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2)
- 2023(9805)
- 2022(8490)
- 2021(7569)
- 2020(6741)
- 2019(15582)
- 2018(15285)
- 2017(30511)
- 2016(16832)
- 2015(19016)
- 2014(19181)
- 2013(19435)
- 2012(18687)
- 2011(17108)
- 2010(17268)
- 2009(16072)
- 2008(16276)
- 2007(14901)
- 2006(12955)
- 2005(11717)
- 学科
- 济(78203)
- 经济(78124)
- 业(42858)
- 管理(42543)
- 方法(34273)
- 企(33855)
- 企业(33855)
- 数学(30024)
- 数学方法(29723)
- 中国(21235)
- 农(19970)
- 学(18661)
- 地方(17998)
- 财(17620)
- 业经(15742)
- 制(14224)
- 贸(13490)
- 贸易(13486)
- 农业(13107)
- 易(12997)
- 产业(11303)
- 和(11220)
- 银(10813)
- 融(10798)
- 金融(10796)
- 银行(10763)
- 理论(10474)
- 环境(10370)
- 行(10273)
- 务(10245)
- 机构
- 大学(254733)
- 学院(252098)
- 济(105865)
- 经济(103512)
- 研究(95163)
- 管理(91891)
- 理学(78735)
- 理学院(77693)
- 管理学(76213)
- 管理学院(75750)
- 中国(69184)
- 科学(61167)
- 京(56069)
- 所(50929)
- 农(50556)
- 研究所(46581)
- 财(46526)
- 中心(42633)
- 业大(41541)
- 农业(40440)
- 江(39263)
- 财经(37079)
- 北京(35525)
- 院(34377)
- 范(33716)
- 经(33505)
- 经济学(33271)
- 师范(33261)
- 州(30925)
- 经济学院(30191)
- 基金
- 项目(168419)
- 科学(131142)
- 基金(121671)
- 研究(116450)
- 家(109023)
- 国家(108189)
- 科学基金(90185)
- 社会(72972)
- 社会科(69205)
- 社会科学(69181)
- 省(65768)
- 基金项目(64878)
- 自然(60175)
- 自然科(58736)
- 自然科学(58714)
- 自然科学基金(57668)
- 划(56907)
- 教育(52498)
- 资助(50699)
- 编号(45565)
- 重点(39420)
- 发(38401)
- 成果(37192)
- 部(37164)
- 创(34258)
- 计划(33423)
- 科研(32824)
- 课题(32634)
- 创新(32230)
- 教育部(30697)
- 期刊
- 济(116481)
- 经济(116481)
- 研究(74973)
- 中国(47162)
- 学报(45679)
- 农(44543)
- 科学(41330)
- 财(35072)
- 大学(33076)
- 管理(32079)
- 学学(31402)
- 农业(29859)
- 教育(22116)
- 融(20960)
- 金融(20960)
- 技术(20026)
- 经济研究(19014)
- 财经(18383)
- 业经(18302)
- 问题(17607)
- 业(16699)
- 经(16028)
- 技术经济(13023)
- 版(12734)
- 统计(12655)
- 贸(12588)
- 商业(11848)
- 科技(11759)
- 现代(11697)
- 资源(11651)
共检索到37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东勋
中原地区正处于经济崛起的腾飞初期,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以大工业、大市场建立发达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则是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构筑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高明 李志斌 王东宇 贺灿飞
以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20102014年的产业投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间投资联系的空间结构评价指标与模型,通过城市节点的中心度、点入(出)度、网络密度、中心势、核心—边缘模型等来探讨城市投资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内,城市群整体的网络密度偏低,网络中心势相对较大,大量的联系出现在城市群内部少数城市之间;(2)城市群内部投资扩散呈现邻近扩散为主,跳跃扩散为辅的联系特征;(3)城市群现阶段投资联系强的城市基本均分布于河南省内,其他四省城市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间具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闫里鹏 牟俊霖 王阳
协调好区域内城市间的产业发展关系,是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动态随机核分布方法测算中国14个主要城市群内部189个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研究发现:产业比较优势上升是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增长提升的重要原因,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其作用路径依靠增加城市和城市群投资予以实现。基于此,每个城市都应立足于所在城市群发展实际和自身的独特资源禀赋,审慎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实现城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本城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与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的优势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景艳 计小青
比较优势是地区专业化分工的理论依据,但其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交易成本的影响。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内容,结构型社会资本是否可以通过降低城市群内部交易成本,对城市群专业化分工产生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18年十五大城市群的相关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结构型社会资本对城市群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结构型社会资本对城市群专业化分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交易成本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城市群专业化分工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结构型社会资本在多中心、同省、非国家级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中的作用更显著;同时结构型社会资本的分工效应存在门槛效应,当城市群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分别小于33445.981亿元和7814.599万人时,结构型社会资本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丹琪 陈为
选用综合赋权法,从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指标、效益指标、知识创新指标、机构支持指标和政策环境指标这五个维度共23个三级指标对长江中游的高技术产业从2006—2015年的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与长三角进行对比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普遍偏低,处于初级发展水平。对长江中游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比较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各省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上表现出不同的比较优势,应当培养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中游 高技术产业 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 潘英丽
文章在2×2×2李嘉图模型下,考察汇率对比较优势影响以及产业结构的决定。通过国内产品市场和国际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得出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一国的消费偏好、进出口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实际汇率和及与实际汇率有关的比较优势等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袁海圣
具有开放、动态、层次等特征的物流网络是城市群物流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通过对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节点城市关联量、吸引度、网络结构熵等结构测度指标的分析,指出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结构特征、发展规律,并对云南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结构展开研究可为城市物流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群 物流需求 网络化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森林 滕堂伟
产业结构是城市群形成发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文章应用产业结构高级度、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四种测度方法,并结合GIS可视化功能,对江淮城市群10个地市的三次产业结构、34类工业、27类制造业的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定量刻画。研究发现: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层次总体上较低,内部差距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度呈现明显的"T"型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度则呈现"一圈一带"状分异模式,三者并不协调;城市群各地市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度普遍过低,工业结构差异较大,产品和产业链分工较弱;城市群内产业专门化偏高,分
关键词:
江淮城市群 产业结构 优化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宏乔
以百度指数表征信息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2011—2016年中原城市群城市网络的空间特征及其动态演化。结果表明:(1)节点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各异,郑州、洛阳、南阳是城市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对外影响力和综合吸引力都较大,长治、宿州、淮北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较低。节点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城市功能等因素有一定关系。(2)不同城市间联系逐步增强,网络密度逐年增大且增速较快。(3)区域一体化程度有所增强,但有"小群体化"倾向,城市网络总体趋于复杂化。2011—2016年,共形成2个凝聚子群。凝聚子群Ⅰ城市数量较多且始终以郑州、洛阳为核心,凝聚子群Ⅱ一直由安徽省城市构成,是相对封闭、弱发育的小群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功 郑敬刚
对比分析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显示了城市群中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变动之间未能协调互动以及城市群中九个城市协调互动程度的差异,揭示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造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难。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服务业发展,创新构建制度体系,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加速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宇文 邹明星
本文选取京津冀、长三角以及鄂豫湘城市群作为样本地区,从碳金融交易机制、商业银行业和企业战略调整三个视角,分析了碳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选取2006-2016年样本地区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出九省市和三个城市群的碳金融发展水平,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三个城市群碳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碳金融发展水平会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同时,不同城市群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主要归结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和发展阶段。最后提出政府应加大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加强产业的集聚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注重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的扩散效应,利用各地区的产业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碳金融 面板数据模型 产业结构 城市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俊文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区位转移,产业移入国(地区)实施"进口替代",都会导致比较优势在产业移出国(地区)和产业移入国(地区)之间产生动态变化,进而促进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和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 动态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光龙
城市群经济效应研究是城市群研究重要视角,本文研究表明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各种产业在城市群内及城市群周边的集聚,形成功能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存在明显产业集聚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对象,对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城市群发展和规划提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经济性 产业集聚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王俊俊
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对提高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群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运用耦合协调理论,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对2005—2017年9大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测量和时空演变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年均增长率为0.538%,其中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态化促进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约束;从空间维度上看,东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均较高,中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呈现较大的非均衡性;从影响因素上看,区域专业化集聚、区域多样化集聚、工业多样化集聚、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金融资本和消费需求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起促进作用,工业专业化集聚、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阻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尹翀 丁青艳
研究建立一套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的构建与结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城市创新能力结构耦合视角,采用系统耦合模型描述创新要素的动态结构匹配作用关系,测度城市创新协同度,直接刻画创新协同启动方与创新协同匹配方的内在二元性关系结构,构建城市群创新协同网络模型(UA-SIN)。UA-SIN为有向网络,包括拓扑与赋边权,内协与外协网络等模型形态。进一步基于UA-SIN的城市中心性、聚集性和相关性等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分别研究城市创新协同能力(包括发起、匹配和中介能力)、城市创新协同集群和城市创新协同模式等网络结构特征。最后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UA-SIN能够在构筑区域经济循环体系、优化城市创新链分工、规划城市群创新平台布局、定位科技服务业重点推进领域与方向等方面,为城市群创新发展战略优化提供决策方法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