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5)
2023(10550)
2022(8704)
2021(7989)
2020(6473)
2019(14849)
2018(14776)
2017(27941)
2016(14759)
2015(16498)
2014(16052)
2013(15553)
2012(14499)
2011(13319)
2010(13788)
2009(12595)
2008(12235)
2007(11142)
2006(10019)
2005(9183)
作者
(41674)
(34623)
(34523)
(32479)
(22184)
(16529)
(15430)
(13314)
(13215)
(12454)
(11779)
(11702)
(11238)
(11147)
(10661)
(10554)
(10316)
(9975)
(9871)
(9805)
(8745)
(8568)
(8420)
(8041)
(7818)
(7811)
(7692)
(7662)
(6980)
(6821)
学科
(67668)
经济(67620)
(45222)
管理(44251)
(37438)
企业(37438)
方法(24833)
中国(21982)
数学(21526)
数学方法(21007)
地方(20003)
技术(18793)
(18054)
业经(16869)
技术管理(13156)
农业(12391)
(12085)
银行(12071)
(11817)
金融(11816)
(11779)
(11520)
理论(11469)
(11414)
(11165)
地方经济(11136)
(11116)
(10892)
贸易(10877)
(10445)
机构
学院(207065)
大学(202521)
(85629)
经济(83802)
管理(81356)
研究(71209)
理学(69147)
理学院(68392)
管理学(67004)
管理学院(66617)
中国(54972)
(43833)
科学(42461)
(37803)
(35312)
(32954)
中心(32522)
研究所(31720)
(30908)
财经(28987)
(28428)
北京(28363)
师范(28160)
业大(27954)
(27097)
(26116)
(26063)
经济学(25102)
技术(24165)
农业(23579)
基金
项目(134226)
科学(107306)
研究(101458)
基金(94710)
(81673)
国家(80940)
科学基金(70775)
社会(64284)
社会科(61109)
社会科学(61096)
(56305)
基金项目(49224)
教育(47283)
(45990)
自然(44291)
自然科(43386)
自然科学(43380)
自然科学基金(42592)
编号(41375)
资助(38494)
(34689)
(33952)
成果(33178)
创新(30742)
重点(30463)
课题(30371)
(28166)
发展(28126)
(27633)
国家社会(26006)
期刊
(102472)
经济(102472)
研究(64463)
中国(50200)
管理(35279)
教育(30531)
(29746)
科学(27904)
(27728)
学报(26590)
技术(22993)
(22032)
金融(22032)
大学(21233)
农业(20573)
学学(19655)
业经(18887)
经济研究(16657)
财经(13815)
科技(12647)
技术经济(12488)
问题(12265)
(11994)
(11824)
(11663)
统计(11418)
商业(10744)
(10580)
论坛(10580)
图书(10247)
共检索到327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白旻  
中印两国经济的崛起,选择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则向着"世界办公室"的目标迈进。这两种发展模式虽成就了中印经济过去二十多年的辉煌,但也都存在着能否持续的问题。中国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印度的"世界办公室"发展模式,在没有就业增长的支撑下,也难以为继。目前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所遇到的难题,其根源在于超大型的国家规模。中印崛起呼唤发展中大国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中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全球性和时代性课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庆修  
改革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十一五”期间,从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不取决于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在有限资源、有限机会的竞争中获取先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优势才能确立;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才可以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而要实现自主创新的不断突破,就要加大投入,完善经济和科技体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瞄准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形成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仲伟  胡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大国崛起的过程。当我们把中国梦放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审视时,更能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作为和国家责任凸显中国梦的意义。而从中国特定发展阶段和大国崛起的背景来看,实现中国梦这一宏观愿景,构建中国强大的国家能力是根本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宇  
由于老龄人口剧增,加之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龄和带病老年人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这无疑给现存的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养老机构长达数月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入住老人大多身患多种疾病,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大部分老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但是,老人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其对机构养老方式的选择。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现存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经营困难以及许多体制性障碍,为促进养老机构发展,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投入步伐、创新投入方式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志新  王菲  陈洪波  周琳琅  
研究宁波发展模式的含义和特征,总结提升了宁波发展模式的经验特色。今天,宁波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实现宁波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实现宁波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发展重点的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挺  
今年春节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方永刚时,高度赞扬他不仅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积极传播党的理论,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践行党的理论;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吴英  孙永检  王学宗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在中国大地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从对外开放4个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城市,进而到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使中国进入了充满活力的发展时期,加入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踏上了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科技竞争大舞台。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形势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国整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都亟须转型。以大学为基本概念,探讨什么是大学转型发展和西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大学转型发展的特殊性。认为:西方国家的大学在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多次转型,其发展"型态"逐步稳定;我国大学在百年历史中也经历了多次转型,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本土化"型态",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学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育观念转变、制度转型、组织转型、学科转型、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等。我国大学转型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不仅要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更要从制度尤其是文化层面深入探讨转型的中国模式和经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进铭  
近代历史表明,大国都存在着一个80年左右的发展周期。葡萄牙、西班牙、日本、德国、苏联的崛起和衰落都经历这样一个周期,英国、美国的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多个这样的周期。影响国家发展周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制度创新,包括非系统性制度创新、系统性但不可持续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且可持续的制度创新。其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制度创新主要是为了维持掠夺性的发展方式,属于非系统性的制度创新,终究是难以为继的;日本、德国和苏联都曾经进行了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但由于它们的制度创新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最终也走向衰落;英国和美国在每次面临衰落危险之时,都重新展开了系统性且可持续的制度创新,因此能在很长时期中保持顺利发展和强国地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游维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拥有大量创新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了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六条途径,这对于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春晖  常森  卢霞飞  
大学章程素有"大学宪章"之美称,是大学治理法治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制度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大学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成为各国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关键所在,我国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以现代公立大学的公法人化这一基本趋势为导向,进而讨论我国大学章程应该如何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根生  
我们在看到银行为龙头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看到,龙头企业为银行的发展也承担了巨大的责任。过去,农行向千家万户的农牧民发放贷款,一切风险自身承担;现在有龙头企业的担保,等于把农行面向“三农”的信贷风险降到了最低,可以说,龙头企业是一座连接农牧民和农行的桥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迪熙  
1制约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改革举措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整合。各地的统计改革存在"碎片化"现象,既缺乏顶层设计,系统筹划,又缺乏统筹协调和成果共享机制。不少地方的统计改革仅限于对现有制度方法的修修补补,没有体现系统性、全局性、协同性;有的甚至于闭门造车,习惯于单兵推进、单打独斗。当然,过分强调和依赖顶层设计只会延误改革。改革本身是一个逐步摸索、逐步变迁的过程,顶层设计是确定总体方向,各地必须因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