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7)
2023(7212)
2022(6329)
2021(5712)
2020(5084)
2019(11878)
2018(11727)
2017(23192)
2016(12526)
2015(14477)
2014(14659)
2013(14879)
2012(14123)
2011(12920)
2010(13033)
2009(12093)
2008(12326)
2007(11264)
2006(9564)
2005(8583)
作者
(38645)
(32557)
(32494)
(30959)
(20374)
(15588)
(14974)
(12856)
(11995)
(11456)
(10951)
(10730)
(10299)
(10266)
(10187)
(10161)
(10129)
(9574)
(9418)
(9304)
(8207)
(8122)
(8091)
(7378)
(7304)
(7269)
(7162)
(7137)
(6590)
(6530)
学科
(60535)
经济(60492)
(32321)
管理(30897)
方法(28655)
(25112)
企业(25112)
数学(24960)
数学方法(24774)
(20458)
贸易(20451)
(19780)
(16321)
地方(14167)
中国(13212)
(12642)
业经(12536)
(12385)
农业(10344)
产业(10272)
(9541)
(8564)
(8509)
技术(8387)
理论(7824)
环境(7701)
地方经济(7695)
(7546)
(7539)
财务(7532)
机构
学院(190743)
大学(190088)
(85196)
经济(83573)
管理(70832)
研究(66846)
理学(61078)
理学院(60379)
管理学(59330)
管理学院(58982)
中国(48755)
科学(41384)
(39655)
(35832)
(35140)
(35009)
研究所(31962)
中心(30545)
业大(29652)
(29138)
财经(28974)
农业(28060)
经济学(26895)
(26078)
北京(24755)
经济学院(24744)
(24472)
师范(24231)
(23977)
(22963)
基金
项目(125551)
科学(97618)
研究(90471)
基金(90160)
(78977)
国家(78393)
科学基金(65511)
社会(56767)
社会科(53963)
社会科学(53946)
(49637)
基金项目(48176)
自然(41919)
(41684)
自然科(40875)
自然科学(40862)
教育(40440)
自然科学基金(40135)
资助(36993)
编号(36787)
成果(29419)
(29117)
重点(28973)
(27958)
(26138)
课题(25233)
科研(24548)
创新(24524)
计划(23478)
教育部(23475)
期刊
(90844)
经济(90844)
研究(53879)
中国(32317)
(31230)
学报(30620)
科学(27831)
(27150)
管理(23125)
大学(22473)
学学(21438)
农业(21118)
业经(15864)
技术(15744)
(15690)
经济研究(15646)
教育(14717)
(14431)
金融(14431)
问题(14154)
财经(14036)
国际(13101)
(12234)
(11965)
商业(10735)
技术经济(10435)
统计(9750)
世界(9253)
(9058)
(8812)
共检索到27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弛  史翔娜  
中印两国贸易摩擦态势愈演愈烈,目前印度已经超过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成为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印度对华发起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化工、纺织、钢铁等产业。本文以对这些产业的特征分析为研究的出发点,据此得出中印两国贸易摩擦产业分布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肖志敏  杨军  
利用GTAP模型分别模拟分析2018年初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和短期经济影响,结果发现,中美两轮贸易加税全部实施,短期内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会减少约295亿美元,美国对世界逆差减少257亿美元,中国对世界顺差增加108亿美元。此外,中国实际GDP、福利和就业率分别下降0.37%、503亿美元和0.52%;美国分别下降0.28%、515亿美元和0.38%。长期来看,中美宏观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得到缓解。在产业影响方面,中国弱夕阳产业、新兴产业部门分别在两轮贸易摩擦中受到较大冲击,农业部门普遍受益,夕阳产业部门影响不大,其中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等新兴产业产出均下降1.14%。美国农业、夕阳产业在两轮贸易摩擦中负面影响较大,其中油菜籽和植物纤维产出分别下降17.9%和14.3%。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都带来较大冲击,而且其影响会随着摩擦的升级而扩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俊慧  
随着中日贸易额的急速增长,中日贸易摩擦也日益白热化。这些贸易摩擦既是中日两国贸易商品的竞争,同时也反映了两国在生产这些贸易商品的产业上的竞争。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在金额增长和商品结构变化两方面的发展,指出了中日贸易摩擦与两国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的时滞关系,并据此预测了未来可能发生贸易摩擦的产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美两国经济和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应用动态GTAP模型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和各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基准情景相比,从各部门产出看,在短期内,中国农产品和轻工业会受到正面影响,其余部门会受到负面冲击;美国肉类、采掘、食品、纺织、重工业、通信和服务部门会得到促进,其余部门会受到抑制。长期来看,除农产品部门外,中国其余部门会受到正面冲击;除通信部门外,美国各部门产出的变化与其短期相似。总体而言,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国经济增速、出口和进口的下降幅度均高于美国,这表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负面冲击更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喻莎莎  
全球贸易摩擦逐渐升温,加速了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结构的变化,对2009-2018年间中美文化产品贸易数额进行统计及趋势分析,探讨了中美双方贸易摩擦对文化产品贸易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两国之间的文化产品贸易处于不稳定态势,中国文化产品制造业具有明显输出优势,但遭受到针对出版印刷业的摩擦纠纷次数较多,中美间影视作品的逆差数量明显。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对未来文化产品发展方向做了预测和分析,为我国文化相关制造及服务行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张兴泉  
本文通过对1995~2009年间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进行统计上的比较,结合中美、中日贸易摩擦的状况,进一步证实产业内贸易水平与贸易摩擦之间的反向关系。产业结构的差异对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消费差异、产业规模差异以及经济外向度差异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而对华FDI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但影响的强弱则大有区别。只有缩小中美两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才能有效提高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并逐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尹晓波  
国产产品复进口是指在本国生产制造,并已实际出口离境的原产于本国的货物,在未进行实质性加工改变货物状态的情况下,因某些原因需要复运进境的活动。将已经成功出口到境外的本国产品再次进口到国内,这种"出口转内销"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独特现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晓凤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在形成整体性演进中,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业及高利润产业,呈现了动态上同构的加速趋势。产业结构的同构引发了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致使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风起云涌。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结构互补、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交织并存的国际分工网络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邵冠华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在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我国光伏产品的整体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产业链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产能扩张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规则参与少和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应当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科学生产,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合理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国际贸易理论阐释了在完全分工与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现实的国际贸易实践却是:在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业以及能带来高额利润的高科技产业和其它产业,出现了国与国之间同构的现象。出口相似性指数和产品相似系数都显示了这种同构日趋严重,文中的博弈模型论证了产业结构的同构引发了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致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风起云涌,呈现出广泛性的特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李春顶  
国际贸易摩擦中存在南北不对称现象,本文解析了该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原因,并认为正是该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南北贸易摩擦的频繁不断。文章构建了一个三国差异化产品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南北国家出口产品市场结构的差异引起南北不对称是贸易摩擦的关键所在,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是其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微观本质,且该结论与发达进口国内有无相关竞争性产业并无关联性。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解决贸易摩擦的根本途径在于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层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凡  桑百川  谢文秀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下一步双方经贸磋商走向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随着中美能源领域互补性不断增强,中美能源合作有望成为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抓手。开展中美能源合作须立足双方能源发展现状,以挖掘双方合作中的利益交汇点、重点和亮点。中国应充分研判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所带来的风险,准确把握时机打好能源贸易牌,深入挖掘中美能源合作潜力,引导国内企业进行合规合作,为未来中美经贸磋商创造有利条件,为中美能源长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福林  赵绍全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双方贸易投资及价值观领域争端不断积累的结果,对全球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与贸易逆差、文明冲突、发展模式差异及美国强硬内阁等众多因素有关。其中,贸易逆差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文明冲突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发展模式差异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原因,美国内阁成员偏鹰倾向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人为原因。中美两国的征税范围均照顾到了国内需求的不可替代性。事实上,仅从贸易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GDP的负面影响不是很大,但其潜在影响却远远超出贸易领域。贸易摩擦的持续和加剧不仅会加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负面情绪并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刺激美国运用全球影响力对中国全面施压并形成封锁。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也从某种程度上警醒我们,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公认的贸易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必须在经济结构、运行机制、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而要更好地化解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必须实施贸易强国战略,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参照国际标准改善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坚持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幅减税降费;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建忠  吴超  
服务贸易摩擦是近年来骤然增加的现象,各类摩擦所涉国家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中南美洲国家。同时,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摩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并表现出一系列的特殊性。结合中外服务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