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7)
2023(8773)
2022(7967)
2021(7616)
2020(6405)
2019(14982)
2018(15069)
2017(29567)
2016(16175)
2015(18220)
2014(18310)
2013(18199)
2012(16666)
2011(14930)
2010(14715)
2009(13248)
2008(12696)
2007(10864)
2006(9356)
2005(7971)
作者
(46955)
(38744)
(38342)
(36530)
(24771)
(18580)
(17454)
(15415)
(14721)
(13727)
(13409)
(12951)
(12253)
(12082)
(11957)
(11769)
(11689)
(11560)
(10968)
(10869)
(9640)
(9413)
(9263)
(8755)
(8633)
(8619)
(8612)
(8446)
(7755)
(7717)
学科
(62872)
经济(62799)
管理(45479)
(43075)
(36205)
企业(36205)
方法(31654)
数学(27370)
数学方法(27065)
(15831)
(15189)
(14746)
中国(14642)
业经(13534)
地方(12879)
(11124)
贸易(11120)
理论(10981)
(10967)
(10789)
农业(10682)
环境(10259)
技术(10144)
(9637)
(9623)
财务(9564)
财务管理(9549)
教育(9064)
企业财务(9049)
(8797)
机构
大学(229224)
学院(226244)
管理(94286)
(85440)
经济(83452)
理学(82752)
理学院(81847)
管理学(80451)
管理学院(80060)
研究(73534)
中国(52330)
(49165)
科学(48105)
(37153)
(36963)
(36191)
业大(36128)
研究所(34181)
中心(32841)
北京(30997)
(30937)
财经(30797)
(30291)
师范(30008)
农业(28711)
(28035)
(26875)
(25801)
师范大学(24477)
经济学(24405)
基金
项目(162748)
科学(127047)
研究(118388)
基金(117415)
(102372)
国家(101535)
科学基金(87014)
社会(72218)
社会科(68339)
社会科学(68320)
基金项目(63587)
(63455)
自然(58266)
自然科(56872)
自然科学(56861)
自然科学基金(55794)
(53825)
教育(53819)
编号(49122)
资助(48537)
成果(39149)
重点(35891)
(35687)
(34112)
(33770)
课题(32953)
创新(31420)
科研(31348)
项目编号(30432)
教育部(30277)
期刊
(88866)
经济(88866)
研究(63858)
中国(37598)
学报(37089)
科学(34104)
管理(32678)
(31846)
大学(27243)
(26019)
学学(25486)
教育(24957)
农业(23064)
技术(18877)
(15112)
金融(15112)
业经(14725)
图书(14255)
财经(13767)
经济研究(13589)
理论(12191)
科技(11830)
问题(11815)
(11535)
(11526)
实践(11516)
(11516)
资源(10905)
情报(10761)
技术经济(10734)
共检索到312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郝前进  雷志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FDI的吸收利用上,中国虽然总量多于印度,然在利用的细节问题上如内外资的国民待遇、FDI的行业投向、相关法律的完善等方面还需要向印度借鉴学习。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FDI的对比研究对这些进行了剖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凡  王巾英  
印度自实施经济改革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量虽逐年上升,与中国相比仍不具有任何可比性。但通过本文的比较可以看出,印度在吸收FDI的来源地结构、行业结构、人力资源构成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较中国具有一定的优势,即相比而言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占优,而印度的部分微观经济指标则占优。借鉴印度的经验,笔者提出我国在FDI引入中应注重目标定位、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定符合WTO规则的法律和法规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凡  王巾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乾之  
通过中印城市化基础、城市化动力、城市化演进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作用四个方面的比较,结合国际经验,在现有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两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异同点,提出中印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城市化经验、取长补短走出一条更为合理的城市化之路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万萍  孙波  
认为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科技发展在全球的科技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放获取兴起至今,两国的开放获取都取得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印度发展更为迅速,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开放获取的领头羊之一。通过对中国和印度的开放获取政策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和开放获取仓储名录DOAR的统计分析,比较两国的开放获取现状。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开放获取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凡  王巾英  
本文利用随机效应模型,根据OECD十五国1990年以来对中国、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面板数据,对中印两国吸引FDI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FDI高速增长的历史、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汇率贬值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印度的语言优势克服其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而吸引更多FDI的流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中国、印度同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并先后走上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两国凭借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深入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飞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本文将通过FDI和国际贸易的视角,对中国、印度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趋势、实质等进行比较和评析,并总结中印参与国际分工后发展模式的异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楠  杜莉  
本文从税收政策角度考察了中印两国在吸引FDI方面的类似与不同,指出,中国除实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还应在双重征税免除协定的签订以及产业、技术和地区引导等方面加强努力,以提供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元海  罗双临  
利用FDI的质量可从引进FDI的质量和FDI的利用质量两方面评价,文章对我国FDI的利用质量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三个区域FDI的利用质量随时间变化而不断提高,但与内资企业相比,整体上不高,三个区域利用FDI是数量型、非质量型的;FDI的利用质量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从总量如资本、经济增长、就业、对外开放、结构优化、税收等贡献看,东部引进FDI的质量高于中西部;从相对指标如经济增长质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研发水平、人力资本效应、税收损失等方面看,东部引进FDI的质量低于中西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琪  陈幸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既是邻国、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又是全球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所瞩目。而中国与印度也是最具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魅力的国家。本文比较了两国利用外资格局的明显差异: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软件服务业;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基于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且中印利用外资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重要影响。因此两国应该向对方借鉴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艳  付鑫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国际分工深化,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地位不断攀升。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龙象之争的背后,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上也走出各自的特色。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货物贸易占主导,虽然服务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但是服务贸易比重仍然较小,竞争力不强,而印度服务贸易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洁雯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基础、发展路径与发展重点的不同,在产业结构上也有着较大的不同。文章通过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不同,双方的产业结构都能对彼此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首先利用TC和RCA指数对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虽然在服务贸易总量上超过印度,但其整体竞争力相对于印度有显著劣势,并且这种劣势有扩大趋势;同时通过比较发现,相对于印度,中国仅在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有稳定和明显的优势。然后,据此提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杰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了中印两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1995-2009年,中印两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一直在持续提高,但仍处在较低水平。中印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仅仅是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要求中印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并不合理。中国能源效率比印度更低的原因很可能在于中国能源相对价格较低,而导致中国能源相对价格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的政府管制。为了提高能源效率,放松管制,提高能源价格,可能是中国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