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9)
- 2023(9716)
- 2022(8751)
- 2021(8277)
- 2020(6796)
- 2019(16137)
- 2018(16143)
- 2017(31473)
- 2016(17148)
- 2015(19233)
- 2014(19307)
- 2013(19159)
- 2012(17418)
- 2011(15614)
- 2010(15427)
- 2009(14034)
- 2008(13447)
- 2007(11379)
- 2006(9919)
- 2005(8365)
- 学科
- 济(69511)
- 经济(69431)
- 管理(49224)
- 业(45206)
- 企(38223)
- 企业(38223)
- 方法(33560)
- 数学(29152)
- 数学方法(28835)
- 中国(19519)
- 农(16265)
- 地方(15670)
- 学(15654)
- 财(15560)
- 业经(14390)
- 理论(11956)
- 环境(11338)
- 和(11313)
- 贸(11280)
- 贸易(11276)
- 农业(10995)
- 易(10837)
- 技术(10458)
- 制(10270)
- 务(10083)
- 财务(10024)
- 财务管理(10009)
- 划(9609)
- 企业财务(9500)
- 教育(9115)
- 机构
- 大学(242623)
- 学院(239807)
- 管理(99859)
- 济(91555)
- 经济(89306)
- 理学(87735)
- 理学院(86720)
- 管理学(85209)
- 管理学院(84797)
- 研究(78389)
- 中国(55392)
- 京(51986)
- 科学(50793)
- 财(39558)
- 所(38598)
- 业大(36707)
- 农(35913)
- 研究所(35597)
- 中心(34663)
- 财经(32891)
- 北京(32720)
- 范(32648)
- 江(32590)
- 师范(32389)
- 经(29979)
- 院(28990)
- 农业(28214)
- 州(27429)
- 师范大学(26551)
- 经济学(26503)
- 基金
- 项目(172600)
- 科学(135903)
- 基金(125617)
- 研究(124910)
- 家(109108)
- 国家(108222)
- 科学基金(93761)
- 社会(77922)
- 社会科(73757)
- 社会科学(73736)
- 基金项目(68307)
- 省(66828)
- 自然(62616)
- 自然科(61166)
- 自然科学(61154)
- 自然科学基金(60040)
- 教育(56705)
- 划(56630)
- 资助(51255)
- 编号(50917)
- 成果(40351)
- 重点(37859)
- 部(37484)
- 发(35947)
- 创(35555)
- 课题(34519)
- 创新(33064)
- 科研(32881)
- 教育部(32116)
- 大学(31964)
共检索到332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李小改 魏艳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高地之一。在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周边城市群发展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与周边城市群关系的总体策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融合支撑,与京津冀北城市群——互补合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合作竞争,与武汉城市群——错位共起,与关中城市群——联合合作。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周边城市群 总体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宪锋 王波
旧时横亘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城墙、壕沟被逐渐拆除填平。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迅捷地将人们的脚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原来自成体系、偏居一偶的传统村落,无形中与周边城市发生频繁互动,在时空和距离上模糊了城乡界限,城乡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如有机生命体般生长、发育、交互依存、衍生传承的共生关系。文章从江南城乡共生关系出发,分析了江南传统村落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发展的条件,对江南城乡共生关系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江南古村落 城市 共生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汪雪峰
以中原城市群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为重点,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从整体经济效益和地区发展公平角度出发,提出河南省"适度差别化"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结合对河南省中心城市协调发展、产业关联发展以及与相邻省份地区合作发展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原城市群和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途径,即建立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整体价值链条。同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思路、空间组织、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为推动河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非均衡协调发展 中原城市群 周边地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华
国外三个著名的都市圈都是各自国家内的经济社会极化地区,经济总量最大,单位面积产出多,产业、人口和从业人员高度集聚,中心城市能力强。与之相比,中原城市群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发展的潜力巨大。今后建设的对策是:强化郑州中心城市的功能,集聚人口和产业到中原城市群,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促进地区间的积极竞争,把“流”变成“留”。
关键词:
城市群 国际比较 集聚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淑丽
中原城市群地区对承东启西、拉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有关城市软实力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软实力的含义,提出了城市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中原城市群软实力的策略在于增加以信任为核心的城市社会资本和大力发展中原城市的文化产业。
关键词:
中原崛起 软实力 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立平 穆桂松
从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结构角度出发,计算了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数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了其分形结构特征;从空间关联的角度出发,通过威尔逊模型、空间关联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联系进行研究,计算了各城市的交通吸引强度、人口吸引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全局Moran I指数、局部G*统计分析各城市的空间关联程度、发展趋势和空间要素在各城市的集聚特征。研究得出中原城市群目前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关联特征,对中原城市群进行内部资源整合、调整空间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空间关联 中原城市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焕峰 刘心怡
本文在测度广州辐射腹地范围、广州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并进行空间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空间结构,即中心—外围关系,广州与省内周边城市主要有四类区域经济关系:广州—深圳是中心交互型;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是邻域渗透型;广州——汕头、湛江、韶关是次中心转移型;广州—其他城市是中心与边缘扩散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苗长虹 胡志强
区域是地理学理论建构的核心论题。在地理学发展进程中,对区域的论争主要围绕地域空间、网络空间和空间的生产展开,并呈现出由单一维度向多维度转变的趋势。城市群空间是一种新的区域空间,具有地域空间、网络空间、空间的生产与建构等多重属性。空间具有社会性和历史建构性,对空间的关注正从空间中的生产向空间本身的生产转变。空间生产离不开权力运作,空间是话语建构的产物。中国对城市群概念的认知和范围界定的争议源于区域概念的多重属性。以中原城市群的构建过程为实证案例,提出了中原城市群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城市群究竟是什么?"这一核心论题,透视了城市群空间的多重性质。最后,针对单一维度的局限性,提出了认知和界定城市群的多维度框架,包括领土(Territory)、地方(Place)、尺度(Scale)、网络(Network)和功能(Function)五个方面,并指出了今后进行城市群研究需要关注的理论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学鑫 张竟竟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两位数制造业为对象,利用中原城市群9地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及9地市10年间地方专业化指数、资本/劳动比、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贡献率,并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城市群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以下特征: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许多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贡献率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中原城市群地方专业化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较长三角城市群小;地方专业化有一定的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宇艳
依托空间偏离-份额模型建立了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对中原城市群进行了定量诊断。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3年间,首位城市郑州的产业实力和集聚扩散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在地理空间呈圈层式扩展态势,然而城市群尚未形成功能等级与分工协作明确的区域综合经济体。继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发挥成员城市比较优势促进城际产业链接、完善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促进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提高群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翠萍,王积瑾,卜庆军
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杭州制造业与苏州、宁波等周边城市制造业的比较分析,发现杭州在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产业具备比较优势,并据此对杭州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和定位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杭州 比较优势 定位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昆仑
核心城市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于主导和领军地位。河南省努力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就要树立起“大金融”的理念,从九个方面开展有效的工作。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大金融 资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莉萍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体系,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和互动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耦合效应。文章基于中原城市群产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程度与城市化程度的区位商指数,对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指数、第三产业集聚指数与城市化指数的耦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耦合优势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一步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产业集聚 城市化 耦合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斌 孙莉 谭文垦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中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取中原城市群中土地、水资源、交通和环境要素承载力指标,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水资源承载力对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影响最大,而且是城市群发展中的短板要素;②城市群供给指数低于需求指数;③城市综合承载力在五大城市群中处于中等水平;④郑州和洛阳引领城市群发展的能力有限。针对上述问题,作者从城市发展速度、模式以及居民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提高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承载力 综合评价 中原城市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玺 刘金锤 何富忠
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群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形成机制与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其发展阶段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空间发展演化趋势。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结构 空间演变 中原城市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