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6)
- 2023(5472)
- 2022(4955)
- 2021(4460)
- 2020(4115)
- 2019(9935)
- 2018(9984)
- 2017(20058)
- 2016(11129)
- 2015(12957)
- 2014(13329)
- 2013(13612)
- 2012(12937)
- 2011(11658)
- 2010(11908)
- 2009(11134)
- 2008(11386)
- 2007(10397)
- 2006(8813)
- 2005(7909)
- 学科
- 济(47448)
- 经济(47401)
- 业(31877)
- 管理(29179)
- 方法(24893)
- 数学(22320)
- 企(22229)
- 企业(22229)
- 数学方法(22134)
- 农(13288)
- 财(12057)
- 中国(11825)
- 贸(10818)
- 贸易(10816)
- 易(10521)
- 学(10479)
- 地方(9522)
- 制(9280)
- 业经(8850)
- 农业(8617)
- 服务(7619)
- 银(7463)
- 银行(7440)
- 和(7379)
- 融(7102)
- 金融(7100)
- 行(7062)
- 务(7000)
- 财务(6982)
- 财务管理(6959)
- 机构
- 大学(167444)
- 学院(164570)
- 济(68586)
- 经济(66988)
- 管理(63659)
- 研究(55205)
- 理学(54582)
- 理学院(53961)
- 管理学(53092)
- 管理学院(52762)
- 中国(41656)
- 京(35624)
- 科学(34760)
- 财(30939)
- 农(30837)
- 所(29238)
- 研究所(26587)
- 中心(26305)
- 业大(26061)
- 江(25505)
- 财经(24648)
- 农业(24595)
- 北京(22605)
- 经(22170)
- 范(21815)
- 师范(21574)
- 经济学(21293)
- 州(20318)
- 经济学院(19490)
- 院(19199)
- 基金
- 项目(107406)
- 科学(82687)
- 研究(78241)
- 基金(76257)
- 家(66488)
- 国家(65940)
- 科学基金(55101)
- 社会(48178)
- 社会科(45508)
- 社会科学(45490)
- 省(42031)
- 基金项目(40667)
- 教育(35816)
- 划(35624)
- 自然(35207)
- 自然科(34350)
- 自然科学(34338)
- 自然科学基金(33720)
- 编号(33357)
- 资助(31923)
- 成果(28100)
- 重点(24244)
- 部(24215)
- 发(23656)
- 课题(22016)
- 创(21891)
- 科研(21028)
- 创新(20527)
- 教育部(20394)
- 项目编号(20304)
共检索到242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付信明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确立了11家服务外包基地,一批初步具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能力的软件企业,在某些特定市场上已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与印度等服务外包比较成功的国家相比,依然差距明显。文章在比较中印软件服务外包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落后于印度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结构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瑞琴
现代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但为什么像中国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却承接了大量的国际服务外包,通过比较服务外包承接国的人力资本禀赋以及分析人力资本与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性,发现中国与印度在国际服务外包中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该国熟练劳动力的绝对数量,而不是熟练劳动力在该国总劳动力数量中的相对比例。这也是印度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能够成为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国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比较优势 国际服务外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剑波 任亚运
当前,自由贸易园区已经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载体,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和促共赢的重要战略新举措。自由贸易园区的开放性为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承接服务外包,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共享新一轮全球红利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基于此,本文深入剖析和比较全球重要的两个接包国——中国和印度在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服务外包方面异同,并就进一步加快中国自由贸易园区服务外包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自由贸易园区 服务外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梅
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宏观形势,经济复苏缓慢与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加速并存,新形势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文借助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框架,客观比较了中国、印度两国服务外包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作者认为,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增长,但与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并没有显著缩小。同时,作者的研究发现:中印两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曲线均呈现指数分布特征,这意味着如果保持现状,未来中印两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差距仍将继续存在。因此,建议从政策扶持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中介组织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服务外包 产业发展阶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月秀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70%,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比重达到80%左右,服务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为20%。发展服务贸易日渐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手段,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梅 吴建新
服务外包承接方在网络中的分工地位由服务外包全球网络体系内的伙伴关系或治理关系所决定。全球服务外包网络体系下的承包商和发包商的关系可分为战术型伙伴关系、战略型伙伴关系和转型伙伴关系三类。我国在承接软件服务业务上与发包国的"战术型"伙伴关系决定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在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我国的软件承接商要获得技术租、关系租甚至品牌租,必须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差异化的业务模式,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无缝对接"的供应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阙澄宇 郑继忠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指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研发投入、管理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它可以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本文在对大连市软件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承接服务外包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外包 技术外溢 软件行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明元
软件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通过设定指标和构建模型,对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印软件业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出口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低,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以及盈利能力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软件产业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以财税、金融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等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软件产业 国际竞争力 中印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张瑶
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日益成为时髦的“显学”。本文从规模特征、行业结构、区位选择及绩效状况四个角度对中印海外投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印海外投资符合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的一般规律,但中印海外投资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两国利用对外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和要素有效配置的能力尚待加强;中国目前几乎在海外投资的所有方面都超过印度,但印度在某些关键方面优于中国,不排除在将来赶超中国的可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中华 代中强
本文运用我国1997年与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以我国为本位的工业行业物品外包、服务外包比率,并对两种外包的行业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物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物品外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研究发现无论是物品外包还是服务外包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更强,同时这种行业差异在服务外包中更为显著。最后,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钮中阳 赵越 蔡卓君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了加速趋势,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且同属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客体,势必在此次国际产业转移中互相竞争。研究中国如何抓住此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出现的新特点,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服务外包业转移的视角,寻求出中国今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并提出了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忠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印两国国情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各自的优势,在很多领域值得相互学习和合作。双方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的差异,导致经济产业间和产业内都形成了互补性的贸易特征,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尤其如此。具体而言,印度在软件生产技术、人力资源、行业经验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基础设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过晓颖
随着世界经济竞争的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软件与IT服务外包产业因其在服务业领域内的基础性地位和广泛的应用性而高速成长,并购活动也成为该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成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柴渊哲
本文以中国作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接包国的视角,从接包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入手,并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基础要素、过程要素和环境要素,逐项分析比较中印两国在接包能力上的具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仅在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国家环境方面优势明显,而在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从业人员英语水平、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仍与印度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本文提出提高中国承接外包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竞争力 商业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岚 王婷
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国情极为相似,但近些年两国在服务贸易的发展上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中国在服务贸易总额及劳动资本密集型服务出口上较印度有明显的优势,而印度在服务贸易与GDP的占比及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上比中国更有竞争力。因此,要在确保中国传统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以促进中国经济转型。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竞争力 服务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