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7)
- 2023(11223)
- 2022(9710)
- 2021(9324)
- 2020(7829)
- 2019(18494)
- 2018(18655)
- 2017(36063)
- 2016(19751)
- 2015(22516)
- 2014(22519)
- 2013(22126)
- 2012(19903)
- 2011(17789)
- 2010(17805)
- 2009(15996)
- 2008(15328)
- 2007(13136)
- 2006(11218)
- 2005(9599)
- 学科
- 济(75770)
- 经济(75688)
- 管理(54504)
- 业(51413)
- 企(43810)
- 企业(43810)
- 方法(39773)
- 数学(34944)
- 数学方法(34269)
- 农(18880)
- 学(18838)
- 中国(18195)
- 财(17292)
- 业经(16331)
- 理论(14477)
- 地方(14462)
- 和(12946)
- 农业(12610)
- 贸(12573)
- 贸易(12565)
- 易(12191)
- 技术(11999)
- 制(11676)
- 环境(11665)
- 务(11422)
- 财务(11349)
- 财务管理(11328)
- 企业财务(10688)
- 划(10655)
- 教育(10408)
- 机构
- 大学(276037)
- 学院(274688)
- 管理(110900)
- 济(100825)
- 经济(98504)
- 理学(97456)
- 理学院(96373)
- 管理学(94261)
- 管理学院(93807)
- 研究(88060)
- 中国(63424)
- 科学(59581)
- 京(58578)
- 农(46733)
- 所(44760)
- 业大(44734)
- 财(44271)
- 研究所(41391)
- 中心(39781)
- 江(38481)
- 农业(37033)
- 北京(36593)
- 财经(36401)
- 范(36258)
- 师范(35816)
- 经(33097)
- 院(32161)
- 州(31701)
- 技术(31496)
- 经济学(29094)
- 基金
- 项目(196520)
- 科学(153610)
- 基金(141941)
- 研究(139743)
- 家(124538)
- 国家(123534)
- 科学基金(106158)
- 社会(84591)
- 社会科(80047)
- 社会科学(80022)
- 省(77994)
- 基金项目(75572)
- 自然(72551)
- 自然科(70892)
- 自然科学(70877)
- 自然科学基金(69550)
- 划(65990)
- 教育(65101)
- 资助(59408)
- 编号(57297)
- 成果(45841)
- 重点(43816)
- 部(42076)
- 创(40994)
- 发(40758)
- 课题(39415)
- 科研(38366)
- 创新(38171)
- 计划(37102)
- 大学(36519)
- 期刊
- 济(104556)
- 经济(104556)
- 研究(74934)
- 中国(48430)
- 学报(48254)
- 科学(43029)
- 农(42007)
- 管理(39941)
- 大学(35533)
- 学学(33541)
- 财(32416)
- 教育(32107)
- 农业(29651)
- 技术(25066)
- 融(18544)
- 金融(18544)
- 业经(17681)
- 经济研究(16755)
- 财经(16518)
- 图书(15526)
- 业(15257)
- 科技(14421)
- 经(13890)
- 理论(13484)
- 版(13478)
- 技术经济(13305)
- 问题(13231)
- 业大(12967)
- 实践(12642)
- 践(12642)
共检索到381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丁广义 郑楚文 张书环 杜浩 许巧情 危起伟
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和验证干扰素c(Interferon c,IFNc)基因,对中华鲟IFNc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研究中华鲟IFNc基因在组织中和免疫刺激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中华鲟IFNc基因ORF序列长549 bp,编码183个氨基酸,与斑点雀鳝(Lepisosteus oculatus)IFNc1一致性为32.13%;qPCR结果显示,中华鲟IFNc基因在各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在肌肉、血液、皮肤和体肾中表达量最高;中华鲟IFN-γ重组蛋白和Poly I:C诱导中华鲟肾细胞后,IFNc基因、抗粘液病毒基因(myxovirus resistance,Mx)和Viperin基因在24 h内呈显著上调。克隆鉴定了中华鲟IFNc,探究了其在免疫刺激条件下的表达规律,为中华鲟干扰素功能研究和抗病毒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中华鲟 IFNc 抗病毒 免疫调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创举 杨晓鸽 岳华梅 叶欢 危起伟
Piwi是鱼类配子发生和性腺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本研究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性腺中克隆得到了Piwi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该序列长3 393 bP,开放阅读框为2 583 bP,编码86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多重对比发现,该序列具有PAZ和Piwi保守结构域,与其他鱼类Piwil具有较高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华鲟Piwil聚于Piwil1分支;因此,所得序列为Piwi-like 1基因,命名为AsPiwil1。荧光定量Pcr研究表明,AsPiwil1为母源表达,且其表达量随着胚胎发育逐渐降低;AsPiwil1在性腺中大量表达,在脑组织中也有较低水平的表达。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婷 章龙珍 张涛 庄平 冯广朋 赵峰 马境
以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脑垂体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中华鲟神经内分泌多肽(7B2)基因的3个重叠片段,测序后拼接得到986 bp全长基因序列,其中包括5'端非翻译区(5′-UTR)14 bp、3′端非翻译区(3-′UTR)261 bp和开放阅读框711 bp。翻译编码236个氨基酸。其中前43个氨基酸为7B2的信号肽。经BLAST比对发现中华鲟7B2蛋白的同源性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相似性最高为8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华鲟与斑马鱼亲缘关系最近。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脑中7B2 mRNA表达量最高,心脏、性腺、胰等组...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多肽7B2 中华鲟 克隆 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创举 岳华梅 叶欢 杨晓鸽 单喜双
【目的】克隆中华鲟(Acipenser sinesis)促甲状腺激素β亚基(TSHβ)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进化特征,研究其在中华鲟中的组织表达特征和不同年龄垂体中的差异表达,为中华鲟生长发育调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克隆中华鲟TSHβ,对其cDNA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系统发生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对TSHβ-mRNA在中华鲟肝、心、脾、性腺、肠、垂体、下丘脑、中脑、端脑、小脑和延脑等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在1,3,5龄中华鲟个体垂体中的表达差异进行研...
关键词:
中华鲟 TSHβ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玉萱 沈忱 鞠佳菲 杨磊 罗光华 方继朝
【背景】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在昆虫取食、产卵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基于组学数据鉴定并克隆二化螟GR基因序列,明确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和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为后续深入研究二化螟GR基因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结合二化螟转录组数据和其他昆虫的GR基因序列,通过多重序列比对,鉴定二化螟GR基因。利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二化螟GR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二化螟G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构域等分析;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二化螟GR基因蛋白序列与其他昆虫GR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分析GR基因在二化螟不同发育阶段(1—6龄幼虫和雌、雄成虫)和成虫不同组织(雌、雄成虫的触角、头、翅、腹、足)中的表达模式。【结果】鉴定并克隆得到5个二化螟GR基因,分别命名为CsupGR1—5,ORF长度为1 122—1 428 bp,编码氨基酸序列长度为373—475 aa,其中CsupGR2、CsupGR4、CsupGR5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CsupGR1、CsupGR3具有8个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CsupGR1、CsupGR2与黑腹果蝇DmelGR63a及小菜蛾PxylGR7、PxylGR8亲缘关系较近,属于CO_2受体家族;CsupGR3与黑腹果蝇DmelGR43a及家蚕BmorGR9、BmorGR10亲缘关系较近,属于果糖/肌醇受体家族;CsupGR4、CsupGR5与黑腹果蝇DmelGR64及家蚕BmorGR5—8亲缘关系较近,属于糖受体家族。发育期表达谱分析表明,二化螟5个GR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CsupGR1、CsupGR4均在雄成虫中高表达,CsupGR2在1龄幼虫和雄成虫中表达量最高,CsupGR3在成虫中高表达,CsupGR5在4龄幼虫中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5个GR基因在雌、雄成虫的各组织均有表达,其中CsupGR1、CsupGR5在成虫头部表达量高,CsupGR2—4在成虫触角部位高表达。【结论】鉴定克隆的5个二化螟GR基因均具有昆虫味觉受体基因的典型特征,且在成虫触角或头部高表达,推测这5个基因可能与二化螟识别和适应寄主植物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司凯歌 江南 张海耿 周勇 刘文枝 曾令兵 倪琦 范玉顶
实验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热休克蛋白hsp30基因cDNA的全长、分析了其分子结构与特征,并研究了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华鲟hsp30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03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636 bp,5′端非编码区(5′UTR)38 bp,3′端非编码区(3′UTR)363 bp,共编码211个氨基酸。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含有一个保守的α晶状体结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华鲟HSP30与鱼类HSP30聚为一支,与小体鲟HSP3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9%。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中华鲟hsp30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在肠中的表达量最低。高温胁迫后,心脏、脾脏、肾脏和皮肤中hsp30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表明这些器官在中华鲟应对高温胁迫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程前 宋丽青 童再康 程龙军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如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从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中克隆到1个FT类似基因,命名为BlFTL。该基因cDNA全长为924 bp(GenBank登录号:JQ951966),包含1个525bp的开放阅读框(116~640 bp),编码1个含174个氨基酸的蛋白,且具有FT蛋白典型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结构域。与已有部分植物中FT蛋白同源比对结果显示,BlFTL与无花果Ficus carica中FcFT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了94%。4月为光皮桦开花期,雌花中BlFTL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茎和叶片中表达量很低。比较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英 邵志龙 王浩然 朱燕宇 朱嵊 黄敏仁
【目的】TIR1/AFB F-box作为生长素受体参与从生长素结合到Aux/IAA蛋白降解这一信号转导过程。通过克隆杨树AFB基因家族成员,并检测其在病原菌、激素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期了解AFB基因在杨树生长发育及激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美洲黑杨杂种NL-895杨为材料,通过PCR与RACE技术,克隆NL-895杨AFB基因家族成员全长c DNA,进而利用在线分析软件和数据库对各成员编码蛋白质的理化参数、保守结构域、蛋白质三级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结果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4个NL-895杨AFB基因家族成员在病原菌、激素和干旱胁迫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莉 张楠 江虎强 吴帆 李红亮
【背景】作为我国本土重要的资源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对我国初冬季低温开花植物的传粉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其传粉习性与嗅觉系统密切相关。前期对中蜂采集蜂高、低温处理后的触角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与昆虫嗅觉相关的尼曼匹克C2型蛋白(Niemann-Pick type C2 protein,NPC2)基因家族在低温时表达量上升。【目的】以中蜂NPC2家族基因为研究对象,克隆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和表达谱以及高、低温处理下表达量的差异,为深入研究中蜂NPC2基因家族在中蜂低温适应的嗅觉感受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蜂高、低温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RT-PCR克隆获得中蜂NPC2基因ORF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和三维结构预测,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蜂NPC2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组织的时空表达谱,以及高、低温时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获得4个中蜂NPC2基因——AcNPC2a、AcNPC2b、AcNPC2c、AcNPC2d的ORF全长,分别为447、480、459和465 bp,编码148、159、152和15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6.12—18.53 kD,等电点分别为7.98、7.57、6.56和6.34。进化树分析显示AcNPC2与意大利蜜蜂的NPC2同源序列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膜翅目昆虫NPC2也有一定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cNPC2a在新出房蜂的腹部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哺育蜂的腹部以及幼虫期;AcNPC2b在新出房蜂的胸部表达最高,在采集蜂的头部、胸部和后足也有表达;AcNPC2c在哺育蜂和采集蜂的触角中呈高丰度表达;AcNPC2d在采集蜂的头部表达量最高。经低温处理后,4个AcNPC2基因在采集蜂触角中的表达量均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结论】AcNPC2具有NPC2蛋白的保守结构,其基因家族成员在中蜂的时空表达谱中呈现多样性,其中AcNPC2c在触角中呈高丰度表达,表明其与中蜂嗅觉感受功能关系密切。AcNPC2基因家族在低温时采集蜂触角中表达量均有所上升,表明该基因家族有可能参与中蜂的低温适应性,或与初冬季访花行为有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静 于林田 周林燕 张小萍 王德寿
为探讨低等脊椎动物Foxp1与免疫细胞活化及机体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首次分离克隆了尼罗罗非鱼Foxp1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通过Real-time pCR对其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具有2种不同基因编码的Foxp1分子,分别命名为oNFoxp1a与oNFoxp1b;oNFoxp1a为1710 bp,由15个外显子编码569个氨基酸,oNFoxp1b为2040 bp,由16个外显子编码679个氨基酸;oNFoxp1a/b均含有Foxp亚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即锌指结构、亮氨酸拉链样结构和叉状螺旋结构;与oNFoxp1a相比,oNFoxp1b与高等脊椎动物Foxp1具有更近的...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Foxp1 雌激素 淋巴细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永起 华永琳 贾逸格 李键 熊燕 熊显荣
以牦牛为试验对象,旨在克隆牦牛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α)基因,预测其蛋白结构和功能,同时分离得到牦牛脂肪细胞,并检测CEBPα在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及牦牛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采集成年牦牛(4岁)的心、肝、脾、肾、胃、小肠、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肌肉组织,利用PCR技术获得CEBPα基因序列,得到其CDS序列;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该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及蛋白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EBPα在牦牛不同组织的表达;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得到牦牛前体脂肪细胞;RT-PCR检测CEBPα在诱导分化0,3,6,9 d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牦牛CEBPα基因的CDS序列长度为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牦牛CEBPα基因与普通牛(Bos taurus)的同源性相对较高,核酸同源性为99.73%,氨基酸同源性为99.19%。构建系统进化树的结果显示,牦牛与普通牛和绵羊的相似性较高。CEBPα蛋白为具有跨膜结构、发生磷酸化/去磷酸化的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27.10%)和无规则卷曲(67.29%)为主。qRT-PCR结果显示,CEBPα基因在牦牛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最高,在肾、脾和内脏脂肪组织中低表达。CEBPα在牦牛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升高。本试验克隆获得了CEBPα的CDS区序列,确定了其在牦牛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并明确了该基因在牦牛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揭示CEBPα基因在牦牛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中的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美兰 谭晓风 龙洪旭
以葡萄桐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根据油桐转录组数据库中已知部分烯脂酰CoA还原酶(enoyl-CoA reductase,ECR)序列,利用RACE克隆技术,克隆得油桐烯脂酰CoA还原酶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VfECR,并对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154 bp,含有一个93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10个氨基酸,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含有6个明显的跨膜结构域,且与陆地棉ECR蛋白的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同时利用RT-qPCR对VfECR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种子发育过程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应益益 马敏 陆艳 刘灿 李雪刚 杨凤连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麦蛾OrCo基因全长序列,并将该基因命名为ScerOrCo。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cerOrCo全长为1 876bp,开放阅读框长1 422bp,编码473个氨基酸,序列中有7个跨膜区。ScerOrCo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粘虫Mythimna separate嗅觉受体的同源性高达87%。qRT-PCR检测结果表明ScerOrCo只在麦蛾触角中特异性表达,且雌雄虫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天田 梁丽松 马庆华 王贵禧
[目的]研究平榛Ch WRKY28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平榛为试材,采用RACE-PCR方法进行基因克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WRKY基因,全长1 342 bP,基因内部包含1个长96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20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Ch WRKY28。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该序列与拟南芥At WRKY28及杨树PtR WRKY93的关系最近,相似性分别为49%和60%。基因表达分析表明:Ch WRKY28在雄花序、雌花芽及茎中均有表达,但在茎部(皮)中的表达量高于雄花序和雌花...
关键词:
平榛 转录因子 克隆 亚细胞定位 表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义品 梁楠松 宋婷婷 崔靖弘 于磊 詹亚光
【目的】探究水曲柳光敏色素互作因子(FmPIFs)在激素调控与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揭示水曲柳抗逆分子机制和制定林木遗传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水曲柳中克隆FmPIFs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分析水曲柳中FmPIFs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激素与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5个水曲柳FmPIFs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FmPIF1、FmPIF3、FmPIF4、FmPIF7和FmPIF8,其对应的蛋白均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全部定位在细胞核内。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FmPIFs均存在APB保守结构域,成员FmPIF1与FmPIF3存在特有的APA结构域。组织特异性分析显示FmPIFs均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其中成员FmPIF8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3.96倍;但在茎中少量表达,茎中表达量最高的是FmPIF3,仅是对照的0.21倍;而在根中表达量均极低。胁迫响应分析表明,FmPIFs正调控水曲柳植株盐、碱和干旱胁迫抗性,而对植株抗寒性起负调控作用,其中成员FmPIF3对寒冷及盐胁迫明显响应,FmPIF8在碱胁迫下表达量明显上调,FmPIF1在干旱胁迫下表达量明显上调。在激素响应结果中,FmPIFs对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赤霉素(GA_3)的响应较为一致,而对生长素(IAA)和茉莉酸甲酯(MeJA)的响应存在差异。FmPIF1在施加MeJA后剧烈应答且表达量显著上调,FmPIF7在SA处理后表达量明显上调,FmPIF3和FmPIF4在GA3处理后表达量明显上调。【结论】FmPIFs各成员在基因及蛋白结构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RT-qPCR结果表明,FmPIFs在水曲柳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盐、碱、干旱和寒冷胁迫下,FmPIFs被诱导表达,且大部分表达模式相似。FmPIFs也在水曲柳响应IAA、ABA、MeJA、SA、GA3激素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