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8)
2023(16920)
2022(14617)
2021(13662)
2020(11205)
2019(25711)
2018(25608)
2017(49426)
2016(27044)
2015(30294)
2014(30553)
2013(30072)
2012(28096)
2011(25549)
2010(25989)
2009(24055)
2008(23625)
2007(21118)
2006(19107)
2005(17408)
作者
(78461)
(65035)
(64406)
(61546)
(41763)
(31058)
(29380)
(25346)
(24742)
(23550)
(22177)
(22117)
(20909)
(20697)
(20291)
(20051)
(19312)
(19065)
(18683)
(18633)
(16380)
(16097)
(15699)
(14893)
(14596)
(14538)
(14494)
(14491)
(13144)
(12839)
学科
(111012)
经济(110825)
管理(81428)
(75509)
(61738)
企业(61738)
方法(42248)
数学(35885)
数学方法(35430)
中国(35181)
(31529)
(29469)
地方(28128)
业经(26072)
(25257)
(22624)
农业(20746)
(19741)
贸易(19726)
(19681)
银行(19637)
(19075)
(18870)
(18616)
金融(18613)
环境(18584)
理论(17891)
(17419)
技术(17309)
(17274)
机构
大学(385785)
学院(385254)
(155892)
经济(152162)
管理(150209)
研究(134823)
理学(128016)
理学院(126519)
管理学(124504)
管理学院(123779)
中国(101938)
(84204)
科学(80994)
(75991)
(67717)
研究所(60775)
中心(60548)
(60289)
(59404)
财经(58456)
业大(54268)
北京(54030)
(53164)
(52919)
师范(52729)
(49193)
(48005)
农业(46553)
经济学(46177)
财经大学(43032)
基金
项目(253126)
科学(199578)
研究(189700)
基金(182069)
(156910)
国家(155520)
科学基金(133932)
社会(119335)
社会科(112957)
社会科学(112933)
(98818)
基金项目(96127)
教育(86871)
自然(85257)
自然科(83205)
自然科学(83189)
(82985)
自然科学基金(81649)
编号(78511)
资助(74717)
成果(65651)
(56867)
重点(56473)
(55921)
课题(55110)
(52130)
(48981)
创新(48619)
国家社会(48360)
教育部(48163)
期刊
(183577)
经济(183577)
研究(123047)
中国(82025)
管理(57755)
(57348)
(56483)
学报(55926)
科学(53284)
教育(48156)
大学(43115)
学学(40217)
(39713)
金融(39713)
农业(38571)
技术(33526)
业经(30557)
财经(28581)
经济研究(28062)
问题(24934)
(24414)
图书(20419)
(19069)
理论(19011)
现代(18471)
技术经济(18124)
科技(18107)
(17692)
实践(17258)
(17258)
共检索到595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梦筱  
中部崛起必须发挥城市群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提出树立整体理念、提高郑州首位度、建设郑汴洛城市和工业发展走廊、明确群内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建立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机制等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桂芳  
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河南经济腾飞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是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中心城市的首位作用不突出,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趋同,对外开放的程度低等问题制约着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必须突出一个中心,加强内在联系,争取外力支持,提升人力素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创琳  张舰  
中国城市群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全国生产力布局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本文针对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存在的新问题,从权力、财力、法力和能力四方面构建了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协调保障机制、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资源环境保障机制等四大保障机制,提出了加快城市群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包括:明确国家归口管理机关,组建国家级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委员会和跨城市的行业协调组织;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机制和公共财政储备制度;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立法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凤娥  李先维  
面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七极的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健全完善长株潭一体化的协调机制,打造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之后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又一重要城市群。作好制度安排,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卢伟  
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省中部,包括郑州、洛阳等9个地级市以及巩义等14个县级市、33个县和340个建制镇。2012年,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面积的35.2%,建成区面积为1087平方公里,占河南省的51.8%,地区生产总值占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8.5%,人口为4153万人,占河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功  王轩  
中原城市群中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转移作用相对较弱,和城市群构建的目标相比,其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原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及作用的发挥需要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就业的支持,以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建设促进产业的整合与发展,制度创新,扩大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徐习军  
本文瞄准国际生态型城市群发展研究前沿,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构建生态长株潭的十大对策:即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应当把推崇生态意识作为先锋理念;把推行生态型规划作为实施蓝图;把制定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标准;把创建生态城区作为示范窗口;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突破口;把倡导绿色消费作为重要举措;把加强多元调控作为有效手段;把鼓励公众参与作为社会平台;把开展生态补偿作为平衡机制;把完善协调机构作为组织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秀锦  
经费投入制度是国家调控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教育获取充足教育经费的重要保障。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应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责任,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职教师资工资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健全扶贫帮困助学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的举措包括,促进职业教育投资行为法制化和具体化;加强宏观调控,提高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加强对经费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采用适当的经费拨款模式,缩小地区经费差距;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全德  
在中原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人们不仅要积极关注有形的GDP和绿色的GDP,也要努力提高人的素质的GDP;传统的自然生态论者过多地强调非人格的生态力量,却忽视了人的感情、情绪、意志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已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莫不与人们忽视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忽视人的文化价值观对于城市活动方式和发展方向的重大影响和深层作用有关。因此,人们应对无形的城市文化生态的健康形成、维护和发展予以特别的关注,并且通过营造祥和、友爱、合作、信任、互助、安康的人文氛围,去引导市民确立协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城市理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伟  
民族地区城市群具有民族性、经济基础偏差且发展后劲不足、当前区域发展优势不明显但战略地位重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战略支撑等特点。民族社会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公共服务、城镇化及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要坚持民族和谐为核心,加强民族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树立本土意识、发展意识、战略意识、国际意识,构建一套有效的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健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唐扬辉  徐升燕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发展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战略引领和支撑作用。中央高度重视城市群的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加以推进。截至2017年3月底,国务院共先后批复了6个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唐扬辉  徐升燕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发展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战略引领和支撑作用。中央高度重视城市群的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加以推进。截至2017年3月底,国务院共先后批复了6个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月英,刘云刚  
闽东南城市群是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的主要经济载体。建设闽东南城市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分析了闽东南城市群的现状特点 ,并针对现状特点提出了闽东南城市群的发展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丽  
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成为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成为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