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2)
- 2023(5316)
- 2022(4784)
- 2021(4332)
- 2020(4014)
- 2019(9512)
- 2018(9583)
- 2017(18468)
- 2016(10451)
- 2015(12173)
- 2014(12359)
- 2013(12391)
- 2012(11850)
- 2011(10795)
- 2010(10843)
- 2009(10127)
- 2008(10384)
- 2007(9631)
- 2006(8049)
- 2005(7165)
- 学科
- 济(43715)
- 经济(43668)
- 业(26577)
- 管理(26499)
- 方法(23176)
- 数学(20787)
- 企(20658)
- 企业(20658)
- 数学方法(20614)
- 农(12347)
- 财(11762)
- 学(11534)
- 中国(10145)
- 贸(9552)
- 贸易(9549)
- 易(9290)
- 地方(8428)
- 农业(8076)
- 业经(7780)
- 制(7545)
- 务(7522)
- 财务(7509)
- 财务管理(7485)
- 和(7232)
- 企业财务(7040)
- 环境(6274)
- 银(6209)
- 银行(6178)
- 理论(5951)
- 融(5932)
- 机构
- 大学(157133)
- 学院(155591)
- 济(61638)
- 经济(60300)
- 管理(55601)
- 研究(54336)
- 理学(47941)
- 理学院(47345)
- 管理学(46358)
- 管理学院(46083)
- 中国(40387)
- 科学(37196)
- 农(35363)
- 京(33439)
- 所(29954)
- 农业(28575)
- 财(28054)
- 业大(28033)
- 研究所(27516)
- 中心(25539)
- 江(24257)
- 财经(22496)
- 北京(20768)
- 经(20275)
- 范(20250)
- 师范(19912)
- 经济学(19420)
- 州(18792)
- 院(18583)
- 农业大学(18580)
- 基金
- 项目(102865)
- 科学(78737)
- 基金(73533)
- 研究(70510)
- 家(65558)
- 国家(65032)
- 科学基金(53738)
- 社会(42331)
- 省(41072)
- 社会科(39947)
- 社会科学(39930)
- 基金项目(39298)
- 自然(36485)
- 自然科(35579)
- 自然科学(35566)
- 划(35075)
- 自然科学基金(34926)
- 教育(32767)
- 资助(30363)
- 编号(28751)
- 成果(23888)
- 重点(23643)
- 部(22629)
- 发(22257)
- 计划(21062)
- 创(20855)
- 科研(20731)
- 课题(19844)
- 创新(19609)
- 大学(19014)
共检索到224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超 马晓 刘倩 吴利敏 刘慧芬 李学军 王璐明
为了解NR5a2在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腺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华鳖NR5a2 cDNA。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全长为2 674 bp,开放阅读框为1 608 bp,编码535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度为40 bp,3′非编码区长度为1 026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0.5 ku,等电点为8.57,具有保守的ZnF-C4结构域和HOLI结构域。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中华鳖NR5a2基因与西部锦龟(Chrysemys picta bellii)的相似性最高,其次是原鸡(Gallus gallus)。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中华鳖NR5a2与西部锦龟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NR5a2在中华鳖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组织。31.5℃孵化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的中华鳖胚胎组织中发现NR5a2基因在17期时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显著下降。结果表明NR5a2可能参与中华鳖的性别分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勇 潘增祥 张久峰 赵永祥 谢庄 刘红林 徐银学 李齐发
NR5A2是孤儿核受体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胚胎发育、类固醇激素生成、卵泡发育和排卵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克隆和测序获得二花脸猪NR5A2基因编码区序列,采用RT-PCR技术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征,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二花脸猪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卵巢组织中NR5A2基因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二花脸猪NR5A2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 506 bp,编码蛋白含有DNA结合域、Ftz-F1盒和配体结合域等保守结构域。二花脸猪NR5A2基因在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特别是在卵巢组织中高表达,且卵巢组织中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P<0.05)。推测二花脸猪NR5A2基因在卵泡发育和排卵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熊钢 周先文 马晓 曾丹 陈贞年 康骊 王晓清
为研究GHITM基因在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胚胎发育及生长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中华鳖GHITM全长c 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GHITM m RNA组织表达及不同温度孵化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华鳖GHITM c DNA序列长度为2650 bp,开放阅读框为1050 bp,5’非编码区为123 bp,3’非编码区为1477 bp,编码34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等电点为10.01,分子量为37.12kDa。GHITM编码氨基酸序列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7个跨膜域组成跨膜区。GHITM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显示,中华鳖与锦龟(Chrysemys picta bellii)和绿海龟(Chelonia mydas)同属一个分支,3种鳄鱼构成一个分支,7种鸟类形成一个分支。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显示,GHITM基因在肝脏、肌肉和脑垂体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显著高于心脏、性腺、肠、肾脏和脾脏组织(P<0.05);低温胁迫孵化能显著抑制胚胎肝脏中GHITM基因的表达(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GHITM基因与中华鳖生长和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其在中华鳖胚胎中的表达受孵化温度调节。本研究为探讨中华鳖胚胎发育和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林清 李凤娥 熊远著 邓昌彦
【目的】克隆猪核受体4A1 (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4,group A,member 1,NR4A1) DNA序列全长,并对CDS序列及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方法】以未成年长大母猪的卵巢为材料,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对猪NR4A1 DNA序列进行分离和测序,并对猪NR4A1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处理卵巢颗粒细胞,采用RTPCR方法分析猪NR4A1基因的表达模式。【...
关键词:
猪 NR4A1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管阳 王宏芝 张杰伟 陈亚娟 朱丹 丁莉萍 魏建华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个月的毛白杨‘BJHR01’幼苗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PtoeIF5A2(GenBank登录号:HQ529480)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包含483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18 kDa,等电点为5.76。Real-Time qRT-PCR分析表明:PtoeIF5A2在6个月毛白杨幼苗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约为其在幼根中表达量的5倍。PtoeIF5A2响应了干旱、ABA(200μmol·L-1)、低温(4℃),尤其是NaCl(300 mmol·L-1)胁迫。在NaC...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慧 张英萍 王利华 沙航 王咏星 邹桂伟 梁宏伟
为了解GnRH基因在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腺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中华鳖全脑中获得与生长生殖调控密切相关的GnRH 1基因全长cDNA,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GnRH 1在成鳖不同组织和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华鳖GnRH 1基因cDNA全长546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99 bp,3′非编码区(3′UTR)168 bp,开放阅读框(ORF)279 bp,编码92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0.23 ku,理论等电点pI为5.65,具有N端信号肽(1~23 aa)、核心十肽区域(24~33 aa)、断裂位点GKR(34~36 aa)及相关肽区域(37~92 aa),符合GnRH蛋白典型结构特征。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中华鳖GnRH 1基因和绿海龟(Chelonia mydas)、墨西哥箱龟(Terrapene carolina mexicana)及西部锦龟(Chrysemys picta bellii)GnRH 1基因聚为一支。qRT-PCR结果表明,GnRH 1基因在中华鳖雌雄个体的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脑和性腺组织中高表达,且具有性别差异,雄性中华鳖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雌性(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宁 曾地刚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IF5A在动植物细胞衰老死亡、环境胁迫应答和免疫应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凡纳滨对虾cDNA文库进行测序,首次获得了包含eIF5A完整的氨基酸序列的cDNA。该cDNA包含47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5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17.257 ku,理论等电点为5.06。凡纳滨对虾eIF5A和其他物种对比结果显示,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物种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eIF5A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对WSSV、TSV和IHHNV感染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艳 周发林 李运东 姜松 黄建华 杨丽诗 陈旭 江世贵 杨其彬
为了解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在生物体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PP2A-B55基因,并使用qRT-PCR初步探究其在卵巢发育过程的作用。通过RACE扩增得到了MaPP2A-B55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共2 100 bp,其中ORF为1 332 bp,编码44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1.229 kDa,理论等电点为6.04。多重比对表明MaPP2A-B55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PP2A-B55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系统进化树显示与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定量结果表明MaPP2A-B55在肌肉和卵巢显著表达,同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在幼体发育时期的受精卵阶段呈高表达,然后下降,在无节幼体Ⅵ期降到最低点,溞状幼体Ⅰ期开始上升之后表达平稳。研究结果显示PP2A-B55可能参与了近缘新对虾的卵巢成熟与幼体发育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盼盼 孟肖冰 付娆 张尧 常玮
[目的]克隆大豆GmCYP85A2基因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GmCYP85A2基因的功能及其对大豆叶柄角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郑豆196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GmCYP85A2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GmCYP85A2基因在大豆植株不同组织(根、茎、叶片、叶柄、花、花芽和豆荚)及不同光照处理时间(0,4,8,12,16,20,24 h)下叶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成功克隆了大豆GmCYP85A2基因,其长1 524 bp,开放阅读框长1 401 bp,编码46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53.4 ku,理论等电点(pI)为9.00,具有典型的P450超家族保守结构和蛋白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蛋白为分泌型蛋白。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转录起始位置ATG上游2 kb的基因组序列含有多个响应光照以及与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GmCYP85A2基因主要在花、花芽、豆荚及叶柄中表达,且以花中的表达量最大;在营养生长时期,叶柄中GmCYP85A2的表达量受光照影响而上调,并伴随着叶柄角的变大。[结论]克隆了大豆GmCYP85A2基因,并研究了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了其在叶柄角调控中的可能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森 谭娥 奚耕思
【目的】克隆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5-HT2A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其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幼虫和不同品级成虫mRNA的表达情况,为探究5-HT2A受体基因对拟黑多刺蚁生长发育的调控规律提供证据。【方法】从拟黑多刺蚁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并克隆Pv5-HT2A受体基因;用ProtParam预测蛋白质序列,Blast比较蛋白质序列同源性,用Clustal X进行核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MEGA 6.0比邻法生成系统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苗 韦智梅 BIZOZA 周针宇 李虹 王波 熊银林 刁晓明 翟旭亮
为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生物学信息与表达及其作为生理与毒理研究标志物的可行性,本实验克隆获得VtgAB1、VtgAB2、VtgAB3(GenBank登录号OK287927、OK287929、OK287928)基因序列,其cDNA长分别为5 055、5 537、5 306 bp,分别编码了1 684、1 760、1 725个氨基酸。三种亚型Vtg蛋白均由脂蛋白N-末端(Vitellogenin_N)、1943DUF、1944DUF、PV、D型血管血友病因子(VWD)5个保守结构域构成,为完整型Vtg。同源性分析发现皆与龟鳖目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同时在3种亚型中VtgAB2与VtgAB3更相似。荧光定量PCR显示,3种亚型Vtg只在雌性肝脏中强烈表达。在60日龄、2龄、4龄雌性个体肝脏中,Vtg表达量随年龄呈上升趋势,VtgAB1、VtgAB2为主要表达亚型。原位杂交结果显示,3种亚型Vtg在卵原细胞内未发现杂交信号;在生长期卵母细胞胞质和滤泡细胞中发现杂交信号;成熟期卵母细胞胞质中未发现杂交信号,在滤泡细胞和周围的网状组织中发现杂交信号。信号在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分布较为均匀且表达最强,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信号聚集在核周区且信号逐渐减弱。以雄性中华鳖为对象,注射雌激素E2,3种亚型Vtg表达量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华鳖卵黄积累过程中Vtg发挥重要作用,首次证实其Vtg存在内源性合成,并发现其可以作为雌激素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瑶 杨志刚 郭子好 姚琴琴 曾奇韬 杨筱珍 成永旭
根据陆地蟹RXR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中华绒螯蟹RXR基因并进行各组织间的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RXR cDNA全长1 517 bp,编码433个氨基酸。经BLASTn和BLASTx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RX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陆地蟹RX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6%。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中华绒螯蟹RXR的氨基酸序列与陆地蟹RXR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XR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中华绒螯蟹Y器官中表达量最高,肝胰腺、鳃和肌肉中少量表达,心脏、胃、肠、胸神经节和脑神经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宇岩 李凤辉 边力 朱文静 陈四清 曲江波 常青 刘长琳 葛建龙
vasa基因编码的蛋白是DEAD-box (AspGlu-Ala-Asp)蛋白家族成员,对真核生物生殖细胞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使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 vasa基因全长,共243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067 bp,编码688个氨基酸,5′-UTR长128 bp,3′-UTR长244 bp (包含A尾巴)。基于ExPASy、Signal 4.1、TMHMM、SMART等在线软件对Os-vasa基因的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得出其氨基酸分子量为76580.53 Da,理论等电点为5.89。无信号肽,跨膜区域没有明显的信号,因此,推测其为胞内蛋白,不属于膜蛋白。该蛋白具有DEXDc和HELICc 2个功能结构域,而且有9个DEAD-box家族蛋白的典型保守区域,表明所得cDNA属于vasa基因家族。使用qRT-PCR对中华蛸各时期胚胎、初孵幼体及2个发育时期的卵巢及雌雄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s-vasa基因在性腺中特异性表达,且在卵巢中的表达大于精巢,未成熟和成熟卵巢中均有vasa mRNA表达,且未成熟期表达量较高。因此,推测Os-vasa基因可能在卵巢发育过程和功能维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华蛸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均能检测到Os-vasa基因转录本,前10 d微弱表达,从第13天开始,表达量逐渐上升,至第19天达到最高。在初孵幼体阶段,Os-vasa分别在第8天和第20天出现最低和最高表达量。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蛸原始生殖细胞起源、迁移和分化提供理论资料,有助于加深对中华蛸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的理解。
关键词:
中华蛸 vasa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瑶 杨志刚 沈城 姚琴琴 曾奇韬 刘启彬 成永旭
为了研究蜕皮激素受体(EcR)在中华绒螯蟹蜕皮和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cR基因全长cDNA序列。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蜕皮过程及卵巢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征,并研究了甲基法尼酯(MF)对卵巢中EcR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EcR cDNA全长2 156 bp,编码422个氨基酸,其序列与招潮蟹相似性最高,为89%。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cR在Y器官中表达量最高;在卵巢和肌肉中少量表达;在肝胰腺、鳃、心脏、胃、肠、胸神经节和脑神经节中微量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箫 陈珂 陈艳文 刘钰珠 李一峰 杨金龙
为探究5-羟色胺2A受体(5-HT 2A receptor, 5-HT2AR)基因在海水贝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克隆了厚壳贻贝5-HT2AR基因的cDNA全长,并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显示,5-HT2AR基因全长2 636 bp,开放阅读框(ORF)2 124 bp,共编码70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人、小鼠、斑马鱼、长牡蛎和虾夷扇贝等物种分别具有45%、45%、48%、49%和67%的同源性。厚壳贻贝雌雄成体各组织和器官中均有5-HT2AR基因表达,雄性中的鳃表达量最高,而在雌性鳃、外套膜和性腺中的表达稍高于其他组织和器官;推测该基因可能与厚壳贻贝的摄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有关。5-HT2AR基因在厚壳贻贝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稚贝的表达量为眼点幼虫的1.4倍,推测5-HT2AR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厚壳贻贝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5-HT基因家族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