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9)
- 2023(5247)
- 2022(4378)
- 2021(3665)
- 2020(3149)
- 2019(6963)
- 2018(6737)
- 2017(13750)
- 2016(6923)
- 2015(7623)
- 2014(7741)
- 2013(8051)
- 2012(7955)
- 2011(7485)
- 2010(7744)
- 2009(7327)
- 2008(6975)
- 2007(6360)
- 2006(6003)
- 2005(5609)
- 学科
- 济(64385)
- 经济(64361)
- 管理(18981)
- 地方(18647)
- 业(17765)
- 方法(17658)
- 数学(15631)
- 数学方法(15584)
- 企(14336)
- 企业(14336)
- 地方经济(14149)
- 业经(11847)
- 中国(11460)
- 产业(11038)
- 农(9852)
- 学(9720)
- 制(7895)
- 结构(7529)
- 财(7526)
- 体(7414)
- 经济学(7226)
- 农业(6761)
- 环境(6721)
- 融(6514)
- 金融(6514)
- 发(6351)
- 和(5876)
- 贸(5721)
- 贸易(5718)
- 银(5499)
- 机构
- 学院(115987)
- 大学(114332)
- 济(67369)
- 经济(66436)
- 研究(45201)
- 管理(42606)
- 理学(36344)
- 理学院(35937)
- 管理学(35563)
- 管理学院(35340)
- 中国(32747)
- 财(26366)
- 科学(23800)
- 京(23255)
- 经济学(22986)
- 所(22587)
- 财经(21069)
- 经济学院(20403)
- 研究所(20222)
- 经(18932)
- 中心(18631)
- 江(17475)
- 院(15883)
- 财经大学(15353)
- 北京(14925)
- 农(14801)
- 科学院(14152)
- 范(13580)
- 州(13579)
- 师范(13466)
- 基金
- 项目(70879)
- 科学(56877)
- 研究(52950)
- 基金(52370)
- 家(44514)
- 国家(44221)
- 科学基金(38156)
- 社会(37772)
- 社会科(36168)
- 社会科学(36160)
- 省(27747)
- 基金项目(27292)
- 教育(22051)
- 划(21922)
- 资助(21628)
- 自然(21435)
- 自然科(20887)
- 自然科学(20882)
- 自然科学基金(20548)
- 编号(19147)
- 发(18775)
- 国家社会(16574)
- 发展(16348)
- 重点(16184)
- 展(16149)
- 济(15925)
- 部(15834)
- 经济(15808)
- 成果(15149)
- 创(14584)
共检索到183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营周
中原经济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其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要求,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同步协调和发展成果共享等要求,并将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需要创新思维,探寻新路。一、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雄浪 朱旭光
利用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形成前后的产业结构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就成渝经济区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而言,第二产业的影响较大,第一产业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影响有上升的趋势,川渝经济正向工业型经济转型。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大发展,大赶超。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徐方
文章认为,在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从根本上转变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首要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推动现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以区域协作、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和产业转移为优化思路,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祥妹,李荣,谭传凤
系统地分析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自然环境结构及资源特点,剖析了环境结构及资源特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指出恩施州应走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初步构建了该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最后以恩施州为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特色经济 产业结构 鄂西南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华
本文对西部矿业城市在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 ,如何调整其自身的产业结构 ,提出了几点新思路。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向多元化主导产业结构转变 ;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发展开放型经济 ;结合西部大开发调整产业结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矿业城市 矿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晏世经
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晏世经[副教授四川联合大学南亚研究所成都610064]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我国目前900多种重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中,有一半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部分机械产品和轻工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甚至在半数以下①。针对这样大面积、高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国平
本文分析了上海产业结构的现状,并从制造业环境、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地域环境4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发展的环境因素作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本文具体指出了3个产业的调整方向与经济发展的思路,并在最后提出在调整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毅 汪波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然而,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比重较大造成的能源、土地、水等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邵翠丽
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与产业投资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优化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原经济区目前产业结构的分析研究发现,本区域三次产业投资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影响,说明现有的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第一产业大而不优,对GDP的贡献过小,与农业省区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符。通过VAR模型检验发现,增加第一产业的投资额会促使GDP增加。中原以农业为重点的省区应该进一步加大第一产业的投资并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引导第二产业向集聚化、融合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有效增加第三产业中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比重,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霞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调结构是本年度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市必须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抓好抓实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政府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琪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进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 ,是当前我国国有资产存量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本文提出了另外一种思路 :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国有资产存量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并从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必要性和资产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可能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最后指出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陈然
随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走上世人面前。中国产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但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也给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低碳经济为依托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将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国外的碳关税而有利于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统计局联合课题组 姜再勇 魏小真
第三产业发达是首都经济的显著特征。根据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发布的《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的公告》,2008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高达75.4%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渠立权 骆华松 陈建波
文章提出了区域职能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讨论了综合型、内敛型、外向型和松散型等四种区域职能和产业结构的对应关系。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利用2012年的经济数据,计算了区域职能及其它相关指标,发现该地区区域职能较小,区域职能系数仅为19.02%,判定区域经济类型为松散型。据此设定了"松散型—内敛型—综合型"转变的发展目标,并基于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分析,提出区域优势引导产业分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接受产业转移、壮大地方主导产业、发现培育新型产业等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妍
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该经济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着西部滇黔桂三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的实证研究表明,南贵昆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不合理,各产业内部结构也存在不协调状况;经济区产业结构质量较低,表现在产业非农化程度低、工业化程度低且资本密集型产业弱。“十一五”期间,南贵昆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应着力在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上。
关键词:
南贵昆经济区 产业结构 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