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2)
- 2023(12674)
- 2022(10868)
- 2021(10090)
- 2020(8755)
- 2019(20335)
- 2018(19963)
- 2017(39185)
- 2016(21320)
- 2015(24289)
- 2014(24644)
- 2013(24464)
- 2012(23078)
- 2011(20794)
- 2010(21216)
- 2009(20063)
- 2008(20529)
- 2007(18656)
- 2006(16157)
- 2005(14790)
- 学科
- 济(92189)
- 经济(92065)
- 管理(62540)
- 业(60529)
- 企(50010)
- 企业(50010)
- 方法(43061)
- 数学(36866)
- 数学方法(36420)
- 财(25037)
- 贸(24727)
- 贸易(24715)
- 农(24322)
- 易(23968)
- 中国(23379)
- 学(21315)
- 制(19966)
- 业经(18785)
- 地方(17531)
- 银(16150)
- 银行(16101)
- 融(15732)
- 金融(15729)
- 务(15397)
- 财务(15359)
- 农业(15355)
- 财务管理(15318)
- 行(15314)
- 理论(14629)
- 企业财务(14376)
- 机构
- 大学(321702)
- 学院(317703)
- 济(134111)
- 经济(131511)
- 管理(117756)
- 研究(109631)
- 理学(101358)
- 理学院(100135)
- 管理学(98271)
- 管理学院(97652)
- 中国(82929)
- 京(67898)
- 科学(66951)
- 财(62818)
- 所(56878)
- 农(54584)
- 研究所(51560)
- 财经(49916)
- 中心(49523)
- 江(48440)
- 业大(46946)
- 经(45092)
- 农业(43249)
- 北京(42772)
- 范(42761)
- 经济学(42673)
- 师范(42300)
- 院(39172)
- 经济学院(38763)
- 州(38231)
- 基金
- 项目(205604)
- 科学(160770)
- 基金(149951)
- 研究(148530)
- 家(131191)
- 国家(130154)
- 科学基金(109924)
- 社会(94627)
- 社会科(89593)
- 社会科学(89566)
- 基金项目(78664)
- 省(78471)
- 自然(70652)
- 自然科(69020)
- 自然科学(68996)
- 教育(68695)
- 自然科学基金(67811)
- 划(67109)
- 资助(62415)
- 编号(59621)
- 成果(50254)
- 重点(47006)
- 部(46676)
- 发(44160)
- 创(41977)
- 课题(41278)
- 教育部(39991)
- 科研(39928)
- 创新(39341)
- 国家社会(39329)
- 期刊
- 济(147379)
- 经济(147379)
- 研究(93958)
- 中国(59193)
- 学报(52667)
- 财(50084)
- 农(48970)
- 科学(47111)
- 管理(41781)
- 大学(39597)
- 学学(37353)
- 农业(32739)
- 教育(32045)
- 融(29651)
- 金融(29651)
- 技术(25886)
- 财经(25196)
- 经济研究(24665)
- 业经(23439)
- 经(21799)
- 贸(21010)
- 问题(20917)
- 国际(18644)
- 业(17841)
- 版(16077)
- 技术经济(15892)
- 商业(15492)
- 统计(15404)
- 世界(15357)
- 理论(14206)
共检索到47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在全球生产网络和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按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核算可解决"统计幻象"问题,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拉动程度。从全球价值链的国内增加值视角,利用WIOD数据库考察基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中印外贸依存度,并对其进行行业结构解析。结果表明:中国外贸依存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印度外贸依存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两者计算结果均低于传统外贸依存度测算的结果。增加值比例效应对中印外贸依存度的影响效应为负,说明中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强度不断增大。中印均由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锐 赵果梅
在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价值链深化背景下,按贸易国内增加值来核算贸易额必将成为贸易新统计标准。为此,本文从贸易国内增加值视角,利用WIOT数据库提供的单区域(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提出基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外贸依存度测算方法。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贸依存度总体上呈迅速上升趋势,其计算结果高于沈氏公式的测算结果,低于传统公式测算的结果;中国具有出口优势的产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入WTO之前,中国外贸依存度仅高于美国、日本、巴西、土耳其和印度,与澳大利亚、法国和墨西哥相近,处于适中水平;加入WTO之后,中国大陆外贸依存度持续攀升,至2008年仅低于中国台湾,2009年...
关键词:
贸易国内增加值 外贸依存度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作义 车春鹂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研究的最新进展—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对我国与中东欧地区的出口额按照增加值进行国家层面和行业的分解,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其一,出口额快速增加,但是出口形成的国内增加值的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二,出口贸易形成的国内增加值中,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出口的贡献度比较大,但均呈下降趋势;而经过加工后又作为中间产品再出口到第三国形成的国内增加值(TDV)大幅上升,意味着制造业正在进行相应的产业优化升级,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间环节爬升。其三,从产业层面来看,轻工制品制造部门的最终产品获得的增加值比重最高,而加工后再出口到第三国所获得的国内增加值基本集中在电子交通设备制造业与服务业,且连年上...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增加值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跟强 潘文卿
本文从增加值流转的视角,通过拓展Koopman等(2014)和Wang等(2014)的模型,首次将国内价值链和国外价值链整合到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下,从垂直专业化生产、增加值供给偏好和区域再流出3个维度考察了中国各区域对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模式。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我们发现中国各区域在1997~2007年逐渐由内向型垂直专业化转向外向型垂直专业化生产,沿海区域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显著高于内陆区域;在增加值供给偏好方面,沿海区域偏好于国外区域,而内陆区域有明显的邻近"向极性"供给偏好,增加值供给的区域非均等特征显著;中国各区域的增加值纯粹重复比例在加入WTo后有明显上升,区域再流出这一嵌入模式在国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愧 张定胜 邹恒甫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对新兴市场在全球价值链及增加值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研究。笔者在系统梳理新兴市场与全球价值链的现有文献基础上,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弥补了已有文献的不足。研究发现:(1)因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自然资源及巨大的需求市场,新兴市场是全球价值链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并且为其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2)虽然新兴市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已经很高,但是基于产品、行业和企业层面的研究均显示新兴市场出口的增加值率很低,加工贸易比重较高,且服务贸易含量低,这导致其在世界增加值贸易中的份额较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亟待提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以加快新兴市场在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涛 刘仕国
本文阐释了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理念、产生机制和测度目的,并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创建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对新型国际分工、贸易格局以及就业跨境转移的影响。增加值贸易核算对世界贸易的国别结构、依存度和全球贸易失衡程度有了全新反映。本文还评估了增加值贸易核算架构下中国外贸的利得和失衡程度,廓清了中国在全球贸易失衡中的责任。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战略机遇期对提升中国经济至关重要,对深化贸易结构转型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席艳玲 白艳娟
随着产品内分工以及贸易的蓬勃兴起,基于传统总量贸易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局限日趋明显,增加值贸易视角的研究开始兴起,在核算体系及数据库等方面均日渐完善。文章在回顾全球价值链理论脉络及前沿动态基础上,梳理了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的完善过程,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融入路径、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融合三个角度总结了新近的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席艳玲 白艳娟
随着产品内分工以及贸易的蓬勃兴起,基于传统总量贸易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局限日趋明显,增加值贸易视角的研究开始兴起,在核算体系及数据库等方面均日渐完善。文章在回顾全球价值链理论脉络及前沿动态基础上,梳理了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的完善过程,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融入路径、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融合三个角度总结了新近的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振宇 徐鹏
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扩大,致使传统贸易核算方法无法准确评估一个国家或一个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贡献。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通过传统和增加值两种核算方法,对中日双边贸易收支情况,双边贸易重要性差异,出口结构变化以及优势产业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增加值核算方法下的双边贸易更趋平衡;双边贸易重要性对中国而言在下降,对日本而言则在上升;双边中间品出口增长显著,产品内的国际分工在两国之间不断深化;传统贸易核算方法高估了中日贸易结构的优化程度,尤其是制造业贡献率;中日贸易互补性明显,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优势,而日本的优势则表现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知识...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日贸易 增加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中 王刚 刘榴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1995~2011年中美增加值出口和双边贸易失衡规模。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贸易出口规模,1995年和2011年中国增加值出口分别减少16.06%和24.24%;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中美贸易失衡,同期中美制造业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为传统贸易顺差的5%和10%,而中美农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逆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美服务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顺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逆差;分要素密集度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为增加值贸易顺差,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为逆差,且逆差规模逐步扩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雪阳 郭王玥蕊
将全球价值链多阶段生产这一重要因素纳入贸易模型中,运用结构引力模型和具有多重高维固定效应的泊松回归方法(PPMLHDFE),选取2012—2017年66个经济体贸易便利化水平和17个制造业双边增加值出口数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1)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具有积极影响,且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成本节约渠道实现;(2)贸易便利化对处于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生产阶段的中间品和最终品增加值贸易具有异质性影响,贸易便利化对最终品增加值贸易的影响效应更大;(3)贸易便利化会影响不同收入经济体的增加值贸易构成,中高收入经济体的相对变化最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通过区分不同贸易方式,利用OECD国家(地区)间投入产出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部门国内使用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最高,其次是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最低。1995-2011年国内使用产品和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得到提升;国内使用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长度明显大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和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长度,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长度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1995-2011年间各种贸易方式下的制造业部门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长度都呈延长趋势;制造业部门国内使用产品的上游度水平最高,其次为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上游度水平最低。1995-2011年各种贸易方式下的制造业部门产品的上游度水平都有所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通过区分不同贸易方式,利用OECD国家(地区)间投入产出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部门国内使用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最高,其次是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最低。1995-2011年国内使用产品和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得到提升;国内使用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长度明显大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和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长度,非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长度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1995-2011年间各种贸易方式下的制造业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云凤
全球价值链下,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难以准确反映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的获益程度。文章借鉴KPWW的测算框架,从增加值贸易角度将总出口进行分解,测度和比较APEC九个主要经济体的增加值贸易竞争力,结果表明:按照增加值贸易统计,各成员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贸易失衡情况基本没有改变,但出口对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下降了。各成员国增加值出口普遍小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的全值出口,其中韩国、墨西哥、中国、加拿大增加值出口比重相对较低,说明传统贸易统计夸大了这些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利益。"重复计算"部分分解的结果表明:俄罗斯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原材料供应环节;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等环节;澳大利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焕 常润岭
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国家和经济体参与到今天的全球经济中,形成越来越多的跨国价值链。通常情况下,价值链包括以下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分销和到达最终消费者。这些活动可以在同一公司或不同的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