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1)
- 2023(10479)
- 2022(8781)
- 2021(8073)
- 2020(6572)
- 2019(14756)
- 2018(14789)
- 2017(27399)
- 2016(15441)
- 2015(17495)
- 2014(18154)
- 2013(17426)
- 2012(16557)
- 2011(15451)
- 2010(16118)
- 2009(14934)
- 2008(14691)
- 2007(13643)
- 2006(12578)
- 2005(11548)
- 学科
- 济(76992)
- 经济(76919)
- 管理(45092)
- 业(35448)
- 企(28136)
- 企业(28136)
- 地方(22360)
- 方法(20820)
- 中国(19615)
- 农(18747)
- 数学(17477)
- 数学方法(17227)
- 学(17145)
- 财(15420)
- 业经(15154)
- 制(14673)
- 地方经济(14143)
- 农业(12355)
- 理论(11972)
- 策(11894)
- 环境(11679)
- 银(11281)
- 银行(11258)
- 和(11201)
- 体(11052)
- 融(10975)
- 金融(10967)
- 行(10899)
- 贸(10680)
- 贸易(10670)
- 机构
- 学院(226278)
- 大学(221008)
- 济(96554)
- 经济(94169)
- 研究(84268)
- 管理(78994)
- 理学(65036)
- 中国(64880)
- 理学院(64238)
- 管理学(63044)
- 管理学院(62601)
- 科学(50601)
- 京(48174)
- 财(46179)
- 所(44227)
- 研究所(39399)
- 江(38878)
- 中心(38027)
- 农(37240)
- 财经(34612)
- 范(31714)
- 师范(31408)
- 北京(31174)
- 经(30957)
- 州(30739)
- 院(30618)
- 业大(30099)
- 经济学(29447)
- 农业(28629)
- 省(28520)
- 基金
- 项目(136659)
- 科学(105108)
- 研究(104277)
- 基金(93859)
- 家(81787)
- 国家(81038)
- 科学基金(67454)
- 社会(63478)
- 社会科(59885)
- 社会科学(59872)
- 省(55168)
- 教育(47790)
- 基金项目(47725)
- 划(45599)
- 编号(44725)
- 自然(41386)
- 自然科(40150)
- 自然科学(40135)
- 资助(39697)
- 自然科学基金(39356)
- 成果(38246)
- 课题(32961)
- 发(31910)
- 重点(31258)
- 部(29043)
- 创(27215)
- 性(26986)
- 年(26825)
- 项目编号(25973)
- 发展(25850)
- 期刊
- 济(126145)
- 经济(126145)
- 研究(74596)
- 中国(54010)
- 财(35969)
- 农(34493)
- 学报(33604)
- 管理(32037)
- 教育(30708)
- 科学(30697)
- 大学(24581)
- 融(24111)
- 金融(24111)
- 学学(22803)
- 农业(22737)
- 技术(21929)
- 经济研究(20134)
- 业经(19401)
- 财经(17706)
- 问题(15599)
- 经(15542)
- 图书(12904)
- 贸(12327)
- 技术经济(11720)
- 资源(11675)
- 业(11536)
- 坛(11066)
- 论坛(11066)
- 国际(10961)
- 现代(10735)
共检索到374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张霭丽 杨书国 郭焕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保障问题,提出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土资源政策框架支撑体系,阐述其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土地、矿产政策体系设计,同时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土地调控差别化政策、人地挂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国土资源政策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爱莲
目前,中原经济区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快中原经济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城镇体系的规模与等级结构是按照单项指标、综合指标的大小而划分形成的级别结构。完善的城镇体系规模序列与等级层次结构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序推进、地域空间的合理组织提供了框架依据。基于市区非农业人口对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和各城镇的发展潜势,提出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基于城镇中心性强度指标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进行现状评价,结合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的发展态势,提出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组织方案。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结构 规模 等级 中原经济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冯德显 张淼 王鑫 史燕茹
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和产业技术需求导向,通过对国内有关经济区创新内容的调研,提出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坚持以粮为基础,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兴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有效提高创新效率;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外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推动创新合作与开放;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现代产业发展技术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示范区,提高创新集聚和辐射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发曾 张改素 丁志伟 刘静玉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而城市体系空间组织又是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依据空间组织的基本理论,采用多种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路径,结论如下:①通过规模实力、综合实力评价模型计算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的空间组织等级,结合空间组织的均衡原则,确定以郑州为核心城市,洛阳、邯郸、信阳和商丘为区域中心城市,晋城、安阳、南阳、淮北为区域性次中心城市的等级体系;②应用分形理论、圈层分析、缓冲区分析、城市相互作用模型等方法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具备以郑州为核心的圈层式、轴带状、核心板块网络化、组团分区的组织基础;③结合空间组织的等级层次和现实基础,提出中原经济区空间组织的"中心带动、圈层推动、轴带组织、核心板块网络化、组团分片"的模式选择与路径取向。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组织 中原经济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小燕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外贸易特别是货物贸易大幅增长,推动该省经济稳步增长。但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货物贸易的稳定增长。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货物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厘清了货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物贸易 中原经济区 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新和
中原经济区要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必须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专家系统、技术支撑系统、数据信息系统构成了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核。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推进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狠抓科技投入和输出,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引导,推进制度和管理创新体系建设,必然会推动区域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必然会推动和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全面、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玲
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但中原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竞争力差,要后来居上,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构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目前,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文 贺冰清
在讨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上 ,建立国土资源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和总体思路 ,论述了国土资源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和政府在国土资源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国土资源 创新体系 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文 贺冰清
在讨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上 ,建立国土资源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和总体思路 ,论述了国土资源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和政府在国土资源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国土资源 创新体系 建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凌云
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和创新引领。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但是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还不适应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如税收优惠对象选择不科学、税制结构不合理等。为此,本文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在促进科技进步上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税收优惠政策应作总体性的战略部署;重视科技人才;采取多样化的科技税收优惠形式,选择合理有效的税种实施税收优惠,加强对中原经济区重点企业扶持政策的力度,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技术的研发及成果向现实...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自主创新 科技 税收优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卢世晴
文章论述了构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政策要点,通过问卷调查对目前公共数字文化整合的政策需求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文章认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政策体系主要由宏观管理政策、共建共享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与运行保障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构成。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 资源整合 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钱国玉 苏明 刘尚希 刘荃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相继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其内含的"两难"矛盾和已有的国内外负面案例都提示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为此,需要在尊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础地位的同时,充分、合理调度政府各项调控手段,特别要发挥财税政策在机制创新、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雪中送炭和解决复杂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区域、层级间的"区别对待"弹性和"针对性"调控力度,切实增强农业生产在资源竞争中的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金焕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及困境(一)新型城镇化资金瓶颈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发展进程中,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具体分两个步骤来实施。到2015年城镇化发展达到中部平均水平,2020年城镇化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资金瓶颈。一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一、省内区域上升到国家战略标志着新的区域政策导向近5年来,全国有30多个省内区域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这些区域所在的省区,基本上覆盖了全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沿海发展战略,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的区域政策基本上以省际大尺度为单元。区域经济政策主要解决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些政策对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