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3)
- 2023(13069)
- 2022(11518)
- 2021(10805)
- 2020(8967)
- 2019(21144)
- 2018(21052)
- 2017(41171)
- 2016(22378)
- 2015(25090)
- 2014(25165)
- 2013(24848)
- 2012(22473)
- 2011(20160)
- 2010(20288)
- 2009(18311)
- 2008(17804)
- 2007(15451)
- 2006(13442)
- 2005(11550)
- 学科
- 济(94939)
- 经济(94849)
- 管理(62823)
- 业(60014)
- 企(50894)
- 企业(50894)
- 方法(45518)
- 数学(39662)
- 数学方法(38990)
- 中国(24169)
- 农(22892)
- 业经(21323)
- 地方(21128)
- 学(19619)
- 财(19245)
- 理论(16613)
- 贸(15378)
- 贸易(15366)
- 农业(15237)
- 技术(14885)
- 易(14854)
- 和(14759)
- 环境(14413)
- 制(14315)
- 产业(13250)
- 划(12997)
- 务(12174)
- 财务(12101)
- 财务管理(12080)
- 企业财务(11410)
- 机构
- 学院(316437)
- 大学(315767)
- 管理(129784)
- 济(123770)
- 经济(120957)
- 理学(113743)
- 理学院(112468)
- 管理学(110174)
- 管理学院(109627)
- 研究(102455)
- 中国(72990)
- 京(67495)
- 科学(65997)
- 财(52662)
- 所(50477)
- 农(48323)
- 业大(48117)
- 研究所(46425)
- 中心(45968)
- 江(44675)
- 财经(43460)
- 北京(42262)
- 范(42011)
- 师范(41645)
- 经(39516)
- 农业(37876)
- 院(37874)
- 州(36792)
- 经济学(36528)
- 师范大学(33705)
- 基金
- 项目(224419)
- 科学(177449)
- 基金(162980)
- 研究(161563)
- 家(142055)
- 国家(140954)
- 科学基金(122507)
- 社会(101308)
- 社会科(96210)
- 社会科学(96183)
- 省(88536)
- 基金项目(87250)
- 自然(81706)
- 自然科(79885)
- 自然科学(79870)
- 自然科学基金(78390)
- 划(74257)
- 教育(74234)
- 资助(67632)
- 编号(65532)
- 成果(51510)
- 重点(49877)
- 部(48230)
- 发(47813)
- 创(46769)
- 课题(45274)
- 创新(43536)
- 科研(42548)
- 教育部(41349)
- 大学(41239)
- 期刊
- 济(130061)
- 经济(130061)
- 研究(88893)
- 中国(54507)
- 学报(48379)
- 管理(47057)
- 科学(46152)
- 农(42851)
- 财(37396)
- 大学(36503)
- 学学(34499)
- 教育(34196)
- 农业(30351)
- 技术(28917)
- 业经(22242)
- 融(21415)
- 金融(21415)
- 经济研究(20722)
- 财经(20039)
- 问题(18595)
- 经(17191)
- 科技(16135)
- 图书(16117)
- 技术经济(16092)
- 业(16026)
- 统计(15546)
- 现代(14876)
- 理论(14866)
- 资源(14765)
- 策(14461)
共检索到441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艳玲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研究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应用到中原城市群2006—2011年各产业经济增长分析中。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整体的结构效益与产业竞争力优于全省水平,相对于邻近区域,具有较强的空间竞争力,而空间结构分量为负;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无论与河南省相比,还是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第一、二、三产业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比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市在偏离-份额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结果中的竞争偏离分量,进而提出提高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岩威 王玲力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假定国家影响区域而区域之间不相互影响,空间模型考虑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假设空间权重不随时间变化。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类因素,构造了基于可变空间权重系数的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山东省2008—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将测算结果与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空间拓展模型与传统模型测算结果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说明空间拓展模型考虑了空间相关性,揭示了邻近区域对山东省的空间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山东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整体上均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第二产业优势最强,第一产业优势最弱。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提高第一产业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萍 左相国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分析只简单分析国家对研究区域发展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域和该国内的其他区域是孤立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在传统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区域与邻近区域之间存在空间相互作用的思想,同时考虑国家、邻近区域对研究区域的综合作用。对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进行介绍,将其应用到湖北2001~2008年各产业经济增长分析中,对比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结果中的竞争偏离分量,进而提出提高湖北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萍 任青丝
工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了工业内部问题所在,以探讨新疆工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实际为新疆工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工业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竞争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振灵
回顾偏离-份额(Shift-share Analysis,SSA)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其主要拓展模型,将动态化分析的思想引入模型,构建起DSSA模型(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 Model),选择辽宁中部城市群及其中的矿业城市抚顺和阜新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研究结果表明,DSSA模型更加科学、合理,在区域分析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辽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持续改善,矿业城市抚顺和阜新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落后于城市群的变化;最后,给出矿业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是实现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本文以全国31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显示,劳动型人力资本呈下降趋势,严重抑制人力资本增长;技能型人力资本快速增长,有效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创新型人力资本飞速增长,对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康彦彦 张寿庭
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升级是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东营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动趋势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全市和全省2003-2008年三次产业和工业等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区位因素、结构性因素和竞争性因素三方面对2003-2008年东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推动,但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发展高位,传统工业所占比例较高,发展方式粗放,第三产业虽具较强竞争力,但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针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永萍 任青丝
制造业是地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制造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了制造业内部问题所在,以探讨新疆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实际为新疆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岱岱 孙久文
天津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发展至今仍面临着由单一工业区转变为综合性新城的转型重任,开发区第二产业是否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以及第三产业该如何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2 00 1-2 0 1 1年开发区第二、三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偏离-份额法,以全国第二、三产业产值为参照系,剖析了天津开发区各分行业的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发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和相对竞争优势正逐渐减弱等问题,并提出推动开发区顺利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偏离-份额法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竞争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育宝 李国平 胡芳肖
偏离 -份额法是一个在国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中被普遍使用的方法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本文运用该方法在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做出科学评价的基础上 ,确定了西安未来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
关键词:
偏离-份额法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新生 魏凌 豆明尚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河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1工业增长较快的县域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相对较高,和全省产业变动趋势相同,表现出较强的产业结构竞争力;2县域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变化大。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传统农业县产业结构容易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业结构很难有质的突破,竞争力下降,而对于工业化较早的县域,产业结构未能持续升级,竞争力很难维持。而依靠旅游、特色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新兴县域产业结构表现出较强竞争力。3探索出河南产业结构竞争力空间"热点"和"冷点"。少数产业结构竞争力上升县域和下降县域分别在豫西地区、豫西北地区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葛军 刘家明
本文利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以2001-2008年广东省和全国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中,住宿业、饮食销售业和文化娱乐产业与全国相比有竞争优势;而长途交通、邮政通信和景区游览产业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国际旅游业并未出现明显的产业结构升级现象,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部门,如商品销售、文化娱乐和邮政电讯等部门从长时期看,并没有明显的升级趋势;相反,住宿、交通、饮食等需求收入弹性小的部门,现有的产业结构对这些部门的增长仍有很大贡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元 刘建平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广东省平均发展水平为参照系,结合各市工业化发展水平,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4-2008年珠江三角洲的九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份额、竞争力份额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份额和竞争力份额方面,佛山、东莞、中山三市优势明显,广州、深圳两市竞争力份额为负,且负向影响较大;就三次产业结构而言,珠三角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其竞争力处于劣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除珠海、江门、肇庆三市外,其余各市第三产业竞争力份额较高,以广州、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梦筱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之间以及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本文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考察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分三个层次定量比较了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与河南省内地级市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力;依据定量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发展思路。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城市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王丹丹 周海燕
城市群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城市群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城市群竞争力目前仍没有一致的定义。本文将城市群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群价值最大化的力量总和。在对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中部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城市群 竞争力模型 评价体系 中部城市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