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9)
2023(6026)
2022(4404)
2021(3953)
2020(3100)
2019(7038)
2018(7320)
2017(13403)
2016(7755)
2015(9227)
2014(9700)
2013(8950)
2012(7912)
2011(7037)
2010(7355)
2009(6596)
2008(6652)
2007(6111)
2006(5525)
2005(5345)
作者
(21474)
(17579)
(17553)
(16981)
(11276)
(8431)
(8184)
(6793)
(6756)
(6601)
(5940)
(5859)
(5854)
(5665)
(5489)
(5447)
(5429)
(5218)
(5168)
(5059)
(4617)
(4295)
(4286)
(4265)
(4175)
(4043)
(3966)
(3940)
(3606)
(3544)
学科
(27673)
经济(27637)
管理(19359)
(17867)
(13813)
企业(13813)
中国(11459)
(9811)
业经(8504)
理论(8141)
方法(7531)
(7037)
教学(6963)
地方(6802)
农业(6581)
(6577)
贸易(6573)
(6513)
(6408)
(6307)
金融(6306)
(5880)
(5857)
银行(5849)
(5574)
教育(5494)
(5354)
数学(5312)
数学方法(5214)
发展(5109)
机构
学院(106287)
大学(103521)
(39608)
经济(38510)
研究(35824)
管理(34954)
中国(28785)
理学(28250)
理学院(27903)
管理学(27312)
管理学院(27110)
(23039)
科学(20897)
(20077)
(18640)
(18160)
中心(16739)
研究所(15957)
(15904)
(15768)
师范(15752)
(15337)
财经(15018)
北京(14801)
技术(14363)
(13449)
业大(13279)
(13219)
职业(12834)
师范大学(12289)
基金
项目(61554)
研究(50494)
科学(46973)
基金(40403)
(34191)
国家(33854)
社会(29383)
科学基金(28503)
社会科(27641)
社会科学(27634)
(25710)
教育(24608)
编号(23474)
(20708)
基金项目(20686)
成果(20449)
课题(17239)
自然(16213)
资助(16212)
自然科(15813)
自然科学(15810)
自然科学基金(15506)
(14822)
重点(14361)
(14189)
项目编号(13853)
(13640)
(12805)
(12769)
规划(12356)
期刊
(51831)
经济(51831)
研究(35179)
中国(27841)
教育(21675)
(16572)
(15881)
学报(14618)
管理(14035)
科学(12743)
(12003)
金融(12003)
技术(11535)
大学(11479)
农业(10646)
学学(10053)
业经(9185)
图书(8371)
国际(8117)
经济研究(7805)
职业(7398)
问题(7231)
(7178)
财经(7041)
书馆(6315)
图书馆(6315)
(6290)
论坛(6290)
(6174)
(5942)
共检索到178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志建  石凤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邢薇薇  卢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浪潮、软件产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以及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的固有特性等诸多因素,使得培养国际化软件人才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高等学校的肩上。当今,世界软件业已经超越国界,只有遵循国际标准和规范的软件产品才能打入世界软件市场,只有能够开发出标准软件产品的企业才具有国际竞争力。软件工程作为一个专业,如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高扬  谢孝昌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科研机构对于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依据陈劲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研究,开展科研机构国际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具体以深耕海外联合技术中心为实践依托,采取访问学者、引智项目、国际人才引进等具体举措,探索专业技术人才的"走出去,引进来",总结了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以期能够全面助推科研机构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启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准则体现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一系列金融、投资、企业改革及市场体系完善的措施之一,新准则的实施使得我国对于高水平、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需求大幅上扬。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中心作为国家审计署的直属事业单位,为改善我国目前审计人才的供给现状,培养行业贮备人员,长期坚持不懈,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甘晔  朱吉梅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也给新时期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一所省属地方本科院校,浙江科技学院自1980年建校以来,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主动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大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取得了明显育人效果。当前,面对"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机遇和挑战,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优势,实施人才发展"三三"战略行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蔷  丁振  
在理论界,最近十年来,关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开始多起来。但是,大多研究都沿袭了传统大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和模式,而针对中小企业本身特点的研究并不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等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现象——天生国际化企业给理论界带来了新的思路,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本文试图摆脱传统国际化理论的束缚,用一种新的思路来看待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胡婕  
大型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已实现历史性跨越,下一阶段需要继续做实、做强,为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壮大,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成为必然。其中,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军,近年来在"走出去"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尝试,成为拉动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2018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改革发展日新月异,证券市场、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并蓬勃发展,多家银行综合实力排名全球前列,人民币也走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焱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1986年贸易收支顺差达到961.5亿美元,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为520亿美元。在国际支付中对曰元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形成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势。在这一形势下,其它国家希望兑换这三国的货币,而这三种主要货币将会互相制约。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潜在地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日元在亚洲地区贸易和金融活动中使用的增加,一个日元区正在东南亚出现。据日本通产省公布的数字,在1987年时,日本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往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同文  房保俊  
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迫切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大众高等教育赋予地方高校的职责与使命。齐鲁工业大学在充分借鉴国外高校"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构建了"以市场为需求"的专业设置机制、"从出口向回找"的课程建设机制、"实用而高效"的教师发展机制,经过3年多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伊继东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的建设发展,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社会交往日益密切,具有"东南亚知识"、"东南亚意识"和"东南亚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剧增,而云南面向东南亚从事国际经贸、旅游服务和教育合作方面国际化人才不足正成为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继坤  寇跃灵  
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人文素养,还要具有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和开放的市场观念。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适应,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晓斌  
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趋同、会计走出去、国际等效等音符,构成2007年中国会计的主旋律,始终主导着中国会计的运行节律。所有这些都在向全球会计界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会计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与步代踏上世界会计舞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来斌  汪志明  孙旭东  薛谦  董秀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根据社会需求,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多规格、多元化“国际石油合作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辟了一条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学校、中外企业和外国政府“全程合作”培养石油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新途径,为大型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改善了人力资源、经营环境与文化环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党秀丽  刘畅  邹洪涛  范庆锋  赵野  李炳学  张玉龙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国际科研项目合作的不断增加,研究国际化视野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以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现状为基础,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师生国际交流平台四个方面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进行分析,提出该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切实可行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