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9)
- 2023(12661)
- 2022(11127)
- 2021(10280)
- 2020(8588)
- 2019(19679)
- 2018(19605)
- 2017(38052)
- 2016(20450)
- 2015(22833)
- 2014(23020)
- 2013(22854)
- 2012(21096)
- 2011(19253)
- 2010(19257)
- 2009(17588)
- 2008(16844)
- 2007(14708)
- 2006(12896)
- 2005(11370)
- 学科
- 济(101127)
- 经济(101033)
- 管理(57990)
- 业(53038)
- 企(44100)
- 企业(44100)
- 方法(40420)
- 数学(35140)
- 数学方法(34791)
- 地方(23945)
- 学(22235)
- 中国(21710)
- 农(21122)
- 业经(19647)
- 财(19634)
- 地方经济(14739)
- 制(14610)
- 农业(14538)
- 贸(14296)
- 贸易(14287)
- 和(14235)
- 环境(14202)
- 理论(14064)
- 易(13756)
- 融(12589)
- 金融(12587)
- 技术(12537)
- 务(12309)
- 财务(12247)
- 财务管理(12226)
- 机构
- 大学(298567)
- 学院(296433)
- 济(124718)
- 经济(122125)
- 管理(117190)
- 研究(103711)
- 理学(101818)
- 理学院(100644)
- 管理学(98938)
- 管理学院(98401)
- 中国(74153)
- 科学(64874)
- 京(63154)
- 财(53886)
- 所(52463)
- 研究所(48120)
- 农(47019)
- 中心(45317)
- 业大(44486)
- 财经(43921)
- 江(41863)
- 北京(39963)
- 经(39892)
- 范(38817)
- 师范(38469)
- 经济学(38038)
- 院(37636)
- 农业(36763)
- 州(34239)
- 经济学院(33977)
- 基金
- 项目(205129)
- 科学(160824)
- 基金(149326)
- 研究(147683)
- 家(130742)
- 国家(129712)
- 科学基金(110917)
- 社会(93626)
- 社会科(88749)
- 社会科学(88724)
- 基金项目(79810)
- 省(79256)
- 自然(72758)
- 自然科(70996)
- 自然科学(70978)
- 自然科学基金(69683)
- 划(66999)
- 教育(66404)
- 资助(61637)
- 编号(58935)
- 成果(47444)
- 重点(45747)
- 部(44856)
- 发(44203)
- 创(42059)
- 课题(40448)
- 创新(39298)
- 科研(39123)
- 国家社会(38507)
- 教育部(38334)
- 期刊
- 济(139556)
- 经济(139556)
- 研究(89553)
- 中国(51297)
- 学报(48358)
- 科学(44776)
- 管理(43154)
- 农(42159)
- 财(39438)
- 大学(36004)
- 学学(34215)
- 农业(29381)
- 教育(28431)
- 技术(24985)
- 融(23519)
- 金融(23519)
- 经济研究(23140)
- 财经(22006)
- 业经(20627)
- 经(18845)
- 问题(17883)
- 技术经济(15686)
- 业(14712)
- 理论(14604)
- 图书(14445)
- 科技(14241)
- 现代(13571)
- 资源(13236)
- 实践(13177)
- 践(13177)
共检索到429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申怀飞 沈宁娟 林英豪 田庆久 刘琴琴
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选取最短时间矩阵、最短路径矩阵、路网密度及通达性系数等指标,对中原经济区干线公路路网通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公路总长度和高速公路长度逐年快速增加,国道和高速公路分别呈现出"四横五纵"和"米"字型布网。郑州、开封、许昌和新乡因优越的干线公路基础条件和中心地理位置,位居公路路网总距离和总时间排名的前列;运城市、蚌埠市和晋城市则因边缘效应而排名相对靠后。郑州和洛阳的交通中心地位明显,特别是郑州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但以二者为中心交通运输最短时间分布状况欠佳,2 h圈内的城市数量较少。研究区总路网密度较高,区域内路网总容量较大,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较强。高密度路网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低密度则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高通达性城市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低通达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及河南省部分省辖市,郑州市干线公路通达性最好,蚌埠市最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建设资金投入是影响公路路网通达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申怀飞 沈宁娟 林英豪 田庆久 刘琴琴
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选取最短时间矩阵、最短路径矩阵、路网密度及通达性系数等指标,对中原经济区干线公路路网通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公路总长度和高速公路长度逐年快速增加,国道和高速公路分别呈现出"四横五纵"和"米"字型布网。郑州、开封、许昌和新乡因优越的干线公路基础条件和中心地理位置,位居公路路网总距离和总时间排名的前列;运城市、蚌埠市和晋城市则因边缘效应而排名相对靠后。郑州和洛阳的交通中心地位明显,特别是郑州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但以二者为中心交通运输最短时间分布状况欠佳,2 h圈内的城市数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白永平 陈博文 吴常艳
通达性是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应用需求的持续加大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达性测度方法和度量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交通路网为例,本文试图将城市、交通和区域结合起来全面阐述区域通达性。采用空间句法模型、可达性相关指标和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多视角综合测度经济区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路网体系较为完善,路网线段集聚明显;线段式空间伸展格局呈"点—轴"状发散,轴线式空间伸展格局呈"干—枝"状发散,初步形成核心圈、中间圈、外围圈三大等级圈层以及"米"字型路网骨架,区域交通运输与城镇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共轭协同发展关系。②城镇区域可达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心性和周边路网发达程度,区域路网单中心极化现象比较明显,西安市对整个区域路网的控制作用过于突出。③区域通达度空间分布各异,核心板块连续性较好,外围板块破碎化明显。关中、天水两大梯度板块差异较大,天水与关中通达度中高值区出现断裂。鉴于区域中心偏于西安以西的现实,适度培育杨陵或宝鸡为区域路网的副中心城市;加快关中—天水高等级快速交通建设,推进关中—天水区域一体化进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查凯丽 彭明军 刘艳芳 宋玉玲 张玲玉
交通可达性对区域城市经济联系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空间句法和引力模型,以1995、2005和201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不同尺度城市路网通达性与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格局,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武汉城市圈道路网络整体连通性水平趋于完善,但存在空间极化,表现出以武汉市为中心的核心—边缘式空间格局;(2)区域内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在市级尺度上,武汉市经济辐射功能以及相邻城市间经济联系特征明显,在县级尺度上,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联系更为密切;(3)2005年以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生梅 侯光良 金孙梅
以行政村所在乡(镇)作为研究单元,充分考虑了高原山区城市地形特点,运用网络分析、空间自相关与地理加权回归等技术方法,从分项评价、综合评价两方面分析了拉萨市农村交通路网通达性空间格局,揭示从乡(镇)—县域—分组区域通达性空间分异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拉萨市农村路网通达性水平差异较大,呈南部高向,逐渐向东、西、北递减的通达性极核“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特征。(2)路网通达性水平受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影响较大,路网高阻抗性区域分布明显。(3)拉萨市乡(镇)域内行政村通达性水平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高低通达性区域互相影响,产生辐射效应。(4)路网通达性水平在不同分区显示出空间异质性,不同等级道路及交通设施点的布局对路网通达性水平影响较大。最后,对不同分区提出优化建议,切实有效地助力拉萨市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路网通达性 通达性分区 分区优化 拉萨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樊新生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县市可达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平均可达性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态势,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逐步拓展,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平原地区可达性优于山区、丘陵或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达性变化幅度也不均匀,可达性水平较差的地区改善程度明显,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可达性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可达性 空间格局 中原经济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恺
本文以通达性为度量,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与区域城镇体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通过网络分析概括高速公路系统发展状态,以距离通达性度量节点城市间的沟通程度,以潜能通达性分析网络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并通过多时间断面的比较分析,揭示2000-2015期间通达性空间演变历程。并且,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快速交通通达性空间发展与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讨论了区域发展与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之间的几个基本特征和作用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承良 段德忠 余瑞林
基于1989—2010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空间数据库,引入时空距离通达性模型,从中心—外围节点通达性和城乡节点—节点通达性两个方面,定量分析武汉城市圈城乡通达性变化及其空间格局。发现武汉城市圈通达性基本遵循距离衰减律,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靶形结构,呈现由核心—边缘式向等级圈层式渐进演化的空间格局。另外,由于城乡道路网分布的不均匀,因地形地貌发育、线路技术等级和节点社会经济水平等差异性,导致整个路网空间伺服效能存在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不规则化、层级分异化和网络均衡化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红 李晓燕 吴春国
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03,2006,2009年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情况,分别构建4个年份高速公路拓扑网络分析图和最短路径矩阵,对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10年来网络发育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和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程度明显改善,入网城市和线路数增加迅速,经历了由树状网络—回路网络—网络拓展阶段;区域交通中心形成6路回路网络连接;网络伸展程度逐年提高,区域网络直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网络直径对应的城市却发生明显的空间位移;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在空间上已经开始打破"核心-边缘"的特点,呈现均衡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通达性 空间格局 中原城市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查凯丽 刘艳芳 孔雪松 田雅丝 刘耀林
道路网络是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综合道路网络分析和通达性分析方法,构建路网密度、公路可达性、接近中心性、直达性等指标研究了武汉市李集镇村镇范围内各行政村路网通达性空间格局,并结合农户调查将路网通达性与村民空间出行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境内部分行政村道路密度低、断头路较多,导致局部地区通达性较差;(2)受地理区位和公路覆盖两方面因素影响,境内行政村接近中心性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分布模式;(3)高等级道路覆盖不足,未能形成完善的路网体系,极大限制村民的对外出行效率、出行范围,显著影响居民出行满意度,并阻碍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和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最后,结合路网通达性特征和居民出行需求,提出李集镇道路网络整治建议,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村地区道路体系研究、指导新农村建设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村镇空间 路网通达性 生产生活 空间出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涛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需要区域文化的支撑。文章分析了中原文化对建立中原经济区的引领和阻滞,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发掘中原文化中的精华,指导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同时还需要建设中原文化,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建立。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中原文化 引领 阻滞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鲁渤 周祥军 宋东平 汪寿阳
本文将交通通达性作为变量引入D-S模型进行拓展,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范围,从理论方面探究交通通达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运用随机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对东北地区公路交通通达性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东北地区交通通达水平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影响程度在各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东北地区公路交通通达性的提升,交通通达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边际效应逐步递减;同时港口与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能有效对接,抑制了东北地区港口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东北地区各地方政府需要根据本地区公路交通通达水平审慎地调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且投资的重点由交通基础设施转向交通通达网络的完善和对接。
关键词:
交通通达性 空间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茜 白建军 张晶言 许晖
以西安市为例,通过构建路网通达性与城镇空间扩展的评价指标,采用等时线叠加法与指标分区法,并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系数模型,定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4年西安市城镇扩展与路网通达性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两者存在显著的耦合互动发展关系,以彼此正向影响为主,但也有个别区县在时间或空间可达性较好的地区出现城镇扩展缓慢现象。2各区县城镇扩展与路网通达性耦合协调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协调等级普遍偏低。3十三个区县中的灞桥区、长安区等五个区县自2000年至今一直处于扩展滞后状态。
关键词:
城镇空间扩展 通达性 耦合协调关系 西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 吴群琪
为增强公路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文章在现有公路网评价理论与方法评述的基础上,提出公路网土地成本、公路网建设成本、公路网运输成本和公路网使用率四个方面因素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出基于运输需求的"四因素"分析评价模型,以期使路网系统的总成本费用最低且路网使用效率最高,可为公路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公路网 四因素 经济性评价 运输需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增长极,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版图重构必将起到纲领性指引作用,其发展也将对我国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从空间范围、建设意义、发展定位与建设举措等方面对中原经济区进行研究。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逻辑框架应是"2345"发展框架: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轮互动,"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为我国整体发展作出五大贡献(经济发展贡献、粮食贡献、交通贡献、能源原材料贡献、生态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