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8)
- 2023(2535)
- 2022(2096)
- 2021(1937)
- 2020(1649)
- 2019(3490)
- 2018(3483)
- 2017(5525)
- 2016(3524)
- 2015(4261)
- 2014(4397)
- 2013(4049)
- 2012(3740)
- 2011(3454)
- 2010(3545)
- 2009(3021)
- 2008(3012)
- 2007(2902)
- 2006(2454)
- 2005(2216)
- 学科
- 业(12214)
- 技术(10687)
- 管理(10391)
- 企(10098)
- 企业(10098)
- 济(9557)
- 经济(9554)
- 技术管理(5607)
- 教学(5046)
- 学(4790)
- 方法(4592)
- 理论(4543)
- 教育(4446)
- 数学(3870)
- 数学方法(3786)
- 农(3578)
- 学法(3409)
- 教学法(3409)
- 学理(3135)
- 学理论(3135)
- 中国(3113)
- 研究(2707)
- 农业(2635)
- 新技术(2557)
- 高新(2552)
- 高新技术(2552)
- 业经(2180)
- 水产(1794)
- 贸(1716)
- 贸易(1716)
- 机构
- 学院(53138)
- 大学(51851)
- 研究(21497)
- 科学(16505)
- 农(15695)
- 济(15562)
- 管理(15448)
- 经济(15079)
- 理学(12967)
- 所(12940)
- 中国(12918)
- 理学院(12806)
- 业大(12775)
- 农业(12630)
- 管理学(12381)
- 管理学院(12300)
- 研究所(12142)
- 技术(12042)
- 京(11918)
- 江(9993)
- 中心(8793)
- 省(8700)
- 院(8309)
- 农业大学(8131)
- 范(7872)
- 师范(7659)
- 北京(7645)
- 室(7464)
- 州(7380)
- 职业(7367)
- 基金
- 项目(38343)
- 科学(27406)
- 研究(25916)
- 基金(23521)
- 家(22991)
- 国家(22806)
- 省(17897)
- 科学基金(17475)
- 划(14723)
- 教育(13924)
- 社会(12844)
- 自然(12390)
- 基金项目(12222)
- 自然科(12118)
- 自然科学(12112)
- 社会科(12110)
- 社会科学(12107)
- 自然科学基金(11874)
- 编号(10592)
- 资助(10195)
- 科技(9921)
- 重点(9711)
- 创(9198)
- 课题(9153)
- 计划(9034)
- 技术(8790)
- 创新(8665)
- 发(8380)
- 成果(8373)
- 业(8156)
共检索到81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罗新 危起伟 朱永久 杨德国
2004年10月在长江葛洲坝下捕获野生中华鲟亲本,人工催产孵化获得55700尾仔鱼。采用集约化培育方式,至2005年6月,苗种成活率达85%。分阶段培育、养殖密度适当、合理转食驯化是获得高成活率的关键。
关键词:
中华鲟 苗种培育 集约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灿彪 祝新文
探讨在自然条件下 ,培育中华倒刺鱼巴鱼苗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放养密度 ,观察记录了鱼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体长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的水花放养密度以 1 50尾 /m2 左右为宜 ,仔鱼早期生长较慢 ,2 0cm后生长较快 ,养殖水温以 2 8~ 32℃为最佳。试验共用鱼苗 5万多尾 ,通过 50天的培育 ,鱼苗体全长从 1 0cm长至 7 5cm ,尾重达 5 3g ,平均成活率达 96 8%。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鱼苗培育 放养密度 水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齐 唐毅 冯兴元 李从旺 张兴军
以动物活、鲜体为主要饵料,在小网箱和小面积鱼池中分两阶段高密度强化培育南方大口鲶苗种。放养密度0.7—1.0万尾/m2(网箱阶段),200—270尾/m2(鱼池阶段),每万尾投饲总量115—130kg(鲜重),水温积温1000—1200度·日条件下经50天左右饲养,可将全长10—12mm的鱼苗培育为全长70—90mm的鱼种,成活率为63—76%。在上述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下,苗种培育投入产出比为1:2.273且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关键词:
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效益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进锋 张汉华 梁超愉 陈健光 陈素文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关键词:
西施舌 苗种 中间培育 生长 成活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忠文 杨志刚 奚绍礽 王国新 陈年令 李春保
通过两年的试验,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网箱培育鳜鱼种技术模式,即:五月上中旬催产,团头鲂挂巢开口,二级网箱培育,配足适口饵料鱼,坚持“四勤一防”。使用该模式能为鳜成鱼养殖提供品种纯、批量大、规格齐、成本低的鳜鱼种。1991年试验结果:从6毫米的鳜鱼苗28539尾养成50.4毫米鳜鱼种21797尾,成活率达76.38%,平均每尾消耗饵料鱼396尾,每尾鳜鱼种成本为0.83元。
关键词:
鳜鱼 苗种培育 技术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