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6)
- 2023(5752)
- 2022(4910)
- 2021(4670)
- 2020(3699)
- 2019(8466)
- 2018(8243)
- 2017(16278)
- 2016(8406)
- 2015(9188)
- 2014(9227)
- 2013(8791)
- 2012(8368)
- 2011(7655)
- 2010(8035)
- 2009(7316)
- 2008(7178)
- 2007(6493)
- 2006(5977)
- 2005(5328)
- 学科
- 济(32834)
- 经济(32810)
- 管理(23244)
- 业(21479)
- 贸(18780)
- 贸易(18769)
- 易(18248)
- 企(16666)
- 企业(16666)
- 农(11661)
- 方法(10449)
- 中国(9421)
- 数学(8485)
- 数学方法(8326)
- 财(8204)
- 策(8116)
- 地方(7864)
- 制(7652)
- 关系(7579)
- 业经(7358)
- 农业(6988)
- 出(6930)
- 银(5906)
- 银行(5904)
- 及其(5761)
- 口(5743)
- 出口(5742)
- 出口贸易(5742)
- 行(5736)
- 体(5648)
- 机构
- 学院(116619)
- 大学(111755)
- 济(54219)
- 经济(53074)
- 管理(43800)
- 研究(42061)
- 理学(36851)
- 理学院(36490)
- 管理学(36001)
- 管理学院(35779)
- 中国(32642)
- 财(24970)
- 京(22875)
- 科学(21768)
- 所(20452)
- 中心(19317)
- 江(18924)
- 财经(18567)
- 研究所(18043)
- 农(16948)
- 经(16746)
- 院(15971)
- 经济学(15526)
- 范(15254)
- 师范(15185)
- 贸(14858)
- 州(14777)
- 北京(14680)
- 经济学院(14013)
- 业大(13886)
- 基金
- 项目(71405)
- 研究(58083)
- 科学(56477)
- 基金(50554)
- 家(42601)
- 国家(42216)
- 科学基金(35940)
- 社会(35834)
- 社会科(34030)
- 社会科学(34027)
- 省(27699)
- 教育(26711)
- 基金项目(25580)
- 编号(25525)
- 划(23004)
- 自然(21583)
- 成果(21245)
- 资助(21054)
- 自然科(21039)
- 自然科学(21034)
- 自然科学基金(20667)
- 课题(17906)
- 发(16827)
- 部(16353)
- 重点(16022)
- 性(15681)
- 年(15343)
- 创(15128)
- 项目编号(14771)
- 策(14706)
共检索到189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丰
一、中印经贸合作总体情况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引人瞩目的两大新兴经济体,同为"金砖国家"成员,而且比邻而居。中印经济发展模式各有特色,被称为"龙"和"象"。从经贸关系的发展来看,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蔡松锋
中国和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和6%,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3%~4%)。在国际关系和全球重大事务中,中国和印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全球格局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印双方应不断深化日益发展的经贸关系。一、中印经贸合作进入重要历史转折期1.中印双边贸易增长潜力较大。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宏恩 孙汶
中日韩三国同属于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地理位置相邻,历史文化也多有相似之处。近年来,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经贸关系也愈来愈密切。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希望能通过建立自贸区,取消关税和贸易限制,促进三国整体经济福利的增长。2015年5月21日,中日韩自贸区在首尔进行了第7轮谈判。中日韩自贸区如果建立将是涵盖15亿人,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毕晶
一、当前中拉经贸合作现状中拉经贸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紧张对立的中美关系得到缓和,此后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便步入良性发展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拉经贸关系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全方位与快速发展新格局。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构成中拉经贸合作的三大引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姚淑梅 王元 严纪元 唐聪聪
"莫迪新政"针对印度重大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短期影响利弊兼有,但长期有利于印度发展已是共识。印度经济增速持续滑坡主要源于影子银行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短缺,2020年有望触底回升。印度已步入人口红利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有望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受基础设施瓶颈、资源环境脆弱、金融风险较高、社会矛盾多发、政府执行能力较弱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同期发展阶段超越"中国速度"基本不可能,但2050年成长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兴大国应无悬念。
关键词:
莫迪新政 印度经济展望 中印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万灵 孙晓艳
中国与加拿大两国经贸合作一直稳定发展,两国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会促进其大发展。从中加经贸合作的发展状况,以及资源、技术和生产差异说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和潜力等方面,展示中加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并指出促进中加两国经贸合作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经贸关系 中加合作 中国 加拿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雪妍 俞子荣 蔡桂全
中日韩三国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合作基础与共识,并已构建紧密、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结构。但是,后疫情时代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韩对华合作面临对外政策导向与经济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对中日韩经贸合作产生重大影响。文章梳理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基础与机制,分析当前经贸合作面临的关键挑战与发展机遇,建议在寻求新兴领域合作潜力的基础上,以新型产业竞合关系稳定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以RCEP框架下的自贸联系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最终以中日韩经贸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全球经济恢复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作明
澳门是高度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也是典型的岛国型经济或微型经济体。澳门的各产业中,第一、二产业比重很小,第三产业最为发达。澳门的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建筑地产业和金融业为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四产业在澳门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0%、20%10%和1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庆平 侯铁建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与乌克兰经贸关系已由商品贸易结构单一、服务贸易额较小、技术贸易水平低下,发展成为商品贸易内容较丰富、贸易结构趋向合理、服务技术贸易额大幅增加的态势,但整体上中乌经贸合作水平仍然偏低。中乌两国有必要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构建双边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只有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功能,稳定企业的预期,才能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构建可靠的制度保障;只有培育有长期的战略意义的大项目,才能为两国间的长期全面合作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淑梅 庄成红
非洲资源矿产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10%左右,黄金、钻石、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非洲大陆战略中心已转为发展经济、应对全球化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在联合自强、积极推进一体化的框架下,非洲各国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晖
一、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现状 山东与韩国的经贸关系于80年代初开始恢复发展,当时是以民间的间接贸易为主,规模较小。8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韩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两地的经贸合作才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山东省先后开通了青岛—釜山的集装箱航线和威海——仁川的客运航线,为两地的直接贸易创造了条件。1988年,山东对韩国直接出口额为0.5亿美元,1991年上升3.13亿美元。中韩建交后,两地的经贸合作又掀起了新高潮。韩国厂商纷纷到山东考察,洽谈经贸合作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世和
1992年3月24日大韩民国外务部李相玉长官访问北京,同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共同声明",从此中韩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永福
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我国也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展和深化对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双边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协调与引导,加强对话与合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
中欧经贸合作 现状 前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建国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在关注世界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那些依然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带动非洲经济发展。一、中非经贸关系成功发展的基石是互相尊重、平等互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