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1)
2023(9967)
2022(8240)
2021(7760)
2020(6222)
2019(14381)
2018(14021)
2017(26149)
2016(14236)
2015(16184)
2014(15890)
2013(16113)
2012(15672)
2011(14822)
2010(14848)
2009(13635)
2008(13579)
2007(12090)
2006(11159)
2005(10522)
作者
(42268)
(35340)
(35155)
(33635)
(22794)
(16947)
(15998)
(13732)
(13690)
(12625)
(12318)
(11877)
(11739)
(11455)
(11312)
(10908)
(10454)
(10174)
(10124)
(10044)
(9104)
(8616)
(8610)
(8038)
(7960)
(7960)
(7791)
(7754)
(7242)
(7216)
学科
(71157)
经济(71101)
管理(36773)
(35049)
中国(25647)
(25324)
企业(25324)
方法(23934)
数学(21358)
数学方法(21252)
地方(19758)
(18850)
(14864)
贸易(14849)
业经(14489)
(14436)
(14236)
农业(12966)
(12815)
(12544)
金融(12543)
(12455)
(12206)
银行(12188)
(11990)
环境(11868)
(11772)
地方经济(11270)
(10319)
资源(9349)
机构
大学(209500)
学院(208636)
(97478)
经济(95754)
研究(85169)
管理(74343)
中国(66254)
理学(62071)
理学院(61282)
管理学(60495)
管理学院(60085)
科学(48823)
(47183)
(44585)
(43342)
研究所(40234)
中心(36602)
(35227)
财经(33600)
北京(31614)
(31468)
经济学(31095)
(30690)
(30506)
(29316)
师范(29056)
经济学院(27916)
农业(27332)
业大(27062)
科学院(26485)
基金
项目(132349)
科学(104266)
研究(99164)
基金(95907)
(84328)
国家(83620)
科学基金(69782)
社会(64629)
社会科(61418)
社会科学(61401)
(49235)
基金项目(49146)
教育(44438)
(42633)
自然(42150)
自然科(41024)
自然科学(41011)
资助(40430)
自然科学基金(40299)
编号(39045)
(35165)
成果(32822)
(30873)
重点(30745)
发展(28745)
课题(28432)
(28258)
国家社会(27928)
中国(27575)
(27095)
期刊
(115526)
经济(115526)
研究(71017)
中国(50087)
(33526)
学报(31614)
(31032)
科学(30377)
管理(30186)
教育(24429)
(23976)
金融(23976)
农业(23691)
大学(23514)
学学(21727)
经济研究(19619)
技术(17538)
业经(17452)
财经(17222)
问题(15651)
(15209)
(15050)
国际(14673)
世界(14095)
(13993)
资源(11273)
图书(11194)
技术经济(10746)
(9998)
论坛(9998)
共检索到343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新  沈镭  高天明  
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5国。本文概述了中南半岛的资源状况,具体分析了各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并对其生产及发展状况、矿业投资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国均在优化其矿业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了专门的矿业管理部门,颁布了相关矿业法律,并设立了许多矿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分析认为中南半岛是我国矿业"走出去"较为理想的投资地区,并提出与中南半岛五国开展矿业合作的矿种选择,分布是:泰国的钾盐和锡矿,越南的铝土矿和铁矿,老挝的钾盐和铝土矿,缅甸的石油和有色金属,柬埔寨的石油、金矿和铝土矿。与中南半岛矿业合作,对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维护我国资源、经济安全和促进次区域国家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方志斌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自启动至今已取得较大成就,在促进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共荣、民心相通方面意义重大。从基础设施、能源项目、产业园区和信息港建设等方面,分析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从顶层设计、华人华侨纽带作用、政治互信、大国关系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发展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国峰  
矿产资源是自然环境中所存重要非可再生资源,其实际运用可有效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国家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方位维护国家社会安全提供充足保障力量。矿产企业与部门挖掘、开发矿资产资源时,会随之产生大量气相、液相及固相废弃物,长期以往,这些废弃物质的不断累积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青  梁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如银  杨家慧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政治、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矿产资源安全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与方法、保障策略、法律政策角度出发,梳理目前矿产资源安全研究成果。综述发现,矿产资源安全是一个可持续的概念,不仅涉及经济安全,更将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全、国际安全纳入研究范畴;评价指标也随着时间不断丰富,从原本单一的经济指标转向涵盖环境指标、地理及政治指标等在内的评价体系;国家更加关注矿产资源开采、使用的各个方面,关于矿产资源安全的专项法律政策不断完善;为保障国家综合安全,政府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洁珑  
在矿产资源核算方面,国际上有以SNA2008和SEEA2012为代表的权威核算指南,各国也有相关的核算体系与实践。对美国、加拿大、挪威、荷兰、德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核算方面的指南和实践进行梳理,发现各国矿产资源核算的理论基础与核算板块大多参考借鉴了SNA2008和SEEA2012。总结这些国家对我国矿产资源核算方面的启示,认为矿产资源资产应纳入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核算体系中,并以SEEA2012为指南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矿产资源核算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之幸   金凤君   周雍康   陈卓  
泛亚铁路是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新通道,深刻影响着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区域开发水平,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1 km×1 km栅格为基本空间单元,刻画了泛亚铁路开通前后中南半岛的交通优势格局,解析了泛亚铁路对区域开发的支撑能力及其对区域开发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1)泛亚铁路能够显著提高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通优势,形成“屮”字型空间格局,但也增强了交通优势空间分布的不均衡;(2)泛亚铁路开通后,中等及以上等级的交通优势区域面积占比从10.04%提高到37.34%,人口占比从46.05%提高到73.67%,对区域开发形成了良好的支撑能力;(3)泛亚铁路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和沿海城市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吸引能力,形成跨国的沿海和沿海—内陆发展轴带,支撑环泰国湾区域开发结构的网络化。未来,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应以泰国湾地区为重点区域,打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支撑中国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国家实现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淑惠  胡琼  
基于2003~2017年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将相邻效应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采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法考察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及两者的交互对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同时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检验四类制度距离对投资的正负效应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度距离作用各异,文化制度距离、微观经济制度距离阻碍了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法律制度距离、宏观经济制度距离则产生了正效应,但总体上制度差异对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产生阻碍作用。考虑相邻效应后,各国投资相邻效应表现为"互利共赢"。其中代表金融、贸易、财政自由化的宏观经济制度明显强化"互利共赢"作用,而文化、微观经济与法律制度距离弱化这种"互利共赢",随着相邻效应的增强,制度距离对投资的阻碍作用在削弱。据此提出在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中国需要充分发挥相邻效应,动态考虑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来平衡中南半岛国家两两邻国之间的投资利益关系,最大化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效应,实现中国与各国经贸合作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伟  公丕萍  李大伟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这条走廊沿线国家与我国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潜力。目前,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索通过"战略经济"路径建立中、缅、老、柬长期稳固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以我国为主导的跨国生产网络和差别化的国际产能合作路径,构建与半岛各国更加均衡的贸易格局,提高人民币在中南半岛各国的区域化程度,全面推动标准、技术、政策对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伟  公丕萍  李大伟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这条走廊沿线国家与我国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潜力。目前,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索通过"战略经济"路径建立中、缅、老、柬长期稳固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以我国为主导的跨国生产网络和差别化的国际产能合作路径,构建与半岛各国更加均衡的贸易格局,提高人民币在中南半岛各国的区域化程度,全面推动标准、技术、政策对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屠年松  薛丹青  
利用OECD与WTO联合发布的2015版TIVA数据,在附加值贸易的框架下,测算出中国以及中南半岛各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位置,分析影响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更深程度地参与全球价值链、短期内失业率的上升以及高水平的基础设施,都能够显著提升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过高的物质资本形成,过高的政府支出,将会阻碍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国家向价值链的高端地位攀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屠年松  
结合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现状,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中国与中南半岛七个国家2000-2015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整体层面还是分区域层面,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对贸易合作都有显著正影响,而陆地接壤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地理距离在区域1层面(中低等收入国家)对贸易合作有显著负影响,而在整体层面和区域2层面(中高、高等收入国家)却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应携手中南半岛国家共同发展经济,加强跨境交通网络建设,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以促进贸易合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益康  马宇  
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刘益康/文马宇/编译中国地域辽阔,陆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仅煤、石油、天然气,还有多种贱金属、工业矿物及稀有金属,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为了获得资金和技术,中国政府欢迎外国投资者与中国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