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1)
2023(7159)
2022(6022)
2021(5455)
2020(4113)
2019(9581)
2018(9333)
2017(17733)
2016(9718)
2015(10922)
2014(11174)
2013(11163)
2012(11014)
2011(10131)
2010(10618)
2009(9807)
2008(9874)
2007(9019)
2006(8541)
2005(8245)
作者
(30097)
(24924)
(24845)
(23394)
(16060)
(11933)
(11244)
(9579)
(9576)
(9068)
(8583)
(8320)
(8101)
(7942)
(7801)
(7755)
(7382)
(7193)
(7157)
(7140)
(6378)
(6161)
(6127)
(5775)
(5700)
(5588)
(5551)
(5511)
(5199)
(4929)
学科
(49879)
经济(49817)
管理(25451)
(24414)
中国(21137)
地方(20190)
(17160)
企业(17160)
(14992)
业经(12120)
方法(10721)
(10693)
地方经济(10612)
农业(10398)
(9559)
银行(9549)
(9506)
(9318)
(9280)
金融(9280)
(8814)
(8731)
数学(8630)
环境(8617)
数学方法(8450)
(7884)
贸易(7872)
发展(7612)
(7583)
(7457)
机构
学院(144968)
大学(141735)
(60271)
经济(58624)
研究(57467)
管理(50571)
中国(44905)
理学(40817)
理学院(40198)
管理学(39525)
管理学院(39237)
科学(34367)
(33123)
(29993)
(28877)
研究所(26344)
中心(25779)
(24942)
(24084)
(22878)
师范(22702)
北京(22229)
财经(21078)
(20963)
(20855)
(19544)
(18775)
业大(18708)
农业(18167)
师范大学(18151)
基金
项目(85546)
科学(67359)
研究(65567)
基金(58926)
(50593)
国家(50080)
科学基金(42600)
社会(41460)
社会科(39249)
社会科学(39240)
(35145)
基金项目(30853)
(29293)
教育(28873)
编号(27161)
(25527)
自然(25386)
自然科(24774)
自然科学(24771)
自然科学基金(24267)
资助(23560)
成果(23162)
发展(20964)
课题(20754)
(20602)
重点(19712)
(17718)
(17316)
(16753)
国家社会(16505)
期刊
(83306)
经济(83306)
研究(52927)
中国(37213)
(24579)
管理(20893)
(20783)
教育(20257)
科学(19333)
(18933)
金融(18933)
学报(18602)
农业(16601)
业经(15233)
大学(14210)
技术(13152)
学学(13049)
问题(12546)
经济研究(12275)
财经(10243)
(9466)
(8959)
(7992)
(7889)
现代(7807)
图书(7716)
城市(7581)
商业(7327)
世界(7277)
资源(7250)
共检索到251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发曾  刘静玉  徐晓霞  赵威  刘晓丽  杨兰桥  
中原城市群的"整合"问题是实现中原崛起乃至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整合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发展唯一正确的道路。城市群整合一般包括竞争力整合、城市体系整合、产业整合、空间整合、生态环境整合、基础设施整合和区域协调机制整合等,其中城市竞争力整合、空间整合和城乡生态环境整合是必须先期解决的关键问题。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分形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空间布局和城乡生态环境整合的基础,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方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宇艳  
依托空间偏离-份额模型建立了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对中原城市群进行了定量诊断。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3年间,首位城市郑州的产业实力和集聚扩散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在地理空间呈圈层式扩展态势,然而城市群尚未形成功能等级与分工协作明确的区域综合经济体。继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发挥成员城市比较优势促进城际产业链接、完善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促进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提高群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程遥  刘婧  
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案例,从城市群产业整合的角度探讨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作为城市群的经济重心仅仅是满足了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而是否形成城市群的服务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才是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促进城市群产业整合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现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制造业的低端发展,群内缺少有效的经济结构联系,亟待进行产业整合。这与中心城市郑州的经济弱质性导致其扩散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密切相关。未来郑州的发展方向不在于追求提升经济总量进而提高首位度,而需要选择在生产性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等有限领域形成有高度的中心,以此来组织和推动中原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  陈振光  吴松  王波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其规划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并存在着诸如内部结构功能不完善、规划中对环境的重视不够,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群规划的重要意义、规划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城市群规划的新思维新战略的若干关键问题(核心城市、网络发展、合理开发等),特别是在城市群区内的超大城市、核心城市应当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环境质量好的清洁型、服务型城市。以期能在规划界引起探讨,从而使城市群规划与城市群的发展日趋完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丽  唐凯  周国华  周文丝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一直以其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引领湖南省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在传统的"非整合、非合作博弈"的发展模式下,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也出现了诸如"经济效益不高、土地利用不集约、数量较多、空间布局过散"等问题。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现状评价,以建立协调的"竞争—合作"关系和最佳的整体综合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等级整合、空间整合、多级管理整合"发展模式及"市场服务、产业关联、创新共享、政府支撑"等四个对策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发曾  刘静玉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群还没有形成以城市集群为支撑的有整体竞争实力的地域实体,区域协调机制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为了解决这个严重制约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必须走整合发展的道路,整合发展是城市群战略的重大课题。城市群的整合发展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理念,充分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宝贵启示。整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核心理论和基本理论,前者有竞争优势、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发展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后者有系统、现代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创新理论等。城市群的存在、城市群的要素和城市群地区的城镇化是整合发展的现实基础,涉及城市群存在状态的演进及其广域存在价值,资源秉赋、整体实力、产业结构、交通通信和核心城市,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实践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竞争力整合、城市体系整合、产业整合、空间整合、城乡生态环境整合和发展的支撑平台整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楠  陈雪燕  宋刚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伴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变革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通过对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关键问题分为九大类别,分别讨论了其形成的原因,并对关键问题的紧迫性程度进行排序,对排名靠前的重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探讨城市所在的区域、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智慧城市试点与否对关键问题认识的影响。研究旨在对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世俊  叶舒娟  王秉建  
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杰义  
浙中城市群处在工业化的成熟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要整合资源,促进浙中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促动为主的方式而不是行政推动为主的方式来促进浙中城市群的发展,产业集群化是浙中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官卫华,姚士谋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缩小东西部差距 ,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状特征 ,针对其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未来城市化进程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西部大开发其实就是西部的城市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落实应该体现在城市之上。而西部大开发也应当以城市化为先导 ,以城市化作为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安菊  
"互联网+"正在快速从消费极向生产极转变,并对传统制造业的经营模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挑战。同时,随着发达国家重振高端制造及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我国制造业亟待快速实现转型升级。而"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主要应厘清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认识误区;有序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方式;以互联网思维重构制造业价值链;推进产品个性化智能定制生产模式;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生态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安菊  
"互联网+"正在快速从消费极向生产极转变,并对传统制造业的经营模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挑战。同时,随着发达国家重振高端制造及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我国制造业亟待快速实现转型升级。而"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主要应厘清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认识误区;有序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方式;以互联网思维重构制造业价值链;推进产品个性化智能定制生产模式;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生态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雅娟  朱永彬  王发曾  
运用ROXY模型实证分析了1996—2010年中原城市群城市人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发展态势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城市人口与第二产业均呈收敛—加速极化—加速收敛—加速极化的空间演变特征,第三产业呈现逐渐减速极化的空间发展态势。由此判断中原城市群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其先天优势,可以引领其他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但辐射能力非常有限,仍为弱核牵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丽丽  张久铭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带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促使交通系统更加完善,人均GDP增长更加迅速,招商引资更加强进,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从改善交通线路、扩大客源、提高旅游资源的互补开发等方面论述了中原城市群对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建立中原城市群综合旅游的初步设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金龙  
在对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战略背景和战略定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战略方向,阐述了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而提出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