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1)
2023(4606)
2022(3732)
2021(3443)
2020(2946)
2019(6516)
2018(6291)
2017(11935)
2016(6865)
2015(7388)
2014(7335)
2013(7204)
2012(6742)
2011(5960)
2010(5916)
2009(5175)
2008(5244)
2007(4782)
2006(3956)
2005(3461)
作者
(21223)
(17751)
(17660)
(16789)
(11238)
(8589)
(8092)
(6869)
(6508)
(6355)
(5926)
(5841)
(5812)
(5776)
(5623)
(5525)
(5405)
(5274)
(5096)
(4914)
(4605)
(4278)
(4219)
(4160)
(3999)
(3938)
(3929)
(3845)
(3759)
(3658)
学科
(22158)
经济(22128)
管理(17823)
(17504)
(15010)
企业(15010)
方法(11867)
数学(10009)
数学方法(9870)
(7457)
(7160)
中国(6064)
(5226)
财务(5219)
财务管理(5202)
(5088)
企业财务(5054)
(4977)
业经(4859)
理论(4697)
(4653)
银行(4630)
(4375)
(4302)
金融(4301)
技术(4137)
(3720)
(3575)
贸易(3573)
地方(3484)
机构
学院(93371)
大学(92543)
研究(33092)
(32405)
经济(31660)
管理(31333)
理学(27298)
理学院(26912)
管理学(26186)
管理学院(26016)
科学(23618)
中国(23218)
(21836)
(19113)
(18073)
农业(17673)
业大(17305)
(16854)
研究所(16758)
中心(15294)
(13884)
财经(13555)
技术(12423)
(12373)
(11923)
(11821)
师范(11688)
(11497)
(11468)
北京(11360)
基金
项目(67582)
科学(52476)
基金(48969)
(45052)
国家(44698)
研究(44494)
科学基金(37262)
(27678)
社会(27442)
社会科(26060)
社会科学(26049)
自然(25839)
基金项目(25621)
自然科(25281)
自然科学(25274)
自然科学基金(24822)
(23560)
教育(21282)
资助(20085)
编号(16832)
重点(15757)
计划(14633)
(14300)
(14296)
成果(14179)
科研(13610)
(13564)
创新(13418)
(12917)
科技(12766)
期刊
(30963)
经济(30963)
学报(23187)
研究(23132)
(19866)
中国(19230)
科学(17390)
大学(15994)
学学(15299)
(14409)
农业(13363)
管理(11151)
教育(10389)
(8202)
金融(8202)
(7549)
技术(7016)
财经(6785)
业大(6537)
(5955)
(5820)
经济研究(5748)
农业大学(5457)
统计(5258)
业经(5065)
(4943)
图书(4784)
科技(4775)
财会(4406)
决策(4349)
共检索到132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保印  周秀梅  张启翔  
以400个中原牡丹品种的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为基本数据,采用花型分组,组内按平方根比例策略确定取样量,并使用类平均聚类法取样,获得了中原牡丹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其取样比例占总体样本的30%。经检测,初级核心种质与总体种质的31个性状中仅花期1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初级核心种质多样性指数对总体种质的代表性达99.20%,表型保留比例达到了100%。表明,这个包含120个样本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在表型性状上很好地代表总体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飞  谢伟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以1917份中国菊花品种以及从中确定的413份初选核心种质为试材,比较了两者表型性状差异,检测了初选核心种质对总体品种资源的代表性。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的5个质量性状的不同表现型频率和7个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值等参数与菊花品种总体资源基本一致;质量性状平均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平均符合度均在95%以上(分别为97.5%、98.66%和97.22%);初选核心种质与所有品种资源12个观赏性状的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菊花初选核心种质能够较好地代表供试总体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作为中国菊花的初选核心种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保印  周秀梅  张启翔  
根据已经获得的中原牡丹品种资源的初级核心种质120个品种的表型性状信息和ISSR、AFLP分子标记遗传信息,采用单一表型性状、分子、表型结合分子信息聚类压缩取样及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了构建中原牡丹品种核心种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型信息结合两种分子标记信息聚类压缩的方法构建核心种质的方法最好。经检验,各种检验指数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均高于初级核心种质,也均高于保留种质,表型保留比例达99%,多态性位点及百分率、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的保留率达到了94.65%以上。核心种质很好地代表了中原牡丹品种初级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杂交育种和种质保存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秀梅  李保印  
为进一步探索中原牡丹品种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58个中原牡丹核心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59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77条,占64.3%;每对引物组合的平均条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25.9,16.4条;供试品种间成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567~0.894,平均为0.752;采用UPGMA法,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92处,供试材料聚为7个类群,表明中原牡丹核心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显示,单花类和台阁类有分别聚在一起的趋势,但与牡丹花型分类并不完全一致;花色相近的品种没有聚到一类中,而是分散在各个类别中,即聚类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萌娟  李鸣雷  石引刚  胡胜武  
比较了1 035份陕西大豆种质与从中选出的102份初选核心种质间15个农艺性状的差异,检验了初选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的生育类型、种皮色、生长习性等15个农艺性状表型频率和生育期、百粒重、株高等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与总体资源基本一致;初选核心种质15个农艺性状的Shannon-w eaver和S im 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与总体资源差异不显著。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全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丽平  倪西源  黄吉祥  雷伟侠  曹明富  赵坚义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遴选核心种质。【方法】将来自欧洲、亚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几个不同地区的甘蓝型油菜500余份,按照其品质特点、地理位置、生长习性分组并按比例取样,建立由87个品种组成的预选核心种质。采用EST-STS标记和SSR标记对其进行分析,剔除遗传冗余,选出代表该500余份资源的核心种质并进行分子标记多样性评价和表型特征分析。【结果】在相同的选择背景下,EST-STS和SSR标记的多态性检出率相仿(39%~40%),每对EST引物与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相近。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把87个品种分成中国和国外油菜两个类群,进一步在约0.70处类群Ⅰ和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向坚  蔚立柱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只有自身具有稳定性和代表性,才能作为储备资产和大宗商品的记账单位,实现其国际货币的职能。本文首先引入2013年中国占全球贸易额比重等因素,发现加入人民币后的SDr与主要商品价格波动的协方差是最小的。相比没有人民币的SDr,协方差大约减少了一半左右。其次,通过比较各国有效汇率(eer,使用广泛)波动与SDr汇率(使用甚少)波动,发现两者虽然在趋势线上相仿,但SDr波动只能解释很少部分的有效汇率波动。残差一方面说明各国有效汇率波动中SDr的成分少,另一方面说明SDr亟需扩容代表性货币,尤其是占全球贸易权重较大的国家的货币。相关检验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一  李喆  
文章从交易者为有限理性且交易策略具有异质性的微观视角出发,考虑了当市场中存在着基础交易者和趋势交易者两类不同类型交易者的场景,构建了在做市商制度下二者共存且相互作用下的异质交易者市场分数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仿真数据,可以很好地再现真实样本数据的分布特征,尤其是对收益序列尾部分布的幂律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对异质分数模型参数的进一步讨论有效地揭示了金融市场所表现出的诸多异象的产生机理,为资产价格运动的动力学特征提供了微观解释视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平  刘玉英  成仿云  刘改秀  李敏  
调查了196个中原牡丹品种的形态与观赏性状,针对园林绿化、盆花与切花生产3种专用目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与标准品种关联度分析,进行品种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针对园林绿化,适宜选择与标准品种关联度≥0.7的品种;而对盆花与切花栽培而言,与标准品种关联度≥0.8的品种较为适合。据此筛选出45个品种(约占总数的1/4)推荐在生产中应用,包括42个绿化品种、20个盆栽品种、12个切花品种。推荐品种中有7个可同时满足绿化、盆栽和切花生产的要求,应在生产中优先推广;有15个品种在适合绿化应用的同时,也可用于盆花或切花栽培;有3个与20个品种分别适合盆栽与绿化的单一应用目标。其余151个品种(约占总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罗根  陈之浩  张晓飞  李忠英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 ,以小菜蛾的敏感品系作为驱赶扩增子 ,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作为检测扩增子 ,通过 3轮消减杂交得到大小为 15 0~ 30 0bp的差异片段 ,经亚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等数据库同源比较 ,发现其中一个亚克隆序列与P4 5 0基因有部分同源性 ,其余亚克隆与已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低 ,判断这些序列可能是新基因的片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倩倩  王雁  周琳  黄国伟  
以十大花色的30个中原牡丹传统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观察染色体特征,并根据Stebbins的核型进化理论和分支系统学的编序、赋值方法,对核型的4个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个中原牡丹传统品种均为二倍体(2n=10);且核型类型较原始,以2A型为主;核型以2n=10=6m+2sm+2st为主。‘银粉金鳞’、‘洛阳红’、‘璎珞宝珠’的核型较进化,而‘宫样妆’、‘一品朱衣’和‘赤龙焕彩’较原始。核型参数的重要性排列顺序为臂比均值>核型不对称系数>染色体最长/最短值>臂比大于1.7的比例。花色间的核型差异不显著,相近色系的品种进化程度相近,深色系比浅色系原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萍  王荣  刘庆华  胡永红  
为了筛选适宜在江南地区栽培的牡丹品种,以8个盆栽牡丹品种为材料,对水涝胁迫下牡丹形态、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8个品种的耐涝能力。结果表明,各品种按耐涝能力由强到弱排列依次为:正午>时雨云>凤丹>玫红>轻罗>四旋>蓝田玉>乌龙捧盛。筛选出适合在江南地区栽培观赏的首选品种有正午、时雨云、凤丹、玫红、轻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曦   刘祎   钱玉源   王广恩   王寒菊   焦秀芬   解辉   崔淑芳   李俊兰  
旨在评价陆地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代表性种质,为科学评价和高效利用陆地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367份陆地棉种质的SNP标记及其中353份种质的表型数据分别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构建系统进化树及初级核心种质,并对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原始陆地棉群体SNP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4,各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接近或大于2.00,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基于SNP标记可以将供试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构建了73份基因型初级核心种质,初级核心种质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多态性信息含量等指标数值大于原始种质。基于表型数据可将供试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各性状均值呈第Ⅰ类群最小、第Ⅱ类群居中、第Ⅲ类群最大的趋势。构建了含70份材料的表型初级核心种质,各性状均值较原始种质的差异均不显著,极差、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原始种质相近,变异系数均高于原始种质。基于SNP标记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和基于表型数据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有15份重合,这些种质多为基因型第Ⅱ类群和表型第Ⅱ类群。以上结果表明,陆地棉种质资源基因型遗传多样性较低,但表型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构建的基因型和表型初级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代表性较好,可作为典型种质进行保存和利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秀芳  
1949—2012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建设外交关系国家和地区有172个,中国有了更多外交朋友。国与国之间互赠礼物,是体现两国友谊的表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收到的国礼不计其数,各有特色。不同时代,接收到的国礼类别亦不相同。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向世人展出的604件代表性国礼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不同时期收到代表性国礼具有的各种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馨方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王广鹏  
为科学利用现有板栗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高效管理和保存。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采用非加权算数平均聚类法(UPGMA)对来自12个省(市或自治区)的279份板栗种质进行多次聚类抽样。聚类抽样时将2种遗传相似系数(SM系数和Dice系数)和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位点优先取样法)分别组合获得不同样本群,再比较不同样本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研究构建板栗初级核心种质的适宜方法,并采用t检验和主坐标分析评价初级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合表型特征对其进行确认。结果表明:应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取得的种质比随机取样法具有更高的Ne、H和I;应用SM相似性系数构建的核心样本,其遗传多样性指标要优于Dice相似性系数;根据主坐标结合形态学指标分析,利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和SM相似性系数经过3次聚类构建了68份板栗初级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24.37%的样品,Ne、H和I分别为1.539、0.329和0.502,均高于原种质各遗传多样性指标,能够较全面的代表整个板栗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综上,基于SSR标记利用SM系数聚类,并结合位点优先取样法是构建板栗初级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