359)
(7964)
(7751)
(7505)
(7437)
(7197)
(7072)
(6644)
学科
(74374)
经济(74303)
管理(34093)
(27448)
方法(26881)
(23647)
企业(23647)
数学(22572)
数学方法(22180)
(17505)
地方(16979)
中国(16196)
(13054)
业经(13049)
(12578)
地方经济(12406)
(12064)
(11980)
金融(11980)
(11426)
银行(11387)
(11037)
理论(10870)
(10114)
(9514)
(8974)
贸易(8966)
(8585)
环境(8490)
经济学(8448)
机构
大学(195495)
学院(191201)
(85318)
经济(83496)
研究(73951)
管理(65559)
中国(58022)
理学(55017)
理学院(54323)
管理学(52979)
管理学院(52664)
科学(46327)
(42995)
(39799)
(38826)
研究所(35912)
(34709)
中心(32756)
(30623)
财经(30317)
业大(28660)
经济学(28262)
北京(27737)
农业(27721)
(27378)
(26440)
经济学院(24882)
(24419)
师范(24067)
(23744)
基金
项目(117806)
科学(91076)
基金(86035)
研究(79871)
(77518)
国家(76946)
科学基金(63861)
社会(51471)
社会科(48710)
社会科学(48693)
(44284)
基金项目(43162)
自然(42044)
自然科(41105)
自然科学(41090)
自然科学基金(40351)
(38363)
资助(38087)
教育(36214)
编号(29962)
重点(27345)
成果(25943)
(25878)
(25628)
计划(22729)
(22646)
科研(22584)
课题(22082)
国家社会(22054)
教育部(21660)
期刊
(104089)
经济(104089)
研究(62497)
中国(42458)
学报(36550)
(31403)
科学(31386)
(30317)
管理(28325)
大学(27230)
学学(25960)
农业(21047)
(20973)
金融(20973)
教育(17820)
经济研究(17819)
财经(17109)
技术(16732)
(14980)
问题(12878)
统计(12542)
业经(12467)
技术经济(11275)
(11005)
(10303)
(10270)
世界(10023)
(9795)
决策(9726)
国际(9577)
共检索到311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伍荣坤  
一、经济循环波动的成因经济循环波动的成因是诸方面的,总的来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循环波动的重心和基础。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容易产生投资冲动,超越长期趋势正常轨迹而进入投资扩张。反之,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容易产生投资欲减退,出现投资收缩,低于长期趋势线而进入投资萧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岳  
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再一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投资与消费需求又一次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增长率已超过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生产的高速增长又一次带来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的全面紧张。伴随着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物价开始跳跃性上扬,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已超出国际价格,35个大中城市的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已接近20%。所有这一切,似乎顽强地重显历史的轨迹。中国经济周而复始的高涨与衰退,已使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承认,经济的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马景灏  
文章针对中国海洋经济波动的监测预警问题,界定了海洋经济预警这一概念,并通过设计反映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十个预警指标,采用数理方法和经验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预警指标的具体预警界限,设计构建了我国海洋经济周期波动的预警信号灯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益松  
保持农业稳定增长 ,避免大起大落是政府农业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要对农业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必须进行及时而准确的预警分析 ,而准确的预警分析又必须以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波动周期为前提。本文从测定农业波动周期入手 ,通过预警分析 ,在探讨周期性农业波动主导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政府农业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茂辉  
一、引言 经历35年高速增长后,韩国经济97年底出现金融危机。根据IMF的处方,韩国实行了激进的经济改革。战胜98年5.8%的收缩后,99年实现了将近10%的增长。韩国央行2000年5月23日宣布,今年一季度的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2.8%,制造业部门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3%,商品出口额升幅为28.6%,国内工厂投资猛增63.3%。所有这些数字似乎映射了结束IMF管制的韩国又一次创造了“汉江奇迹”。但新近研究表明(Editorial of The Korea Economic Daily,1999;Kwak Sang—Kyung,2000),近期韩国经济卓绩不是源于国内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尹元生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物价变动的基本形势,说明宏观价格总水平已触底反弹,价格变动趋于稳定以及分类波动特征和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并以ARCH模型分析了物价波动的"非对称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守海  
关于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关系,国外最新研究成果表明:(1)一致性波动的传统观点并不能反映问题的全貌,需要从几个维度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2)相对于非生产型工人、大企业、公共部门,生产型工人、中小企业、私人部门的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更加吻合。(3)经济周期的不同冲击源会对就业产生不同后果,即便同一冲击源,在不同的政策环境下也会产生迥异的结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王明舰  
在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分析时。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1)在一个序列中同时含有多个周期分量时,阶数较低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很难将多个周期同时反映出来;(2)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损失样本点,这对于较短的经济时间序列将会引起严重的问题。 时间序列的频域分析方法(简称谱分析)能衡量时间序列中各个周期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可以找出时间序列中各个频率分量,因而能确定出时间序列中各个不同周期的长度,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玲玲  王君  
文章梳理了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此研究领域经验与理论研究的基本成果,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大量的经验分析结论一致,不同产业结构引发不同经济周期波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趋势平滑了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机制多是外生解释,外部(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产业结构不同改变了传导机制,导致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其次,产业结构历史发展趋势对经济周期的平滑作用源于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稳定性增强,如服务业占比提高,金融业发展,制造业存货管理技术进步,技术多样化等。理论机制分析的研究也具有政策价值,产业政策可以在以上方面合理化产业结构,以平滑经济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述云  
调和分析在经济周期波动研究中的应用陈述云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大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即使已有的定量研究中也多是采用时域分析方法获得的。本文尝试从另一角度(即频率域角度)采用时间序列的调和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波动的机制及运行规律。一、经济序列的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都庆  
目前,我国统计学界许多同志,参照国外学者的观点,将我国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也划分为四种类型(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不规则或随机变动),从而进行经济监测和预警。考虑到统计研究必须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先对上述分类作深入探讨,而不宜人云亦云,简单照搬。众所周知,统计中的分组标志可以很多,但每一次对一个总体所分各组的标志必须统一。而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不规则变动的划分,并不是从同一分类标志出发的。比如长期趋势,是指很长时期才能体现出来的规律性变化,着重在时间长短上。季节变动是指一年内因季节不同而引起的变化,着重在变化的原因上。循环波动是指数年间呈现出的升——降——升或降——升——降的往复式变动,着重在变动样式上。不规则或随机变动是指由随机因素引起的、难以把握其规律性的变动,着重在变化原因及变化的不规则上。仅从分类标志不一致这一点,就可看出上述对经济变动的分类是不妥当的。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当然可按不同标志来分类。如果按时期长短来分,可分为长期变动、中期变动、短期变动,它们可能因不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有关文献大多将预期视为不可观测的潜变量,本文尝试考察预期的可观测性。首先采用混频时变DFM方法估计了中国的潜在产出,以代表经济基本面,发现中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就开始下行。接着构建了一个不完全信息SVAR模型,基于动态识别方法估计预期冲击和噪声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信心指数"错误"预期主要宏观变量的变化;相较而言,商业信心指数是更好的预期指标,但包含噪声成分。以商业信心指数为预期变量,预期冲击对主要宏观变量形成持久的正向效应,预期冲击解释了潜在产出变化的60%,解释了GDP变化的55%;噪声冲击对宏观变量具有正向"驼峰状"影响,对GDP的短期解释力超过8%。消费者信心指数表现不佳可能源于消费和宏观经济的脱节。本文的基本结论在大数据集、替代指标、基本面检验以及其他识别方式下依然成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金平  朱鸿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金融体系运行是否独立于经济运行、是否具有"非中性"特征,是金融周期理论研究的起点。金融周期怎样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传导机制如何,则是金融周期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不稳定理论基本上构成了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短期波动具有加速器作用,该作用具有非对称性;金融周期能够预测经济周期;金融周期对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悦  
谱分析方法弥补了时域分析的不足,它把经济时间序列分解为具有不同振幅、相位和频率的数个周期分量的叠加,通过比较各周期分量的相对重要性,找出原序列中隐含的各个主要周期分量,从而为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机制、经济周期波动的监测预警及其对策研究提供依据。根据该方法确定的各主要周期长度值,还可建立周期波动序列的三角函数叠加拟合模型,并可通过该模型实现对经济波动的预测。本文介绍了谱分析方法的原理,并运用此方法对美国1930年至2009年间的经济周期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