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6)
- 2023(7674)
- 2022(6686)
- 2021(6126)
- 2020(5448)
- 2019(12567)
- 2018(12605)
- 2017(23929)
- 2016(13541)
- 2015(15642)
- 2014(16051)
- 2013(15777)
- 2012(14950)
- 2011(13499)
- 2010(13784)
- 2009(12756)
- 2008(12890)
- 2007(11988)
- 2006(10128)
- 2005(9088)
- 学科
- 济(53902)
- 经济(53839)
- 管理(35191)
- 业(32953)
- 方法(25871)
- 企(25846)
- 企业(25846)
- 数学(22924)
- 数学方法(22702)
- 农(15805)
- 学(14712)
- 财(14643)
- 中国(14224)
- 制(11935)
- 地方(11152)
- 业经(10204)
- 农业(10010)
- 贸(9867)
- 贸易(9865)
- 易(9516)
- 理论(9173)
- 银(9058)
- 银行(9022)
- 体(8985)
- 和(8853)
- 务(8693)
- 财务(8664)
- 财务管理(8637)
- 行(8622)
- 融(8583)
- 机构
- 大学(198295)
- 学院(197614)
- 济(76371)
- 经济(74472)
- 管理(70915)
- 研究(70455)
- 理学(60421)
- 理学院(59681)
- 管理学(58402)
- 管理学院(58051)
- 中国(52777)
- 科学(46583)
- 京(42838)
- 农(41350)
- 所(37834)
- 财(36239)
- 研究所(34666)
- 业大(33502)
- 农业(33019)
- 中心(32987)
- 江(31710)
- 财经(28409)
- 范(27068)
- 北京(26804)
- 师范(26681)
- 经(25623)
- 院(25199)
- 州(24629)
- 经济学(23263)
- 技术(23217)
- 基金
- 项目(131034)
- 科学(100651)
- 研究(92961)
- 基金(92553)
- 家(82418)
- 国家(81754)
- 科学基金(67541)
- 社会(55728)
- 社会科(52553)
- 社会科学(52535)
- 省(52303)
- 基金项目(49150)
- 划(44642)
- 自然(44636)
- 自然科(43518)
- 自然科学(43500)
- 教育(43452)
- 自然科学基金(42694)
- 编号(38999)
- 资助(38122)
- 成果(32733)
- 重点(30548)
- 部(28773)
- 发(28422)
- 课题(27551)
- 创(26486)
- 科研(25738)
- 计划(25693)
- 创新(24860)
- 大学(23915)
共检索到293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晓 王晓清 杜海波 熊钢 王璐明 夏建海
为确定影响中华鳖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指标,对100日龄和300日龄中华鳖的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及体高与体重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中华鳖的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及体高与其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晓 王晓清 熊钢 王璐明 李学军
为分析不同日龄池塘养殖雌雄中华鳖体重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随机选取100及300日龄雌雄中华鳖各50只,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计算了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和体重的表型相关及不同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雌雄中华鳖背甲长、腹甲长及体高有显著差异(P<0.05)。各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100日龄中华鳖,背甲长对雌鳖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腹甲长对雄鳖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300日龄中华鳖,背甲长对雌雄个体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决定程度最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先乐 周剑光 艾晓辉 柯福恩
探讨了鳖的体重、年龄及营养状况对其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表明 ,Ⅱ龄鳖对T3菌苗的免疫应答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强 ,尤其在 4 0g以下时更为明显 ;而Ⅰ龄鳖体重的增加对其免疫应答影响不大 ,一般在较低或中等的水平上波动 ;同等体重的Ⅱ龄鳖比Ⅰ龄鳖的免疫应答反应要强。此外 ,在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下 ,鳖的免疫应答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关键词:
中华鳖 免疫应答 年龄 体重 营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袁显春 何小燕 张黎 杨华莲 付饶 潘志
选择池塘养殖3月龄珍珠鳖(Apalone ferox Schneider)116只,测量体高(BD)、背甲长(CL)、背甲宽(CW)、腹甲长(PL)、腹甲宽(PW)、后侧裙边宽(BAW)和体重(BW)共7个性状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回归方程中检验不显著的CW、PW、BAW,计算以CL、PL、BD 3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BW为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研究了珍珠鳖BW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个形态性状与BW的相关系数(0.939,0.936,0.79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3个形态性状对BW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兰 林勇 张永德 陈忠 甘西 李莉萍 唐瞻杨
为提高奥利亚罗非鱼的育种效率,明确选育目标,分别测定了205尾奥利亚罗非鱼的全长(X1)、体长(X2)、头长(X3)、躯干长(X4)、体高(X5)、体宽(X6)、尾柄长(X7)、尾柄高(X8)和体重(Y)共9个性状,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重(Y)为依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宽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雌鱼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均为正相关关系。影响雄鱼体重的重要性状是全长、尾柄高、体宽、头长;影响雌鱼体重的重要性状是体宽、体长、躯干长、体高、全长。全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小燕 刘小林 白俊杰 李胜杰 樊佳佳
对大口黑鲈全长、体长、体高、体宽、眼间距、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共10个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体高、头长,尾柄高及回归方程中不显著的吻长和尾柄长,计算以体宽、体长、眼间距3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大口黑鲈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3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0.942,0.979,0.928)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3个形态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杨平 陈爱华 姚国兴 沈和定
随机抽取中国沿海文蛤292个,分别测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韧带长(X4)、楯面长(X5)、楯面宽(X6)、小月面长(X7)、前端到腹缘(X8)、后端到腹缘(X9)及活体重(Y)等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贝壳各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文蛤的壳长、壳宽、壳高、韧带长、楯面长、楯面宽、小月面长、前端到腹缘、后端到腹缘与活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小月面长...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刘海金 刘永新 顾宪明
跟踪测定2032尾牙鲆5月龄与8月龄的体重、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剔除了与体长有共线性的全长,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特征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牙鲆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体高、尾柄高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头长、吻长、尾柄长对体重直接作用相对较小;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系数分析结果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不同月龄牙鲆多元分析结果有所差异;最后建立了体长、体高、尾柄高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牙鲆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牙鲆 形态性状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洋 刘萍 李健 高保全
随机选取莱州湾、海洲湾和象山湾3个采样地点各75只共计225只脊尾白虾对其11项形态性状进行测量。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做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的分析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脊尾白虾的10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新明 程顺峰
为探明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形态性状和体重的关系,本研究测定了体重(Y)及全长(X_(1))、肛长(X_(2))、尾长(X_(3))、头长(X_(4))、吻长(X_(5))、眼径(X_(6))、眼后头长(X_(7))、背鳍前长(X_(8))、躯干长(X_(9))、头宽(X_(10))、眼间距(X_(11))等11个形态性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通过曲线拟合获得4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星康吉鳗各形态性状之间以及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艳慧 陈生熬 程勇
本研究基于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体重(Y)及形态变量(X_1~X_9) 10个性状,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开展各形态性状与体重间的相关性及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量化计算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确定影响其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进一步确定了3个主要形态性状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研究发现,叶尔羌高原鳅各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形态性状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彦 晏科文 史宝 王成刚 赵新宇 马晓东
选取黄海沿岸3家养殖厂采集的90尾工厂化养殖模式下的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作为研究对象,逐一测量其体重(BW)、净体重(NW)和全长(TL)、体长(BL)、体高(BH)、体宽(SW)、头宽(HW)等12项形态形状,进行形态性状间关联分析并构建形态性状度量构架图;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程度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方法解析了星康吉鳗各形态性状对体重和净体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经相关性分析发现,6项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7项形态性状与净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经通径分析查明,体长、体高、体宽3项形态性状与体重、净体重的通径系数较大,分别为0.631、0.204、0.374和0.703、0.213、0.239;经决定程度分析发现,体长对体重、净体重的决定系数最大,分别为0.398、0.494;体长与体宽的组合对体重、净体重的决定系数最大,分别为0.162、0.116;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体长、体高、体宽与体重、净体重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BW=–642.699+1.086×BL+ 3.874×BH+7.917×SW和NW=–526.995+1.033×BL+3.438×BH+4.317×SW。进一步对多元回归方程中各形态性状与体重、净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得出体长、体高、体宽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对数函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模型方程分别为BW=–3542.357+608.061lnBL、BW=14.313BH~(0.941)和BW=–1028.49+416.452lnSW;体长、体高、体宽与净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对数函数、线性函数和对数函数,模型方程分别为NW=–2983.881+516.411lnBL、NW=–22.252+11.392BH和NW=–774.583+329.017lnSW。本研究揭示了工厂化养殖模式下,星康吉鳗体长为影响体重与净体重的核心形态性状,体高和体宽为影响体重与净体重的重要形态性状,为后续星康吉鳗的种质特征鉴定、遗传育种、健康养殖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炎璐 陈超 于宏 孙曙光 孟祥君 孔祥迪
为研究出现在中国南海美济礁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各性状特性与体重的关系,对其附近海域捕捞的52尾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头高、眼径、眼间距、口裂、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12个可量性状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主要性状对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鱼体呈纺锤形,粗壮而圆,向后逐渐细尖,尾柄细长,背部较暗,呈深蓝色,腹部银白色,体表具有浅银灰色间隔的纵向条纹,并有明亮的光泽,尾鳍末端呈黄褐色;体长、体高和尾柄高与体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思佳 叶世洲 胡先勤
在水温 30℃的条件下 ,分别进行了为期 5 6d的稚鳖和幼鳖摄食 -生长试验 ,稚鳖组设饥饿、1%、2 %、4 %和饱食 5个摄食水平 ,幼鳖组设饥饿、1%、2 %和饱食 4个摄食水平。结果表明 ,中华鳖稚、幼鳖鳖体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比能值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5 ) ,稚、幼鳖灰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5 .5 2 %、和 5 .99%。体重对中华鳖鳖体干物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 ,干物质和脂肪含量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P
关键词:
中华鳖 体重 摄食水平 生化成分 比能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艳平 霍俊宏 谢明贵 刘林秀 季华员 储怡士 唐维国 谢金防
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作为研究泰和丝羽乌骨鸡体重的候选基因,以江西省泰和乌鸡原种场的12周龄鸡为试验材料,根据鸡IGF-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和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探讨IGF-1基因多态性与泰和乌鸡体重之间的关系。在IGF-1基因第一外显子上发现一处突变,这个突变产生2种基因型(AA和AB),结果表明,泰和乌鸡体重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B基因型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IGF-1基因5′端进行PCR-RFLP分析,利用PstI酶切得到3种基因型,经统计分析与泰和乌鸡12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丝羽乌骨鸡 IGF-1基因 体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