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5)
2023(8606)
2022(7253)
2021(6571)
2020(5647)
2019(12287)
2018(12032)
2017(21836)
2016(12551)
2015(13833)
2014(13512)
2013(13249)
2012(12353)
2011(11122)
2010(11004)
2009(9914)
2008(9828)
2007(8707)
2006(7580)
2005(6581)
作者
(41154)
(34022)
(33937)
(31985)
(21831)
(16780)
(15263)
(13516)
(13218)
(12178)
(11869)
(11434)
(11154)
(11042)
(10908)
(10616)
(10393)
(10115)
(10013)
(9839)
(9014)
(8429)
(8188)
(7913)
(7807)
(7667)
(7556)
(7366)
(7030)
(6994)
学科
(44429)
经济(44370)
管理(37735)
(35778)
(29449)
企业(29449)
方法(20313)
数学(17902)
数学方法(17700)
(15739)
(12923)
中国(12486)
(11905)
(10918)
财务(10892)
财务管理(10868)
企业财务(10330)
业经(9910)
(9904)
(9872)
贸易(9869)
(9517)
(8611)
银行(8549)
农业(8521)
(8004)
(7858)
金融(7857)
技术(7694)
地方(7013)
机构
大学(177393)
学院(175583)
(67465)
研究(66769)
经济(66041)
管理(62745)
理学(54524)
理学院(53809)
管理学(52570)
管理学院(52296)
中国(49541)
(46320)
科学(45827)
(38815)
农业(37657)
(37195)
业大(36196)
研究所(34281)
(31140)
中心(29929)
(26861)
农业大学(24595)
财经(24572)
北京(24073)
(24039)
(23593)
(22482)
科学院(21559)
(20881)
(20784)
基金
项目(125630)
科学(96434)
基金(91167)
(85591)
国家(84902)
研究(80514)
科学基金(69738)
社会(50244)
(49952)
自然(49559)
自然科(48461)
自然科学(48442)
基金项目(48210)
自然科学基金(47617)
社会科(47545)
社会科学(47531)
(43379)
资助(37418)
教育(37001)
编号(29469)
重点(29371)
计划(27878)
(26992)
(26385)
(26078)
科研(25304)
科技(25219)
创新(24795)
(24300)
成果(23108)
期刊
(68799)
经济(68799)
研究(47338)
学报(43154)
(41100)
中国(37369)
科学(34027)
大学(30379)
学学(29135)
农业(28197)
(25769)
管理(23007)
(16287)
教育(16054)
(15765)
金融(15765)
业大(13258)
技术(13230)
经济研究(12177)
财经(11985)
农业大学(11366)
(11202)
业经(10932)
(10251)
科技(9410)
问题(9081)
林业(8341)
中国农业(8114)
(7662)
技术经济(7641)
共检索到260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启源  邹应斌  黄志远  黄见良  
为了探索化学调控对两系杂交早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并筛选水稻中后期化学调控的配方 ,2 0 0 0年早季在湖南宁乡县对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香两优 6 8进行了中期无效分蘖控制和后期米质调控研究 .结果表明 :香两优 6 8单、双本之间 ,各药剂处理之间的有效穗数无明显差异 .不同配方化控剂可以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发生 ,提高成穗率 ,其中以控制生长为主的配方 T4的控蘖效果最好 ,但明显减少每穗粒数 ,产量降低 .以调动顶端优势为主的配方 T1的综合效果最好 ,其控蘖、成穗效果仅次于 T4,但每穗粒数明显增加 ,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后期化学调控可延缓根系与叶片衰老、促进壮籽结实 ,其中配方 Q3显著增产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建群  刘光春  任鄄胜  曾桂林  蒋天刚  高方远  陆贤军  任光俊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素梅  王维金  
以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 1号为材料 ,研究了在始穗期喷施不同浓度 (10、30和 5 0mg/L )的 5 -氨基酮戊酸 (5 -Aminolevulinicacid ,ALA)对两系杂交粳稻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10~ 5 0mg/LALA处理使产量、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 6 .97%~ 12 .0 2 %、7.33%~ 12 .18%、0 .2 8%~1.4 6 % ,其中以 30mg/LALA处理增产效果最大 ,与对照差异极显著。ALA处理缓解了两系杂交粳稻的异步灌浆现象 ,减弱了强势粒对弱势粒籽粒灌浆充实的抑制 ,促进弱势粒提早启动灌浆 ,并提高其灌浆速率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平  徐庆国  胡志明  许玮  毛友纯  
采用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研究了杂交早稻亲本及所配杂交早稻组合12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的米质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除米粒长、长/宽、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亲本间差异较小外,其余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亲本间差异较大.杂交早稻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其表型值之间的两两相关除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负相关外,其余9个米质性状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各双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之和与其F1表型值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亲本12个米质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国辉  周静  龙继锐  陈敏  宋春芳  万宜珍  沈洪昌  
在常规栽培和优化栽培模式下,分别选用施氮量折合成纯氮0,105,142.5,180 kg/hm2的4个缓释氮肥处理,研究了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栽培模式下,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以施纯氮142.5 kg/hm2的处理最合理;常规栽培模式下,以施纯氮180 kg/hm2的处理最优.相关性分析表明,优化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常规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辉  徐孟亮  吴厚雄  陈良碧  
以汕优63与9311为对照,对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抽穗后功能叶面积、叶绿素、光合速率、可溶性糖等光合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在生育后期光合面积大,叶绿素下降慢,光合速率高,可溶性糖含量多,说明生育后期两优培九能力较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英梅  唐启源  邹应斌  石纪成  
2 0 0 1年在湖南宁乡以优质早籼稻中鉴 10 0、两系杂交稻组合香两优 68和优质晚籼稻中香 1号为材料 ,通过穗期喷施不同复配调节剂处理 ,研究了后期营养调控对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效果 .结果表明 ,后期营养调控可提高植株体内保护酶 (SOD,POX)活性 ,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 ,促进灌浆结实 ,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并在 2 0 0 0年试验基础上 ,从早稻 7种复配剂中筛选出了 2种 (M6 ,M7) ,晚稻 5种复配剂中筛选出了 1种(Q2 )集延缓衰老、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于一体的复合调节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鹏  熊洪  张林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以杂交稻旌优127为材料,设2种水分管理(常规灌溉和分蘖期干旱),2个施氮量(120、180 kg/hm~2),3个移栽密度(12.0、16.5、22.5穴/m~2),研究其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10.72 t/hm~2)与常规灌溉产量(11.01 t/hm~2)相比未出现显著下降,而2015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9.84 t/hm~2)显著低于常规灌溉处理的产量(10.50 t/hm~2),有效穗、每穗粒数、干物质减少是其减产的主要原因;分蘖期干旱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而常规灌溉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降低趋势;2种水分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中英  陈培峰  顾俊荣  孙华  杨代凤  董明辉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前后期施氮比例6∶4和8∶2)和栽插密度(18、22.5、27万穴/hm2)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前后期施氮比例6∶4产量显著高于8∶2,其增产原因为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2栽插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栽插密度越小,穗粒数和千粒重越高,而有效穗数越低,在22.5万穴/hm2条件下产量结构较协调,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栽插密度的主要原因;3与前后期施氮比例8∶2相比,6∶4提高了抽穗后叶片SPAD值和分蘖成穗率,显著增加了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有所增加,但生育中期群体过大影响了后期干物质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芳艳  武云霞  孙永健  郭长春  张桥  马均  
以杂交籼稻广优847(优质食味)和F优498(高产低食味)品种为材料,在总施氮量120 kg/hm~2和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4∶4∶2、3∶3∶4、2∶2∶6共6种氮肥运筹综合管理方式,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氮肥运筹对2个食味差异品种产量及米质特征的影响及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2个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RVA谱、蒸煮食味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品种对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调控效应大于氮肥运筹对其的调控;氮肥运筹对稻谷产量、稻米食味值的影响大于品种对其的影响;可通过优化产量构成因子,促进抽穗至成熟期水稻群体干物质累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值。在总施氮量150 kg/hm~2下,基肥、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为3∶3∶4的氮肥运筹处理能显著提高2种杂交籼稻的产量,并能有效改善和提升稻米食味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芳艳  武云霞  孙永健  郭长春  张桥  马均  
以杂交籼稻广优847(优质食味)和F优498(高产低食味)品种为材料,在总施氮量120 kg/hm~2和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4∶4∶2、3∶3∶4、2∶2∶6共6种氮肥运筹综合管理方式,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氮肥运筹对2个食味差异品种产量及米质特征的影响及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2个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RVA谱、蒸煮食味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品种对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调控效应大于氮肥运筹对其的调控;氮肥运筹对稻谷产量、稻米食味值的影响大于品种对其的影响;可通过优化产量构成因子,促进抽穗至成熟期水稻群体干物质累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值。在总施氮量150 kg/hm~2下,基肥、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为3∶3∶4的氮肥运筹处理能显著提高2种杂交籼稻的产量,并能有效改善和提升稻米食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利沙  顾日良  贾光耀  田开新  施秀德  王建华  
【目的】研究灌浆期控水和控释肥施用对不同收获期杂交玉米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明确最适宜的收获时期及有效的水肥管理方式,为中国高质高效玉米制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于2014和2015年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进行,以京科968为试验材料,在田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水分管理方式,设常规灌溉浇水和授粉后35 d停止浇水2种方式;副区为施肥处理方式,设施用传统复合肥和施用控释肥配比尿素2种处理。从授粉后44 d开始,每隔3 d采集果穗,至授粉后68 d共9个收获期,测定每个时期种子的籽粒水分、百粒重,并计算每公顷的产量和籽粒数(粒数产量);籽粒自然晾干后用于种子活力分析,包括标准发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海涛  游济豪  王昌龙  王子玉  王锋  
【目的】为杜湖杂交F1代公羊确定育肥中后期的能量需要量参数,为该品种绵羊能量这一营养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比较屠宰法,将能量需要量解析为维持能量需要量和生长能量需要量,采用代谢能和净能两个指标体系进行测定。试验选用体重为35 kg左右的杜湖杂交F1代公羊42只,其中的30只试验羊用于比较屠宰试验,将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低限饲组和高限饲组3个采食量水平,使其日增重分别达到350、150和0 g,分别在试验第1天(6只)、自由采食组羊体重分别达到43 kg(6只)和50 kg(18只)时分3批进行屠宰,以便得到试验羊的体能量沉积量。另外,12只羊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同样按上述采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士伟  赵学强  夏士健  朱虹霞  施卫明  
以常规杂交稻汕优63为对照,选用11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研究了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抽穗后叶片和根系伤流液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早衰的关系。以剑叶叶绿素含量为早衰标准,抽穗后不同时间测定发现,协优9308和汕优63不易早衰,而两优培九和国稻1号容易早衰。抽穗后12个水稻品种剑叶大量元素钙、氮、磷、钾、镁含量测定结果也表明协优9308在12个品种中相对较高,而国稻1号相对较低。抽穗后水稻根系伤流强度也逐渐降低,活力下降,呈现衰老特征。12个水稻品种抽穗后根系伤流液微量元素磷、钾、钙含量变化不大,镁含量明显上升,铁含量迅速下降。农艺性状和生理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12个水稻品种中协优930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俊  刘莉莉  王惠群  李合松  
采用大田试验和同位素示踪技术,以杂交稻组合汕优46为对照,对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293、准两优527生育后期上部三片叶同化产物转运分配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后期不同阶段进行14C标记的两优293和准两优527剑叶、倒2叶、倒3叶的14C-同化物最终分配到穗中的比例(47.28%~95.43%)均显著高于对照(38.61%~82.19%),而滞留在茎叶中14C-同化物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剑叶14C-同化物最终分配到穗中的比例最高(87.64%~95.43%),其次为倒2叶(67.64%~85.70%),倒3叶最低(47.29%~69.01%),说明超级杂交稻生育后期各功能叶(特别是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