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4)
2023(6099)
2022(5071)
2021(4427)
2020(3727)
2019(8333)
2018(8210)
2017(16051)
2016(8714)
2015(9640)
2014(9655)
2013(9843)
2012(9587)
2011(8749)
2010(9195)
2009(8595)
2008(8270)
2007(7414)
2006(6918)
2005(6532)
作者
(26151)
(22108)
(21841)
(21042)
(14323)
(10465)
(10046)
(8538)
(8359)
(7870)
(7724)
(7340)
(7319)
(7184)
(6974)
(6759)
(6444)
(6323)
(6277)
(5933)
(5863)
(5352)
(5338)
(5204)
(5014)
(4973)
(4734)
(4566)
(4453)
(4322)
学科
(60672)
经济(60625)
管理(19477)
(17655)
方法(16882)
地方(16538)
数学(14930)
数学方法(14811)
(12529)
企业(12529)
(12390)
地方经济(12347)
中国(11741)
(10457)
业经(9835)
(8452)
(7900)
金融(7900)
(7863)
农业(7709)
经济学(7428)
(7237)
(7201)
贸易(7196)
环境(7113)
税收(6880)
(6827)
(6783)
(6598)
(6565)
机构
大学(133211)
学院(131044)
(67657)
经济(66495)
研究(54449)
管理(44574)
中国(40794)
理学(37444)
理学院(36903)
管理学(36329)
管理学院(36057)
科学(30837)
(29443)
(28534)
(28094)
研究所(25804)
中心(23455)
财经(22991)
经济学(22862)
(20800)
(20590)
(20336)
经济学院(20256)
(19302)
北京(18284)
(18265)
师范(18103)
财经大学(16836)
业大(16461)
科学院(16452)
基金
项目(80956)
科学(63759)
基金(59591)
研究(58895)
(52593)
国家(52220)
科学基金(43285)
社会(39631)
社会科(37590)
社会科学(37580)
基金项目(30617)
(29590)
自然(26047)
教育(25813)
(25531)
自然科(25406)
自然科学(25403)
自然科学基金(24948)
资助(24867)
编号(22116)
(19624)
成果(19182)
重点(19032)
(18596)
国家社会(17315)
发展(16149)
(15923)
课题(15912)
教育部(15906)
中国(15872)
期刊
(82778)
经济(82778)
研究(47058)
中国(25324)
(21690)
学报(18968)
(18791)
科学(18122)
管理(17892)
经济研究(14761)
大学(14427)
学学(13717)
(13274)
金融(13274)
农业(12891)
财经(12105)
问题(10725)
(10644)
教育(10601)
技术(10350)
世界(9705)
业经(9691)
(8966)
国际(8818)
技术经济(7876)
统计(7623)
(7524)
经济问题(6640)
(6339)
经济管理(6180)
共检索到214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思宁  
按照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目标要求,文章通过总结日本和美国在此问题的历史规律和政策措施,联系北京实际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十二五"时期北京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相关结论期望为解决"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锦培  孙福万  
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为各国远程教育机构树立了一个标杆,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甚至模仿的榜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形式却呈现多样化的格局,几乎每一所开放大学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也不例外。通过对英国开放大学所具有的"普通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特色远程开放教育实践的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开放大学不必将英国开放大学作为追赶的目标,也不必照搬他们的办学模式,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开放远程教育之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令世人瞩日,但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景气波动却非常激烈,经济的过热期和调整期交互式地反复出现,为了避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我国近年来加强了对景气循环的研究分析与预测工作。因此,利用增长循环的观点来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祝合良  关冠军  
本文以商标和专利等知识产权活动情况作为衡量品牌发展的重要参照,将品牌要素引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品牌经济是一种消费引领型、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中、美两国的比较分析发现,美国经济的品牌竞争力更强,品牌引领经济的特征更为明显;中国相对较弱,需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士贵  刘杨  
本文主要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很显著的因果关系,但中国的金融相关率明显低于美国;中国的货币扩张系数明显地高于美国;中国的银行深度高于美国,而非货币金融资产发行系数、证券化率和债券发行度则低于美国。因而,中国应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不动摇,同时稳健地发展金融资产总量、优化金融资产结构、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体系整体水平的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再起  向雄辉  
经济软实力的构建以经济硬实力为基础,但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硬实力。文章构建经济软实力指标评价体系,并对比中印两国经济软实力的优缺点发现:中国经济软实力整体比印度更强,但印度软实力建设举措有值得借鉴之处。针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应在加强国内经济软实力的源动力、夯实国内经济软实力的支撑力、提升国际经济软实力上着重发力,以增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国胜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毗邻的东方人口大国。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有着深刻的巨大的影响。两国分别于 1 978年末和 1 991年 7月开始引人注目的经济改革 ,经济迅速增长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国际竞争力显著上升 ,经济自由化全面展开。本文着重分析考察两国经济改革的导入、特征和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显著的借鉴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江  彭越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1978~2012年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提升的速度要明显高于印度;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的三个维度都要优于印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有效的政府干预;中国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而印度的可持续性指数一直下降;中印两国经济的公平与稳定性水平与世界经济波动情况息息相关且这种程度还在逐渐加深,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印度。中国应采取合作创新战略,完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加强环境保护与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确保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全面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红岩  左宁宁  刘吉安  
王红岩、左宁宁、刘吉安在《教育探索》2016年第2期中撰文,描述了澳英两国职普课程学分互认体系的特征,并阐明了澳英两国普职课程学分互认体系对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借鉴意义。澳大利亚和英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并在国家资格框架下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的学分互认,以资格、标准和证书形成职普课程学分互认体系的基本载体,以统一管理和课程等值认证构成职普课程学分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明勋  李东学  李昌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向俊  任保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将个人工作期分为两期的增长模型,该模型表明,消费信贷市场完美程度将对经济增长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利用中美两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结构影响显著,消费信贷比率提高将使消费占GDP比率上升;收入差距并不是导致中国消费占GDP比率下降的原因。为提高消费占GDP比率,我们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信用贷款的交易成本,放宽金融业的准入限制,促进竞争,增加消费信贷供给,放松居民预算约束;同时增加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为居民消费提供稳定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扩大内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晓晔  赵守国  
对经济增长动力变迁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三驾马车"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拉动条件,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明涛  袁富华  张平  
本文基于多国历史统计数据,在增长核算框架下,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经济追赶国家向发达经济增长阶段演变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下降、资本产出比和消费率变化引发的资本增长率下降和资本产出弹性下降,共同决定了结构性减速的必然趋势。(2)投资增长下降、人口结构转型和要素弹性逆转,对中国构成三重结构性冲击,导致未来增长减速。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能得到切实提高,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前景堪忧。(3)中国工业化时期的高速增长是由投资、劳动力等要素规模扩张维持的,经济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效率问题是未来增长模式转型的重中之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