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8)
2023(249)
2022(194)
2021(204)
2020(168)
2019(398)
2018(338)
2017(628)
2016(399)
2015(530)
2014(365)
2013(334)
2012(314)
2011(286)
2010(287)
2009(208)
2008(241)
2007(230)
2006(193)
2005(177)
作者
(1736)
(1490)
(1399)
(1398)
(899)
(777)
(685)
(570)
(565)
(563)
(552)
(536)
(523)
(512)
(504)
(502)
(497)
(494)
(481)
(474)
(449)
(433)
(402)
(366)
(355)
(354)
(354)
(352)
(346)
(332)
学科
(1119)
水产(901)
动物(848)
动物学(692)
(556)
经济(556)
关系(308)
(281)
其他(275)
对外(275)
及其(266)
养殖(264)
中国(262)
经济关系(258)
外经(255)
(252)
对外经济(248)
(209)
(197)
管理(175)
虫害(175)
(169)
防治(169)
(168)
地方(161)
生物(161)
(153)
植物(151)
教育(149)
(144)
机构
大学(5167)
学院(4710)
研究(2998)
科学(2942)
(2595)
农业(2143)
(2030)
研究所(1989)
(1837)
实验(1834)
实验室(1754)
中国(1727)
重点(1674)
业大(1606)
水产(1506)
(1458)
研究院(1446)
(1418)
(1280)
科学研究(1275)
农业大学(1235)
(1196)
(1142)
中心(1120)
(1018)
(1009)
技术(983)
(982)
海洋(954)
林业(949)
基金
项目(4444)
(3065)
国家(3027)
科学(2746)
基金(2671)
研究(2065)
科学基金(2014)
(1977)
(1807)
科技(1765)
自然(1700)
自然科(1648)
自然科学(1648)
自然科学基金(1615)
计划(1520)
专项(1398)
重点(1326)
基金项目(1316)
(1314)
资助(1226)
科研(1207)
(1124)
技术(1065)
农业(1057)
(1025)
教育(886)
(832)
创新(801)
社会(767)
(757)
期刊
学报(2875)
科学(2042)
(1831)
大学(1679)
学学(1668)
中国(1173)
农业(1094)
研究(1054)
水产(926)
林业(895)
(761)
经济(761)
渔业(725)
教育(713)
业大(705)
(634)
(570)
农业大学(556)
科技(472)
科技大(437)
科技大学(437)
自然(429)
自然科(419)
自然科学(419)
农林(406)
(406)
(398)
(398)
淡水(398)
产科(353)
共检索到7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封苏娅  赵峰  庄平  章龙珍  
为了研究盐度10条件下中华鲟幼鱼鳃丝Na+,K+-ATPase(NKA)α亚基的分子调节机制,采用克隆方法得到中华鲟幼鱼鳃丝NKAα亚基部分基因序列,在鲟鱼转移后3,6,12,24,48,72和96 h检测实验组(淡水-盐水)和对照组(淡水-淡水)中华鲟幼鱼鳃丝NKAα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鳃丝NKA活性、血清Na+、Cl-的浓度和渗透压。结果显示,在转移后0~12 h,实验组中的mRNA表达量与酶活性为适应盐度变化而显著增加(P<0.05),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均显著上升(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贝贝  赵峰  张涛  王妤  章龙珍  庄平  
为了研究氯细胞(CCs)在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1835)幼鱼鳃上的分布状况及形态特征,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法及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对氯细胞进行了定位研究。研究表明:利用棋盘法,确定一抗和二抗的最佳实验浓度分别为1∶1 500和1∶500时定位其鳃上的Na+/K+-ATPase免疫阳性细胞(NKA-IR细胞,即氯细胞)效果较好,可用于中华鲟幼鱼鳃上氯细胞的免疫定位研究。鳃丝与鳃小片上氯细胞数量分别为(4.72±0.34)个/100μm和(0.64±0.19)个/100μm,差异极显著(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卫东  李大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杨刚  张涛  王妤  庄平  
为了探讨中华鲟幼鱼进入长江口半咸水环境后,渗透压适应调节过程中鳃上皮泌氯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将幼鱼在淡水(盐度0)和半咸水(盐度15)两种条件下驯养60 d,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比分析鳃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分布与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幼鱼鳃上皮泌氯细胞主要集中分布于鳃小片基部和鳃小片之间的鳃丝上,细胞略呈椭圆形。半咸水条件下,幼鱼鳃丝上皮泌氯细胞数量和大小显著增加,鳃小片上皮泌氯细胞数量则未发生改变,但细胞大小显著增加;而鳃丝和鳃小片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在淡水和半咸水中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鳃丝上皮泌氯细胞顶膜开口的形态分为3种类型:Ⅰ型,突起型;Ⅱ型,凹陷型;Ⅲ型,深洞型。淡水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德龙  龚志高  
中华鲟是我国稀有珍贵鱼类之一,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钱塘江、闽江、珠江,近海沿岸水域也产。具洄游性,性成熟个体在5~6月份陆续由近海进入长江,溯河而上于10~11月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喜  黄应平  蒋清  靖锦杰  高勇  涂志英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珍稀鲟类,属极危物种。大坝建设造成水流状态、水温、水质、底质等因素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对中华鲟生境造成破坏,受到环境胁迫导致生理生态行为的变化对其生存、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华鲟幼鱼保护是中华鲟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文献综述了中华鲟幼鱼的洄游、摄食、游泳行为以及环境污染对中华鲟幼鱼的生理生态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中华鲟行为的研究和其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跃平  刘健  陈锦辉  潘连德  徐嘉楠  杨吉平  陈弟伟  
检测了"狂游症"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体长(27.2±3.1)cm,体重(152.3±41.2)g)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患病中华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UREA)、肌酐(CREA)等指标较健康中华鲟显著升高(P<0.05),其中ALT、AST、ALP、LDH、UREA差异极显著(P<0.01),患病鱼胆汁酸(TBA)、总胆固醇(CHOL)有所升高,但不显著;患病中华鲟α-淀粉酶(α-AMY)、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甘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王妤  庄平  刘鉴毅  赵峰  冯广朋  刘健  
测定了自然光周期(对照组,白天平均76 lx、晚上0 lx)、全光照(940 lx)和全避光(0 lx)三种光照周期下养殖70 d的中华鲟幼鱼生长指标(体重、全长、体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3种光照周期下的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无显著性差异。全避光组中华鲟幼鱼血液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最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光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甘油三酯(TRIG)、肌酐(CREA)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最高,TRIG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光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REA与全光照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AST均无显著性差异。全光照组中华鲟血液中血清总胆固醇(TC)...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庄平  张涛  徐军民  刘鉴毅  章龙珍  王敏  石琼  
2015年4月16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1 ind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全长8.10 cm,体长7.00 cm,体质量2.19 g,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为野生中华鲟幼鱼,这是2014年以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的首例野生中华鲟幼鱼。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提早约1个月,是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的最早新记录。该小规格幼鱼的发现和较早的在长江口水域出现,原因有几种推测:一是长江葛洲坝下产卵场仍然存在中华鲟产卵活动,但产卵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二是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下游形成了新产卵活动场所,且距离长江口更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上海市崇明县渔政站和新民养鳗场1990年利用养鳗池暂养成活10尾中华鲟幼鱼,1991年又暂养成功中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罗新  张辉  危起伟  杜浩  洪克明  
2002-2009年,依托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长江常熟溆浦江段的渔业资源监测网(定置张网),对降河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每年主要于5-7月在常熟溆浦江段出现,出现时间平均86.6 d(n=8),所采获样本(n=8)全长、体长和体质量年度平均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2~40.1 cm、23.2~33.5 cm和70.7~314.8 g。各年采获样本数量差异较大,从2002至2009年呈现出较明显的递减趋势,各年采获样本数量最多的旬也不一致,变化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从幼鲟生长来看,不同年份相同时期采获样本的规格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顾孝连  庄平  章龙珍  张涛  冯广朋  黄晓荣  刘健  
研究了长江口中华鲟幼鱼对光照强度的选择及其对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实验时,中华鲟幼鱼选择暗区(1~2 lx)、过渡区(10~12 lx)和亮区(200~209 lx)的时间百分比分别是(1.32%±3.50%)、(7.17%±13.5%)和(91.52%±14.9%);群体实验时,中华鲟幼鱼选择暗区、过渡区和亮区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6.42%±4.13%)、(14.20%±7.45%)和(82.38%±15.2%),个体实验的时间百分比和群体实验的数量百分比在3个不同亮度区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华鲟幼鱼具有明显的趋光行为。幼鱼在亮区围绕光源作圆周运动,其行为模式符合鱼类趋光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鲁雪报  肖慧  张德志  朱欣  饶军  胡亚平  
研究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循环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变化。实验设4个循环饥饿组(T1:饥饿1 d,饱食投喂3 d;T2:连续饥饿2 d,饱食投喂4 d;T3:连续饥饿4 d,饱食投喂6 d;T4:连续饥饿7 d,饱食投喂8 d)和1个对照组(T0:每天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在水温21.5~25.4℃条件下,T1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均超过对照组,表现为超补偿生长;T2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接近对照组,表现为完全补偿生长,T1、T2组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T4组实际摄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表现为不能补偿生长。4个循环饥饿组幼鱼肝体比及脏体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建明  郭柏福  高勇  
设置低、中、高3个初始养殖密度(1 g/L、4 g/L、8 g/L),进行40 d的养殖实验,研究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生长、摄食及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和摄食有显著影响,体质量、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束时,高密度组肥满度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各实验组的摄食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降低,饵料系数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的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为呼吸频率、摆尾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黄晓荣  刘鉴毅  段明  侯俊利  
将中华鲟幼鱼持续饥饿43 d,每隔6 d采样1次,研究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与肝脏7项酶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丙氨酸转氨酶活力波动范围为42.1~134.6 U/L,在第13天与第37天均出现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在饥饿19 d后出现下降,最低值与最高值分别为310.1±52.4 U/L与420.8±83.4 U/L;溶菌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饥饿43 d组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总抗氧化能力在饥饿19 d后下降至较低水平,饥饿13 d组显著高于饥饿37 d组;肝脏Na+-K+-ATP酶活力在饥饿前期下降,在饥饿37 d后显著升高,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