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0)
2023(16356)
2022(13887)
2021(12986)
2020(10852)
2019(24946)
2018(24507)
2017(46466)
2016(25032)
2015(28197)
2014(27878)
2013(27944)
2012(25886)
2011(23849)
2010(23535)
2009(21736)
2008(21023)
2007(18177)
2006(16165)
2005(14362)
作者
(76066)
(63585)
(62776)
(59858)
(40414)
(30396)
(28421)
(25069)
(24167)
(22263)
(21762)
(21251)
(20241)
(20067)
(19481)
(19455)
(18850)
(18729)
(18237)
(17847)
(15970)
(15577)
(15184)
(14380)
(14202)
(14000)
(13877)
(13641)
(12804)
(12371)
学科
(118962)
经济(118842)
管理(68676)
(63550)
(50822)
企业(50822)
方法(49153)
数学(42819)
数学方法(42466)
中国(29953)
(27710)
(27404)
贸易(27389)
(26560)
地方(25785)
(25425)
(23635)
业经(23287)
农业(18740)
(18510)
环境(17714)
(16730)
(15765)
金融(15763)
(15621)
理论(15556)
银行(15556)
地方经济(15299)
技术(15062)
(14943)
机构
大学(371432)
学院(366892)
(160452)
经济(157493)
管理(141214)
研究(134381)
理学(122599)
理学院(121178)
管理学(119219)
管理学院(118586)
中国(98312)
科学(83117)
(79559)
(68817)
(67231)
(65487)
研究所(63364)
业大(58036)
中心(58021)
财经(54912)
农业(51748)
(51074)
北京(50698)
(50119)
经济学(49655)
(48333)
(46801)
师范(46283)
经济学院(44695)
科学院(41139)
基金
项目(253383)
科学(197655)
基金(185477)
研究(178923)
(164918)
国家(163640)
科学基金(138053)
社会(115194)
社会科(109287)
社会科学(109258)
基金项目(98365)
(95789)
自然(90454)
自然科(88276)
自然科学(88247)
自然科学基金(86682)
(82097)
教育(80005)
资助(76601)
编号(69755)
重点(57143)
(56199)
成果(55759)
(54975)
(52124)
创新(48839)
科研(48676)
国家社会(48523)
课题(48183)
教育部(47656)
期刊
(174763)
经济(174763)
研究(111178)
中国(65584)
学报(64766)
(58964)
科学(57950)
管理(51231)
大学(47924)
(47755)
学学(45525)
农业(40861)
教育(32255)
经济研究(30188)
(29453)
金融(29453)
技术(28586)
财经(27370)
业经(25969)
问题(23788)
(23617)
(23102)
(21945)
国际(20642)
世界(18945)
技术经济(18720)
科技(18169)
(17072)
资源(16588)
图书(16486)
共检索到539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邵兵家  陈迅  
本文运用GTAP模型和等递归动态法,针对中国与印度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其他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对中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GDP、福利水平和生产格局等将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合作方案下,中国福利损益有差异;中国的贸易规模及除服务业之外的各产业的进出口增长都比较显著;服务业是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产业;"10+6"方案对中国最不利,而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方案对中国较为有利。中国的优势方案是争取在印度、澳大利亚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避免东盟、日本等的加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丽  陈迅  邵兵家  
本文运用GTAP模型,就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双方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GDP和福利水平等方面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方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显著增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中国服务业是其薄弱产业,将受到较大冲击;印度农产品不会受太大影响,其制造业受益显著,产业结构趋于相对平衡;中国的贸易条件、GDP及国民福利有所改善,印度则相对恶化,但仍表现出极大的福利外溢效应,世界总福利改善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海军  刘明兴  
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1991年1月25日,美、加、墨三国总统正式宣布积极推进实现三国发起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同年6月12日美加墨三国的高级贸易官员在多伦多正式拉开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序幕。这次谈判确定了今后自由贸易谈判的内容、结构和时间表,实质性谈判将由美国的首席代表卡茨、加拿大首席代表威克斯、墨西哥首席代表布兰科进行。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就磋商14个月之久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文本最终达成了协议。北美三国的整体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怀勤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在组建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于欧洲联合的深化和扩大,对于东亚地区经济贸易合作的紧密化,都是一股很大的推动力。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区开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基础上,以贸易集团形式实现互利合作之先例,对于世界其它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互利合作,当有突出的借鉴意义。本文就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建进程、组建背景和有关方面对其反应展开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森  
本文介绍了中澳双边贸易发展情况,并以资本积累理论为基础,采取全球贸易分析预测模型(GTAP)动态化方法,在考虑中澳两国中长期内贸易、投资和收入内在联结机制的基础上,模拟了资本内生化条件下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世界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中澳建立自贸区从长期看将更有利于双方贸易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影响是有差别的,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红  黄渝祥  
我国开发区与世界经济自由贸易区比较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红,黄渝祥经济自由区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基本类型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综合型经济自由区和科学工业园区等几种形式。国内学术界对这种特殊的经济区域的统一称谓大体有三种,一是世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美蓉  
1992年10月7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贸易部长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草签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尚待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宗光  
东盟是亚洲重要的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又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双边经济合作,能够提高双方的国际政治地位,给中国在世界经贸、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带来更大的发言权,也有利于应对美、欧区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总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中国的经济与政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吉云  佟家栋  
本文采用Probit二元选择计量模型,以141个经济体两两构成的9870对经济体为研究样本,对两经济体建立FTA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经济体距离越近、与世界的平均距离越远、经济规模越大、经济规模相似程度越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有相同的官方语言、民主程度越高、贸易壁垒水平越高、投资自由度越高、腐败程度越低、政治稳定程度越高和邻近经济体建立的FTA数量越多,两经济体建立FTA的可能性就越高。但是,两经济体有共同边界、存在殖民关系和至少一个是内陆经济体,对两经济体建立FTA的可能性没有稳健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琳  李怀琪  
本文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测量模型,对中国-新加坡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量并分析其结构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新加坡自贸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加坡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波动中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两国经贸合作日益深化;比较而言,自贸区的建立给新加坡带来了更大的出口创造效应,对非成员国的贸易转移效应相对较小;自贸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丽  邵兵家  陈迅  
采用GTAP模型,就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双方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生产格局、GDP和福利水平等方面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奶产品、畜牧业、动物肉及其制品等会受到较大冲击;中国各产业的产出水平不会受太大影响,而新西兰各产业的产出变化相对明显;新西兰所受经济影响要大于中国所受经济影响;中国的GDP和福利水平会受到负面影响,而新西兰的GDP和福利会得到较大改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文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广西外贸、财政收入和投资的增长。文章认为,广西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冶金业,创建龙头企业,带动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容  
随着"10+3"",10+1"模式的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步骤加快了,这个贸易区的建立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给中国。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在当前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将对中国产生的一些机遇、前景和障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曙明  朱农飞  
经济贸易的区域集团化是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成立的背景,我国与区内各国的经贸现状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