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1)
- 2023(12360)
- 2022(10779)
- 2021(9845)
- 2020(8168)
- 2019(18823)
- 2018(18685)
- 2017(36321)
- 2016(19657)
- 2015(22030)
- 2014(22192)
- 2013(22120)
- 2012(20470)
- 2011(18409)
- 2010(18437)
- 2009(16975)
- 2008(16197)
- 2007(14127)
- 2006(12575)
- 2005(11124)
- 学科
- 济(98755)
- 经济(98666)
- 管理(56844)
- 业(51789)
- 企(42540)
- 企业(42540)
- 方法(39403)
- 数学(34234)
- 数学方法(33900)
- 地方(22793)
- 中国(21742)
- 农(21048)
- 学(20319)
- 财(19695)
- 业经(19246)
- 农业(14793)
- 地方经济(14441)
- 贸(14319)
- 贸易(14309)
- 和(13841)
- 易(13786)
- 制(13617)
- 理论(13596)
- 环境(13581)
- 务(12165)
- 财务(12101)
- 财务管理(12082)
- 融(11747)
- 金融(11746)
- 技术(11665)
- 机构
- 大学(286307)
- 学院(283759)
- 济(122023)
- 经济(119563)
- 管理(113959)
- 理学(98968)
- 理学院(97884)
- 研究(97561)
- 管理学(96354)
- 管理学院(95849)
- 中国(70543)
- 京(60670)
- 科学(59183)
- 财(53102)
- 所(48771)
- 研究所(44435)
- 财经(43001)
- 中心(42920)
- 农(42396)
- 业大(41031)
- 江(40304)
- 经(39018)
- 北京(38551)
- 经济学(37202)
- 范(36964)
- 师范(36648)
- 院(35396)
- 经济学院(33244)
- 农业(33017)
- 州(32738)
- 基金
- 项目(193757)
- 科学(152123)
- 研究(142465)
- 基金(140546)
- 家(121846)
- 国家(120871)
- 科学基金(103904)
- 社会(90365)
- 社会科(85695)
- 社会科学(85672)
- 省(74900)
- 基金项目(74700)
- 自然(66868)
- 自然科(65260)
- 自然科学(65250)
- 教育(64360)
- 自然科学基金(64066)
- 划(62552)
- 资助(58321)
- 编号(57762)
- 成果(46735)
- 重点(42867)
- 部(42741)
- 发(41995)
- 创(39561)
- 课题(39373)
- 国家社会(37038)
- 创新(36916)
- 教育部(36813)
- 科研(36633)
- 期刊
- 济(136982)
- 经济(136982)
- 研究(88200)
- 中国(49726)
- 学报(42934)
- 管理(42261)
- 科学(39857)
- 财(39229)
- 农(37918)
- 大学(32506)
- 学学(30642)
- 教育(29270)
- 农业(26715)
- 技术(24881)
- 经济研究(22804)
- 融(21989)
- 金融(21989)
- 财经(21177)
- 业经(20177)
- 经(18103)
- 问题(17425)
- 技术经济(15514)
- 图书(14440)
- 理论(14354)
- 业(13223)
- 科技(13087)
- 现代(12969)
- 实践(12931)
- 践(12931)
- 统计(12426)
共检索到415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江 彭越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1978~2012年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提升的速度要明显高于印度;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的三个维度都要优于印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有效的政府干预;中国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而印度的可持续性指数一直下降;中印两国经济的公平与稳定性水平与世界经济波动情况息息相关且这种程度还在逐渐加深,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印度。中国应采取合作创新战略,完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加强环境保护与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确保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印度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琴英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了包含东、中、西部区域效应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型。比较显示,国有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非国有经济的增长则主要来自资本和劳动两要素投入的增加。同时,区域因素对国有与非国有经济的产出规模和投入要素的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艺 陈继勇
本文认为国外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实质就是经济增长质量,而国内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研究的范畴过于宽泛,几乎等同于经济发展。本文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标准的三项标准后,围绕GDP设立了新的评价指标,并从经济增长的效率、能耗、环境压力、平衡性和平稳性5个方面对中美经济增长质量做了全面的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前4个方面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但差距在快速缩小,而增长的稳定性优于美国。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中美经济比较 评价标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为华 申晓军
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长三角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质量差异,以TFP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通过TFP对资本积累的冲击响应分析,发现资本积累能否与TFP实现良性互动是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关键;并创新性地选择工业企业效益与进出口贸易这两个视角,探讨了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本文建议,提升市场化水平,推动企业以高质量、讲求效益的投资为决策依据,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经济质量研究课题组 孙志明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为比较各区域间经济质量,从经济运行、经济结构、微观活力及民生福利四个维度构建了涵盖1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我国四大区域、31个省(区、市)的经济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质量稳居领先地位;区域间经济质量差距较大,且"速度型"质量特征明显。应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有效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关键词:
经济质量 质量指数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党 唐杰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型的基本保障。关于治理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现有文献在相关关系的性质等六个主要方面存在争议,争议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计量模型设定等七个方面。基于此,文章提出治理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认为对于多轮依次出现的制度变迁而言,治理质量与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存在多个"倒U曲线"关系,治理质量与人均实际GDP存在多个"S型曲线"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赵果梅
在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产品内分工正在快速深化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视角提出测算出口贸易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出口贸易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以及单位出口产生的国内增加值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方法,进而利用WIOT数据库数据测算了出口贸易对中印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中印GDP形成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但单位出口产生的国内增加值呈下降趋势,出口规模扩大是出口贸易对中印GDP形成贡献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出口增长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印度出口增长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大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对印度经济增长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凤林 高山行
本文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出发,对经济增长率、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软化及波动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实现的是低基数的高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偏低、经济的波动、产业结构的低度化和超前演进不利于长远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效率,产业,波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文兼武,余芳东
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经济规模随之扩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增长的快慢,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地位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兵 魏玮
文章旨在基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界定、构建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来深入探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并进行国际比较,通过经济增长"质量距离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处"位置",从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新常态"下的提升策略和路径选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筠 赵真真
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文章解析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不平衡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三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且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两极分化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延军 金浩
经济增长质量一般指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过程中,其过程、途径、方式等方面的优劣程度。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在分析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技术,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三个方面对河北省经济运行状况作了详细评价,并提出了实现河北经济快速、高效增长的建议和措施,对保证河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红 赵雪媛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针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从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途径入手 ,通过建立AHP模型 ,分别计算消费、投资、出口三个增长途径的权值以进行分析 ,得出拉动经济增长诸多要素的权值排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层次分析法 AHP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