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1)
2023(9131)
2022(7816)
2021(7223)
2020(6329)
2019(14494)
2018(14561)
2017(27478)
2016(15516)
2015(17930)
2014(18741)
2013(18243)
2012(17413)
2011(15645)
2010(16091)
2009(15104)
2008(15344)
2007(14423)
2006(12452)
2005(11140)
作者
(49078)
(41170)
(41112)
(39285)
(25961)
(19903)
(18951)
(16335)
(15381)
(14777)
(13972)
(13971)
(13158)
(13099)
(13093)
(12936)
(12829)
(12234)
(12074)
(11815)
(10536)
(10433)
(10197)
(9439)
(9340)
(9325)
(9166)
(9140)
(8624)
(8532)
学科
(63394)
经济(63317)
管理(46120)
(43602)
(35420)
企业(35420)
方法(30044)
数学(26279)
数学方法(25883)
(18485)
中国(16834)
(16219)
(15884)
技术(14716)
(13899)
业经(12487)
地方(12273)
(12170)
贸易(12167)
(11802)
农业(11793)
理论(11449)
(10493)
银行(10449)
(10282)
(10000)
(9956)
(9924)
金融(9916)
(9601)
机构
大学(233007)
学院(232397)
(90010)
经济(87741)
管理(84468)
研究(80820)
理学(71629)
理学院(70797)
管理学(69267)
管理学院(68848)
中国(60482)
科学(53003)
(50639)
(47004)
(43386)
(41418)
研究所(39428)
业大(38783)
中心(37819)
(37560)
农业(37515)
财经(32343)
北京(31921)
(31291)
师范(30834)
(29582)
技术(29462)
(29109)
(28597)
经济学(27058)
基金
项目(149950)
科学(114802)
研究(107191)
基金(104798)
(92695)
国家(91920)
科学基金(76310)
社会(64370)
社会科(60768)
社会科学(60743)
(60631)
基金项目(54910)
(50925)
教育(50625)
自然(49835)
自然科(48663)
自然科学(48645)
自然科学基金(47744)
编号(44945)
资助(44074)
成果(37602)
重点(34277)
(32764)
(32239)
课题(31852)
(30896)
创新(29032)
科研(28872)
计划(28812)
大学(27394)
期刊
(101970)
经济(101970)
研究(65679)
中国(50344)
学报(43476)
(42796)
科学(36735)
(34026)
大学(31774)
管理(30420)
学学(29931)
教育(29429)
农业(28773)
技术(24610)
(19348)
金融(19348)
业经(16591)
财经(16324)
经济研究(15909)
(15585)
(14092)
问题(13546)
技术经济(13457)
(13297)
图书(12439)
科技(12176)
统计(11842)
业大(11347)
(11249)
理论(10834)
共检索到353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忠华  尹尚军  高佳  黄雪贞  钱国英  
以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4种不同区域代表性群体黄河鳖、太湖鳖、台湾鳖和日本鳖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反应条件(如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等)对RAPD扩增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条件优化后(退火温度为38℃,循环次数为40次)有20个RAPD引物在4个群体中均有扩增条带,其中随机引物S105能将黄河鳖群体和太湖鳖、台湾鳖、日本鳖群体区分开;随机引物S327能将日本鳖群体鉴别出来;而随机引物S474可将台湾鳖群体与其他群体分开。由此表明,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优化有利于中华鳖RAPD鉴定技术的建立。本研究旨在为中华鳖的种质鉴定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至治  蔡完其  李思发  
从97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0个多态性引物,对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及太湖鳖5个群体共100只个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鳖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表现在:(1)在获得的341条RAPD扩增带中,有234条(68.6%)呈现多态性;2个引物有可明显地反映种群差异的扩增带,其中S105扩增的1408bp在黄河鳖的出现频率仅为20%,而在另外4个群体的出现频率达80%~90%;S37扩增的438bp在5个群体的出现频率大小为:黄河鳖85%>淮河鳖65%>洞庭湖鳖55%>鄱阳湖鳖40%>太湖鳖20%,呈现出从黄河到淮河到长江、从长江的中游到下游逐步降低的遗传渐变现象;(2)多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吴涛  何力  
为探讨不同地理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的多态性,建立区分中华鳖不同地理群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RFLP的方法扩增得到4个不同地理群(太湖鳖群体、沙鳖群体、台湾鳖群体和黄河鳖群体)中华鳖的pomc基因,比较4个地理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的同源性,构建遗传进化树,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用AccⅡ、BscBⅠ、AsuⅠ和Tsc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omc基因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4个不同地理群的中华鳖均能扩增出786 bp的pomc基因。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在遗传上台湾鳖和沙鳖亲缘关系较近,而太湖鳖与黄河鳖亲缘关系较近。用酶切分析pomc基因扩增产物,结果表明:用AccⅡ内切酶对4种中华鳖p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合格  刘文彬  张轩杰  
对中华鳖和砂鳖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进行了引物设计、PCR扩增、序列测定和PCRRFLP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砂鳖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长度相同,均为562bp,其A、T、C、G含量相似,分别为209个(37.2%)、121个(21.5%)、145个(25.8%)、87个(15.5%)和207个(36.8%)、120个(21.4%)、145个(25.8%)、90个(16%)。两序列间共有13处碱基不同,序列差异率为2.31%,中华鳖与砂鳖各自个体间的平均核苷酸序列差异率分别为0.53%和0.36%,种间差异显著;用内切酶MspI酶切两种鳖的12SrRNA基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晏勇  张兴忠  
鱼类群体遗传学是要了解鱼类种群的遗传组成与变化及某些渔业实践对鱼类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所得到的研究数据最好能完全反映一个群体的遗传性状,而不掺杂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前的研究方法都是从鱼群的形态特性的比较检测(如侧线鳞数目或相对体高等)来了解鱼类群体的遗传特性,即从表型数据推知潜在的基因型。但是所研究的这些特性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这就必然与其遗传信息源DNA的差异不太一致。线粒体DNA分析是直接从其因水平上研究种群的遗传构成,使群体遗传研究从宏观现象进入到微观的分子水平。从八十年代开始各国研究人员运用限制性内切酶测定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倩倩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为对不同鳊鲂鱼类进行群体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构建了6个鳊鲂鱼类群体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东江三角鲂、钱塘江三角鲂、厚颌鲂、广东鲂、团头鲂和长春鳊6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 a)分别为5.17、6.11、3.50、6.56、5.22、5.22,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634 2、0.720 4、0.546 2、0.681 2、0.675 2、0.559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5 6、0.666 9、0.472 0、0.630 6、0.606 4、0.517 0,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厚颌鲂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雪贞  钱国英  李彩燕  
采用PCR结合DNA测序技术和SSCP技术,分析了中华鳖3个地理群体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部分序列的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在25个个体中,其碱基组成为A+T的平均含量(65.4%)高于G+C(34.6%),共检测到变异位点7个(约占总位点数的5.7%),转换/颠换值为2.76。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9 9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453。25个个体分属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707,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P)为0.027。6个单倍型构建的UPGMA系统树聚为3个分支。结果表明,中华鳖群体mtDNA D-loop区序列存在着较丰富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日本...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至治  蔡完其  李思发  
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分析,探讨了中华鳖5个群体(黄河、淮河、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间的遗传变异与分化。中华鳖编码MHC I类分子α2结构域基因的多态性很丰富。主要表现在:(1)中华鳖编码MHC I类分子α2结构域的基因序列存在插入或缺失变异,共获得7种不同长度的基因序列,其中222bp、231bp分别在42、23个体出现,为两种主要长度的基因序列;(2)共获得41种不同的核苷酸序列,这些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在0.386~0.995之间,表明序列间的歧异度较大;(3)在所有核苷酸序列中,共有250个有效位点,其中174个为变异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69.6%,但群体间存在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邱涛  陆仁后  项超美  张菁  
用RAPD技术检测了中华绒螯蟹(E.sinensis)长江、辽河、瓯江三个群体各1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经20个随机引物扩增得到每一个体的多态片段,通过对群体内及群体间共享片段的分析,得到三群体间的相似率数据,为中华绒螯蟹的种群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完其  李思发  刘至治  轩兴荣  朱津  顾忠明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群体,在温室恒温(30℃)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主要结果:(1)7群体间个体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F>0.01),日均增重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鄱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崇明鳖>太湖鳖,黄河鳖极显著地优于其它群体(t>0.01)。(2)7群体间每平方米日均产量差异极显著(F>0.01),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台湾鳖>太湖鳖>崇明鳖,黄河鳖极显著地(t>0.01)或显著地(t>0.05)优于其它群体。(3)中华鳖个体生长差异,无论在同一群体内,或是7群体间,都很大。最大个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宏英  黄占景  仇艳光  沈银柱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 49、其母本濮农3665以及与49同为"一粒传"后代的敏盐材料H8706 34的线粒体DNA,发现三个材料的线粒体DNA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初步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与突变体49耐盐性的增强相关,回收克隆了突变体49线粒体DNA的特异扩增产物,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志允  谢中富  李亚根  殷黎明  李思发  蔡完其  
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黄河群体选育F3世代与其基础群体—黄河野生群体以及淮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所筛选的14个微卫星位点中,6个群体共检测出33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 a)为3.6~4.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 e)为2.53~2.99,平均观察杂合度(H o)为0.4714~0.5821,平均期望杂合度(H e)为0.551 5~0.599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87 2~0.540 6,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为1.001~1.106,表明这6个中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华林  霍岩  
以柑橘胚性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差速离心结合蔗糖衬垫法建立了柑橘线粒体快速、高效分离纯化技术体系,得到的线粒体完整,具有很强的荧光活性。利用SDS法提取、纯化的线粒体DNA(mt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A260 nm/A280 nm值为1.80、A260 nm/A230 nm值为1.95;0.7%琼脂糖电泳检测获得的谱带清晰,长度在20 kb左右,无降解。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通常采用的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具有耗时短、对离心机的要求不高,且所提取的mtDNA产率高、结构完整等特点。以建立的技术体系提取7个柑橘品种的mtDNA进行RAPD分析,均扩增出清晰、多态性好的谱带,大小分布在250~2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思发  邹曙明  
用 4 8个具有丰富多态性的 10碱基随机引物对辽河、黄河、长江、瓯江、珠江和南流江的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 6个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 :(1)两个引物具有群体特异性带 ,其中Z2扩增的 880bp片段为珠江蟹和南流江蟹群体中所特有 ,而 70 0bp片段为长江蟹、辽河蟹、黄河蟹和瓯江蟹所特有 ,可作为区别日本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的分子遗传标记 ;(2 )Opp17扩增的 94 7bp片段的出现频率 ,在长江、黄河和辽河群体显著地从南到北递减 ,长江蟹 87.50 %、黄河蟹4 1.66%、辽河蟹 10 .83%。这一遗传渐变的度量可作为区别这三个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种群的判据 ;(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凡松  杨小林  史文琦  杨立军  喻大昭  
从湖北恩施和远安2个稻区18个近等基因系上55个病斑中分离了113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并采用基于Pot2转座子序列的rep-PCR技术对该菌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群体在DNA水平上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以相似系数0.8为界,可将113个菌株划分为14个遗传宗谱;在不同近等基因系上,同一近等基因系上不同病斑中以及同一病斑中获得的菌株均可分属于不同的遗传宗谱;远安稻区的菌株均属于HB6和HB7,恩施稻区的菌株可分属于14个宗谱,提示恩施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比远安菌株更丰富;属于同一宗谱的菌株可侵染不同近等基因系;2个优势宗谱HB6和HB7的菌株可分别侵染持有Pik、Pi3、Pi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