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0)
2023(7358)
2022(6511)
2021(5918)
2020(5092)
2019(12059)
2018(12014)
2017(23033)
2016(12805)
2015(14888)
2014(15575)
2013(15382)
2012(14518)
2011(13056)
2010(13334)
2009(12528)
2008(13068)
2007(12393)
2006(10306)
2005(9273)
作者
(38355)
(32174)
(32021)
(30707)
(20303)
(15488)
(14954)
(12566)
(11934)
(11722)
(10844)
(10775)
(10372)
(10252)
(10051)
(9993)
(9906)
(9445)
(9433)
(9197)
(8089)
(8004)
(7802)
(7461)
(7330)
(7286)
(7228)
(7175)
(6563)
(6532)
学科
(53253)
经济(53201)
管理(37004)
(35527)
(30187)
企业(30187)
方法(26874)
数学(22445)
数学方法(22223)
(15036)
(14765)
中国(13733)
业经(11993)
(11920)
贸易(11917)
(11778)
(11576)
理论(10840)
地方(10741)
(10060)
(9983)
(9847)
财务(9822)
财务管理(9786)
农业(9729)
企业财务(9148)
教育(8156)
(7720)
银行(7697)
环境(7247)
机构
学院(191790)
大学(189958)
(73637)
经济(71821)
管理(70640)
研究(60393)
理学(60198)
理学院(59468)
管理学(58371)
管理学院(57993)
中国(45645)
(40295)
科学(38174)
(35146)
(32667)
(31532)
(31183)
中心(28756)
业大(28446)
研究所(28332)
财经(27810)
(26838)
师范(26587)
农业(25782)
北京(25517)
(25015)
(24901)
经济学(22549)
技术(21824)
(21142)
基金
项目(119358)
科学(91739)
研究(89638)
基金(82818)
(71140)
国家(70448)
科学基金(59430)
社会(54015)
社会科(50868)
社会科学(50850)
(48609)
基金项目(43872)
教育(42815)
(40283)
编号(39362)
自然(37719)
自然科(36752)
自然科学(36739)
自然科学基金(36092)
资助(34317)
成果(32817)
课题(27199)
重点(27058)
(26236)
(26044)
(24569)
项目编号(23563)
(23005)
科研(22901)
大学(22887)
期刊
(84686)
经济(84686)
研究(55170)
中国(38361)
(30368)
学报(30154)
(29097)
科学(26067)
教育(26012)
管理(24113)
大学(22326)
学学(20711)
农业(19121)
技术(18203)
业经(15538)
(15426)
金融(15426)
财经(13987)
经济研究(13474)
(12008)
图书(11621)
问题(11543)
(11025)
商业(10727)
(10208)
技术经济(9930)
财会(9559)
(9381)
理论(9196)
统计(8956)
共检索到284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发亮  
中原儒商的和谐文化内涵主要源于中原特有的天下之"中"的地域优势和儒家思想之"和"的文化优势,造就了中原儒商内在和谐意识的商业道德模式和经营伦理意识,并主动建构了中原儒商特有的和谐文化价值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政商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道德和谐(情感和谐)。其和谐文化的现代价值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支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发亮  
中原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悠久的商业文化造就了价值内涵厚重而深远的中原儒商文化,它是古代中原儒商在长期的发展、融合、交流、沉淀的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一种共性的、多元化的商业文化特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重人本、施仁爱的从商理念;明义利、济众生的治商之本;尚中和、生善财的经商之道;守信义、重承诺的市场之德;坚毅力、生不息的敬业之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增强  
明清晋商之所以称雄海内外商界五百余载 ,其以儒道经商 ,即诚信、重义、简约、勤奋 ,以及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是其获得商界霸主地位的重要原因。晋商实行的股份制和两权分离的经营体制及其运作方式 ,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应杭  
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不仅是对“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这一认知迷障的彻底破除,也不仅是对全球化进程中现代化模式之中国创新的高度肯定,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出场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就商业文明的守正与创新而论,激活已有的儒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新儒商精神正是在这一历史与现实语境下应运而生的。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来思考新儒商的内涵,至少应有三个维度的内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培挺  
儒商精神在现代管理境遇中能否内生,从其历史溯源、存在特质和实践内生等几个维度进行递进式分析。儒商(精神)的存在特质就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场,以商业文化的探讨为指向,探讨管理哲学视野下的组织文化的儒商(精神)向度。这种定位在儒家强文化势能塑造的惯习下,在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导向管理精致化的管理文化时代体现的管理模式中,其存在有实践需求。它的根基是具有中国本土传统文化支撑的商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广域单一儒家文化场内生出儒商精神,而面向未来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多元商业文化备选境遇中选择儒商精神,两种内生状态、程度迥异。面向未来对儒商(精神)在商业实践中内生应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在强国家主义主导下的传统儒家的强政治文化资源若仍主导儒商精神的塑造与重构,其既可以导向积极的儒商(精神),也可以因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消极内容使儒商(精神)在面向未来中导向一种颓废的商业意识形态。儒商(精神)面向未来实践需要重构,面向儒家原生资源挖掘其创造性、生生不息、有情有义的精气神,这可以优化并更新儒商精神内涵,为新时代全球化中的工商业文明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希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从系统的观点看,和谐问题可归结为系统的和谐性问题。和谐是一种系统的状态,它是一种有效率的"和",而无效率的"和"不是和谐。系统和谐的状态需要从系统的协调性、均衡性、稳定性与优化性四个方面来认识。协调、均衡、稳定及优化是系统和谐的必要条件,同时优化也是系统和谐的目标所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立  石以涛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文化振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乡村人口流动、人才加速流失,使得乡村文化呈现凋敝衰落之势。但随着乡村战略的实施,政策推动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沉淀在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有了复兴再造的可能,一方面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扩展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尊重文化规律,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经济支持、人才培育等方式,使传统乡土文化去粗存精、革故鼎新,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良好乡风的形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立  石以涛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文化振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乡村人口流动、人才加速流失,使得乡村文化呈现凋敝衰落之势。但随着乡村战略的实施,政策推动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沉淀在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有了复兴再造的可能,一方面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扩展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尊重文化规律,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经济支持、人才培育等方式,使传统乡土文化去粗存精、革故鼎新,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良好乡风的形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兴才  
“儒商”一词的形成其实很晚。相关资料显示,在宋元明清时逐渐有儒士出身者经营商业。明代的儒士认为,商业者除了赚钱以外还有更新的意义。如明代商人已用“贾道”一词,一个“道”字赋予商人更理性化的职业道德,这时的“儒”与“商”已经产生一定的联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黎红雷  
儒商自古有之。“富而好礼”的孔子大弟子子贡与“富而好德”的陶朱公范蠡,被后人尊为“儒商鼻祖”;“经商不损陶朱义,货殖何妨子贡仁”成为后世儒商的座右铭。明清时期,先后涌现出被时人称为“儒贾”“儒商”的社会阶层。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周生春教授认为:“传统儒商是具有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底蕴,关爱亲友、孤弱,热心乡里和社会公益之事,能做到儒行与贾业的统一和良性互动,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工商业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生春  杨缨  
文章从"儒将"、"儒医"这两个名词的起源说起,探寻了"儒商"这一名词的起源及其含义的变化,并分析了"儒商"的前身——"儒贾"、"贾儒"这两个名词的褒贬色彩和内在根据。还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首次总结出了"儒商精神"的含义,以及"儒商精神"在当代的新的变化和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树彬  陶志明  
不同时代的儒商有不同的标准,但都与"儒"密不可分。儒学决定着儒商的本质特征。通过剖析儒学"三纲五常"的理论框架,能够有助于理解儒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有助于理解中国宗法等级制度所形成的"人治"特征,有助于理解法治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徘徊不前,从而有助于理解儒商在历史和现实中的苦涩,也才能够对症下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新的儒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荆建林  
现代儒商形象分析及塑造荆建林起源于80年代末的儒商热,向当代中国企业家展示了一种理想的形象目标。本文主要围绕儒商热的产生背景、现代儒商形象内涵及塑造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一、现代儒商热的产生背景当代儒商热的兴起,从表面看似乎表现了中国企业家对自身形象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张鹏  
儒家文化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具有深厚的影响,它孕育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商人——儒商。儒商是东方商人的佼佼者,也是东方商人的杰出代表。企业家儒商文化特征评价是一个重要但研究不够充分的问题。通过逻辑分析,提炼出反映儒商文化特征的仁、义、礼、智、信、中庸、和为贵、关系八个方面测项。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识别测项主因子,对于仁,主因子归纳为对身边人的仁、对社会的仁以及内心仁厚;对于义,归纳为明小义与懂大义;对于礼,归纳为生活中的礼与工作、交往中的礼;对于智,归纳为好学创新,爱动脑筋,讲究悟性,学以致用,知识水平较高;对于信,归纳为诚信可靠讲信用与公开透明。对于中庸,归纳为做事态度中庸与决策方法中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